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倫理與道德的關聯探析

學問君 人氣:1.14W

對於全人類而言,正義的要求就是人道。本文是關於倫理與道德的關聯討論。

倫理與道德的關聯探析

倫理作爲人類共同體成員之間交互生存的德性方式,規定了成員應然的生活方式。倫理理想與道德規範是特定社會發展水平的反映。我國有悠久的儒家倫理學傳統,有深厚的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研究基礎,有蔚爲大觀的西方倫理學研究陣容,但令人遺憾的是這三大倫理學派別在倫理學的基本理論問題上都語焉不詳。理論的不通透、不徹底,極大地影響了倫理學的社會認可度。因此,加強倫理學基本理論問題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工作。

一、倫理學的基本概念

倫理學根據其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劃分爲哲學倫理學與實證倫理學兩大部分,哲學倫理學又可稱爲理論倫理學,實證倫理學又稱爲應用倫理學。本文的探討限定在哲學倫理學範圍。[1]把倫理學放在哲學大觀園裏面非常恰當,因爲倫理學離開哲學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倫理學建構的基本概念都必須從哲學的高度去研究才 能辨析清楚。哲學倫理學屬於哲學,它爲社會科學提供倫理導向,爲社會發展提供倫理理想,爲個體人生提供角色定位。哲學倫理學與哲學價值論存在一定的交叉關係,哲學價值論爲哲學倫理學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援。

哲學倫理學最基本的概念是倫理與道德,這方面的研究已經比較多了,但多數囿於詞源分析而沒有挖掘這兩個概念的可能意義。倫理與道德這是兩個有密切關係的概念,但並不存在誰包含誰的問題。我們把倫理道德四個字拆開分析,首先存在的是“倫”這種社會現象,“倫”就是社會共同體的不同成員在社會結構中充當不同的角色。對這種社會角色分配的合理性的反思與辯護就出現了“倫理”。倫理就是社會之道,人們把對社會之道的認識與體悟現實化就成爲“道德”。道德的本質就是倫理的現實化,現實化有三種形態,一是 現實化爲社會道德規範,二是現實化爲個人道德品質,三是現實化爲具體道德實踐。個人道德品質又稱爲“德性”,具體道德實踐又稱爲“德行”。[2]倫理的本質就是社會共同體成員的不同角色配置的合理性。哲學倫理學透過研究這種合理性並依據這種合理性演繹最佳的角色配置模式,然後運用這種模式去評價社會現實與引導社會發展。角色在這裏指不同社會成員在不同情境下應然的行爲模式。

倫理總是對一定時空範圍的社會共同體而言的倫理,我們把特定倫理適用的時空範圍稱爲倫理時空。隨着人類共同體的規模逐漸擴大,倫理時空的範圍也逐漸擴大,從部落到部落聯盟,再到國家、國家間組織,最後擴展到全人類。不同層次的倫理時空其倫理的合理性依據是各不相同的。血緣關係、地緣關係、業緣關係都分別作爲相應情境中的角色配置依據。普世倫理存在的合理性是現有科學證明在地球上全人類是同根同源的,我們把這種所有人都是同類的關係稱爲類緣關係。如果再將倫理時空擴大到地球生態系統中的一切生物,就形成生態倫理,那麼其合理性依據就是所有生物都是生命,都擁有生命權,這種同是生命的關係稱爲生緣關係。如果繼續將倫理時空擴大到宇宙中所有存在者,就形成存在倫理,其合理性依據就是包括人在內的所有存在者都有存在權,這種萬物同在的關係稱爲在緣關係。親權、族權、身份權、人權、生命權、存在權,形成一個權利主體範圍不斷擴大的演化序列。倫理關係的本質就是自我主體(self-sujects)與他者主體(other-subjects)之間的價值關係。自我主體是作爲價值關係主體的主體,包括個體、個體組成的不同層次不同規模的社會組織。自我主體是以自我爲中心的同心圓。他者主體是作爲價值關係客體的主體。之所以將價值關係客體統一作爲主體是因爲從存在倫理角度來看一切存在者都是主體。這樣,倫理關係就成爲主體間關係,角色配置原則的制定就應該遵循協商對話、達成共識的步驟。人類倫理思 想發展史就是人類的認同意識不斷進步的歷史,是自我主體範圍不斷擴大的歷史,也是不斷將他者主體納入自我主體範圍的歷史。從人類視角來看,有五大類倫理關係,即天人關係、己我關係、人我關係、羣己關係、羣類關係。天人關係就是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己我關係就是個體不同自我之間的關係,人我關係就是自我與他者、我所在的羣體與其他羣體之間的關係,羣己關係就是個人與羣體的關係包括個人與家庭、個人與單位、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等關係,羣類關係就是自我所在的羣體與全人類的關係。這五大倫理關係的合理狀態應當是天人互益、己我互知、人我互愛、羣己互利、羣類互助。

道德是倫理的實現方式。道德的三種不同的現實化形態,其起源各不相同。道德規範起源於原始人羣的行爲習慣,道德品質萌芽於原始人的準德性(準德性是指原始人具有的合羣性與順從性),道德實踐脫胎於原始人運用意志控制自己的動物性衝動的成功經驗。人性不是道德的前提,而道德是以塑造人性爲依歸的。人的本性不同於人性,人的本性是人作爲生物人具有的屬性。而人性是人已經成爲人類學、社會學意義上的人所應當具有的屬性。人性包括人的物性、感性、理性、德性、靈性。是否具有人性是區別社會人與人形靈長類動物的標準。人類文明史從人形靈長類動物具有意識的那一刻開始。意識是主體感知與調控自己的心理活動的能力。高等動物無疑也有心理活動,也有類似於人類的知、情、意,但只有人類有對自己心理活動進行感知與調控的能力。意識是人類認知、情感、意志、信仰等心理特質發展的基礎。一部人類發展史就是人類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人性、不斷自我確證、自我實現、自我超越的歷史。而個體的生命歷程也是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人性、不斷自我確證、自我實現、自我超越的歷程。人類是未完成的X,而每個人則是未完成的x,個體的生命歷程是人類發展史的重演。人生的 終 極 目 標 就 是 成 人 (becoming best-be-ing)。成人就是努力成爲自己心中最理想的那個自我的過程。生命不息,成人不已。[3]

人的本性同一切生物的本性相同,都是趨利避害的。利是能夠滿足生物生存需要的價值對象,害是能夠威脅生物生存的對象。道德的目的就是將人的趨利避害的本性轉化爲人的爲善戒惡的德性。[4]善是符合特定道德規範的動機與行爲,惡是違反特定道德規範的動機與行爲。行爲動機與行爲效果並不總是一致的,善的動機可能產生惡的效果,惡的動機也可能導致善的效果。評價行爲的善與惡,應當將動機與效果分別對待。社會發展水平決定社會的角色配置形態,而角色配置形態作爲倫理思考的對象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倫理思考的深度。倫理思考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特定共同體的道德規範設計的合理性程度。道德規範本身的合理性又決定了該道德規範約束下的社會成員的德性的健康性。不合理的道德規範本身將激發人的虛僞性或者叛逆性。一個處於劇烈轉型的社會,不同的倫理時空交錯,不同的道德規範同在,導致人們迷失善惡的可靠標準,從而出現所謂“道德滑坡”、“倫理淪喪”等現象,這說明在轉型期儘快促成倫理共識的形成,儘快制定基本道德規範是非常必要的。

相同的倫理關係在不同時代其重要性不同。不同時代的倫理關係要求個體具有與其適應的德性。當今時代的五大倫理關係要求人類個體具有五種美德,這五種美德是自主、仁愛、誠信、感恩、公正。自主就是個體要自尊自強,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主體性,提高自我實現、自我超越、回報社會的能力。自主意識是現代社會成員必須具有的基本意識,每個人是自己命運的主宰,每個人是自己生活的主人,每個人有自我表達意志、自我維護權利的權利。仁愛就是要熱愛祖國、敬愛師長、關愛親人、友愛他人、博愛萬物。誠信就是對自己實事求是、對他人言行一致,守承諾、守道德、守法律。誠信從根本上看上是主體性強大的表現,自卑者常自欺、自欺者常欺人。感恩就是珍視自己擁有的一切並感激創造這一切的所有他者,努力回報爲自己創造一切的他者。每個人在出生之前是“無”,是父母給他(她)生命,是社會撫養教育其成人,是國家保障其安全,是他人爲其提供各種服務,是萬物無私地被其利用,因此,無論一個人個體能力如何強大,離開了世界將寸步難行、自身難保。感恩與仁愛相輔相成,因爲仁愛而施恩於他者,因爲感恩而回報於他者。感恩心理在動物的行爲中也有表現,而人類卻忽視了這種淳樸的心理,導致感恩意識普遍淡薄,許許多多的人都心懷不滿,覺得全世界都虧欠於他(她)。既得利益者同更大的既得利益者比較覺得自己小巫見大巫,利益相對剝奪者見到既得利益者則恨意難平。總之,加強感恩教育,普及感恩意識,對於促進人們的心理平衡、促進社會和諧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公正是指有正義感,個體待人處事不偏私、言語行動不偏激,不損公肥私、不損人利已,天下爲公,正道直行。公正是比較進階的德性,公正德性的養成離不開教育,離不開公正的社會環境。而公正意識的普遍提高也有利於社會公正。五大倫理關係與五大基本德性合稱爲“五倫五德”。五倫五德可以作爲我國新時期倫理道德建設的基本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