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文化視角的中國當代流行音樂文化的特性及其發展價值論文

學問君 人氣:7.87K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論文是一種綜合性的文體,透過論文可直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專業基礎。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論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化視角的中國當代流行音樂文化的特性及其發展價值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化視角的中國當代流行音樂文化的特性及其發展價值論文

摘要:

流行音樂作爲我國當代音樂文化的重要內容,其是經濟發展下的產物,深受當代人們的喜愛。中國當代流行音樂是一種感性的休閒娛樂形式,具有較強的文化指向,其以市場經濟發展爲依託,以現代化傳播技術爲手段,以想象力與創造力爲主要特點,具有鮮明的文化特徵。爲了促進中國當代流行音樂文化的發展,本文着重分析文化視角的中國當代流行音樂文化特性,提出文化視角的中國當代流行音樂文化發展價值。

關鍵詞:

流行音樂;文化視角;價值;特性;

引言:

中國當代流行音樂作爲一種文化現象,以市場經濟發展爲依託,以現代化傳播技術爲手段,以想象力與創造力爲主要特點,具有鮮明的文化特徵,深受當代人們的喜愛。中國當代流行音樂蘊含着鮮明的文化特色,能夠滿足受衆面的審美與娛樂需要,其已經成爲中國文化藝術中最受關注、最活躍的主要內容,對當代青年人價值觀、人生觀、音樂文化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性。對此,從文化視角下,加強對中國當代流行音樂的認識與理解,分析其文化特性與發展價值具有重要的意義,進而促進我國當代流行音樂文化的持續發展。

一、文化視角的中國當代流行音樂文化的特性

(一)時代性

一個時代具有一個時代的聲音,一首流行音樂可以述說一個時代的歷史軌跡,中國當代流行音樂具有較強的時代性特點,其時代性特性在以下幾方面:

流行性,流行性是中國當代流行音樂最爲突顯的特性,從其歌詞內容與旋律上看,其流行性顯而易見。中國當代流行音樂具有廣泛的大衆基礎,能夠引起大衆與音樂文化的`共鳴。中國當代流行音樂在一個時期具有相應的歌曲,諸如,上世紀80年代的《甜蜜蜜》、90年代的《龍的傳人》《吉祥三寶》等是當代最爲流行的歌曲,又如《甜蜜蜜》流行音樂,讓我們想起了改革開放時期的生活,這些耳熟能詳的中國當代流行音樂具有較強的流行性。

更替性,中國當代流行音樂的時尚性、流行性,使其具有更替性。對於中國當代流行音樂而言,可能這個月流行周杰倫的《菊花臺》,下個月就流行林俊杰的《曹操》,在下個月還會出現新的流行歌曲,因此,其具有較強的更替性,但也存在流行經典歌曲,如《大約在冬季》等歌曲。

時尚性,中國當代流行音樂緊跟時代潮流,從歌詞、旋律上能夠體會到新時尚、新氣息。許多流行歌曲一旦流行開來,很快就成爲一種時尚的標誌。例如:費翔的《冬天裏的一把火》,在當時就成爲一種時尚,被許多青年人歌頌,甚至費翔的服飾、髮型也成爲當代的一種時尚標誌。

(二)大衆性

在音樂形態中,中國當代流行音樂所具有的受衆羣是最廣泛的,其大衆性也是較爲突出的,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參與性,中國當代流行音樂門檻不高,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歌唱水平,選取歌曲進行哼唱,具有較強的參與性。同時KTV的出現,爲人們演唱歌曲提供了技術支援,使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演唱流行音樂,可見,流行音樂具有較強的參與性。

多層次性,中國當代流行音樂是一種多層次的音樂形式,既有類似於古典音樂要求較高的技術性歌曲,如《等待》等,又存在技術要求不高的歌曲《小芳》《同桌的你》等,其滿足各個層次人們的需要,供受衆自行選擇。

娛樂性,中國當代流行音樂具有較強的娛樂性,其最早的表演場所大都在酒吧,其是爲了滿足城市中下層人們娛樂需要發展而來的。對於中國當代流行音樂而言,如果一首流行歌曲沒有娛樂性,只有藝術性,那麼這就不是一首成功的流行歌曲,其本質就是娛樂性。

(三)商品性

中國當代流行音樂是社會都市化、現代工業化下生成的音樂文化形態,是根據受衆需要進行大批生產的音樂商品,具有較強的商品性。中國當代流行音樂作品的生成是爲了滿足社會大衆,其生產目的爲了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歌手包裝、音樂製作人製作、唱片發行,種種最終的目的是未了使音樂作品大賣,獲得較高的經濟回報,以謀求較高的利益爲製作初衷。值得關注的是,在利益的驅使下,當前許多流行音樂製作一味迎合受衆,將歌曲中的藝術性丟棄,使歌曲淪爲“三俗”,這種行爲嚴重的違背了音樂創作的初衷與規律,使其真正成爲商品性。因此,爲了促進中國當代流行音樂文化的發展與創新,有必要從文化視角下,加強對中國當代流行音樂的認識與理解,研究流行音樂文的化特性,找尋其未來發展前景,促進中國當代流行音樂文化發展,避免其落入“三俗”中,進而還原流行音樂最初的創作初衷。

二、文化視角的中國當代流行音樂文化發展價值

(一)推進傳統文化的創新

從文化視角而言,我國現有的流行文化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大衆文化的發展形勢,在中國當代流行音樂經過大量的更新之後,“中國風”類型流行音樂作品,已經成爲流行音樂代表作品。如周杰倫的《稻香》、鳳凰傳奇的《最炫民族風》等,這些創作思路能夠爲中國當代流行音樂開闢新的發展路徑,更凸顯了中國當代流行音樂逐漸走向了民族性發展趨勢。“中國風”類型流行音樂作品在形式上蘊含豐富多彩的音樂藝術與內容,受衆者在欣賞中,能夠體會到中國當代流行音樂作品的民族韻味。

隨着時代的發展,多數流行音樂製作人將民族文化融入到音樂作品創作中,這不僅是對中國當代流行音樂作品的創新,也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能夠激發受衆與中國當代流行音樂作品的共鳴。中國當代流行音樂並不像古典音樂一樣,在創作中具有嚴格的規定與要求。中國當代流行音樂追求的是新穎、新奇,在音樂創作上具有很強的開放性、與包容性,打破了傳統音樂的結構與內容形式,其作品創作核心在於好聽、受衆面接受即可,沒有過多的技術要求。

(二)豐富音樂作品的藝術形式

中國當代流行音樂並不是精英文化與古典音樂文化範疇,其是大衆文化的一員,其創作題材大都是生活的真實寫照或者反映生活、社會的某一種現象,主題多以友情、愛情、親情爲主,多表現人際關係與情感方面。流行歌曲很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將人們帶入到情感世界中,其情感表現形式較爲真摯、直接。此外,中國當代流行音樂的核心價值是對生命、個體的尊重、對藝術的尊重,能夠走入人們內心深處。就如很多人喜歡鄧麗君的歌曲一樣,她的歌曲情感表達最真摯,對於愛的表達不掩飾,以通俗易懂的歌唱體現出來,很容易與大衆引起思想上的共鳴。

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國當代流行音樂已經開闢全新的流行音樂時代,不僅拓寬了受衆的審美情趣,還豐富了中國當代流行音樂作品的藝術表達性。例如《三人遊》就結合了R&B與現代爵士樂等音樂歌曲的藝術形式,創作出獨具一格的中國當代流行音樂作品,爲中國當代流行音樂創作開闢新的發展道路。從文化視角而言,也豐富了流行音樂的內在藝術涵養,陶冶了人們的精神世界。受衆在欣賞中國當代流行音樂作品時,能夠表達出自身對流行音樂作品的情感,這一變化充分說明,中國當代流行音樂創作能夠更好地符合大衆審美需要,彰顯中國當代流行音樂內在藝術形式,這種做法可以促進中國當代流行音樂的不斷創新與發展。

(三)突出社會與藝術價值

流行音樂作爲我國當代音樂文化的重要內容,其是經濟發展的產物,受到廣大人民的喜愛,同時流行音樂較爲符合大衆的審美觀念,能夠與大衆情感形成共鳴。可以說,中國當代流行音樂作品的出現是爲了滿足社會大衆,爲了愉悅社會大衆,其生產目的爲了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故而,從文化視角來看,中國當代流行音樂作品中蘊含豐富的“大衆意識”,是根據大衆的需要而創作的,很容易引起受衆面的認同。例如《我相信》流行音樂作品,對愛情、情感的表達較爲強烈,具有較強的藝術價值與社會價值,其是一種反叛性文化,引起大衆的反思,反思自身對社會現實的價值。中國當代流行音樂作品表達生活的真實感觸,其對社會生活與人們的內心情感具有深遠的影響,實現了中國當代流行音樂對社會現實的價值體現。同時,中國當代流行音樂還具有的流行性、時尚性,體現其藝術性價值。

三、結語

綜上所述,基於中國當代流行音樂文化的特性,受到各個國家、各個地區人們的喜愛,可以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音樂,像流行音樂一樣深受人們的喜愛與追捧,其是一種世界性的音樂語言,成爲一種喜聞樂見的文化形式。爲了促進中國當代流行音樂文化的發展與創新,從文化視角下,我們應該加強對中國當代流行音樂的認識與理解,研究其文化特性,進而促進中國當代流行音樂文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紅春.態度、眼光、視角一-流行音樂納入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課堂有關問題研究[J].藝術評鑑,2018(17):105-106.

[2]田昀豔壯語新音樂運動中民族傳統音樂與流行音樂的融合一-評《多元視角下的壯族民歌研究》[J]新聞愛好者,2018(5):116.

[3]王曉盈.略析中國當代流行音樂文化的價值維度和負面影響一-基於學校音樂教育的視角[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2016(3):38-4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