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校舞蹈教學開展思路

學問君 人氣:1.14W

高效的音樂專業的舞蹈教學屬於一種具有很強專業性能的學科,在高校的音樂專業課程中舞蹈課佔據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高校舞蹈教學開展思路

摘要:素質教育改革不僅抓住了學習的最終目的,而且對學生的多方面發展具有良好的指向性作用,長期以來,成績往往代表一切,然而隨着社會的發展,綜合能力在當今更爲重視。本文透過對素質教育進行部分闡述,結合當前高校舞蹈教學的開展,着重對素質教育改革下高校舞蹈教學如何進行升級化調整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素質;教育;高校;改革;舞蹈

隨着人們對高校藝術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人們對於藝術素質的關注也大大加強,成爲當今高校重要教育重點之一。高校舞蹈教學作爲藝術素養教育的一部分,已不再僅僅只是侷限於舞蹈教學,更在於培養更加優秀的複合型人才與創新型人才。相對於單純培養學生的舞蹈技能與表演能力,素質教育的大步伐下,更能凸顯這個時代對於全方面發展的需求。舞蹈教育通常可以分爲兩點:其一是傳授舞蹈實踐課程,多帶領學生參與舞蹈,透過肢體語言將情景、情緒、形體之美完美地表達出來。其二便是舞蹈欣賞品味的培養。使學生可以透過觀賞,能將舞蹈的內涵之美與形體之美“閱讀”出來。這兩種不僅僅在於教學的專業能力,更在乎於舞蹈素養的功底,遵循素質教育改革,更應加強這種專業素養的內涵與技能,觸類旁通,專精博聞。

素質是一個人先天具有的融合性與後天發展的系統性的統合過程,多數舞蹈專業學生缺乏大量關於舞蹈的基本知識與技能,而且在教育過程中更是缺少系統性與科學性,提高舞蹈教師的“文化”底蘊,也是長遠目光與務實必要內容。舞蹈是一種情感的流露,並非與體育運動相同,在技能精益求精的同時,與社會文化建設、舞蹈文化建設有密不可分的直接關係,甚而有學者提出舞蹈家“學者化”,這也是人們對於高校舞蹈教學的素質要求體現。如今許多高校教育在面臨舞蹈素質教育之時,往往面臨着許多困境,無論是教學資源的落後,還是教學手段的單一,甚而教師匱乏、教學內容陳舊不一而足,各種問題對於素質教育來說均是一道鴻溝,這種先天上的不足急需彌補,進而將素質教育內容發展下去。舞蹈素質教育改革不僅僅改教育內容體系,更在於一系列配套措施。內容與時代接軌,將陳舊內容從主要教學內容中剔除,轉而涉獵,更能增加歷史的厚重與傳承的興趣。這種廣泛性與專業性的更新在於時代美感的迅速淘汰與發展,舞蹈的形體更加關乎美得認知,不僅僅內容更新,教學模式與教學資源是學生接受素質教育最好的保證。在硬件措施與軟件措施相互協調之下,教學模式的跟進更是必不可少。除了口頭傳授之外,多媒體的運用與時代舞蹈的韻律涉獵更在於底蘊的傳承,博學與精益從不想悖,相互促進,進而評點更容易激發學生對於求知慾與好奇的渴望。加強舞蹈教育的基礎內容授課,強化對舞蹈技能的訓練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均是素質教育的必要內容之一。高校開展舞蹈素質教育,要確定訓練的要點與學生的溝通。每一種學科均離不開研究理論,更離不開操作的技巧傳授,這是一種學科的'授課體系必備品。高校舞蹈教學除了重視學科的基礎知識與原理之外,更應加重與舞蹈教學相關的技巧練習與實踐。

舞蹈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形體藝術,在教學的演練中,實踐往往是迅速增強學生領悟與創新能力的一個平臺,這種對舞蹈藝術的直接體驗,透過舞臺,融入生活。高校還可定期聘請社會上有着豐富經驗的舞蹈家進入學校進行講座與表演,這種現場的認知遠比多媒體教學手段來得更爲有效,促進學生對於舞蹈的熱愛之心,往往事半功倍,進而求精。以現代舞蹈教學內容爲本,確定教學內容、目標、考察標準與實踐,以時代的審美爲基準,用文化元素與時代的審美差異培養思考能力,明確學有所用,學以致用的聯繫,加強培養科研能力,在學與思之間找到良好的平衡點,培養出素質教育改革下更應對社會發展與時代需求的綜合創新型人才。其次,高校應爲素質教育大環境與學生創造良好的授課學習環境,明確加強舞蹈素質教育的需求。素質教育改革中,明確爲我們提示了大目標,德、智、體、美四個要求全面發展,這是時代的需求也是專業的需求,而我們在高校教學過程中,總有偏頗,甚而“忘記”。舞蹈素質教育中,美育成爲重要環節,也是一個舞蹈專業學生所必備的素養之一,不可或缺。對於每個學生而言,各種素質內容包含於一個整體之內,統一其中而相互影響,顯示整體性。對於羣體,素質內涵成爲整體性最明顯的特點,也彰顯着個體與整體的關係,其間的相互影響巨大,並非一加一等於二的關係,而應是大於二的特徵,爲此,舞蹈素質教育從全面而言影響到每一位教育者與受衆。

素質教育傳承的一個重要特點便是以人爲本,因材施教。高校舞蹈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出現喜好不同、特長不同、涉獵廣泛等各具特點的學生,倘若統一特點反而是扼殺各自具有的自身良好條件。在教師授課過程中發現學生特點,調動學生特長,需要教師慧眼識金,分別溝通才可。以學生爲本,履行人文關懷思想將學生的學習慾望與主動性調動,是每位舞蹈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除此之外相互尊重,平和、寬鬆的教學環境更有助於學生接受授課內容。素質教育在於融合與完善,而不在於統一標準,文化涵養與專業素養之間的平衡點便是舞蹈素質教育最爲切合的一個目標。

參考文獻:

[1]王.高校舞蹈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才智,2011(4).

[2]範巍.高校舞蹈教學問題與對策分析[J].大舞臺,2010(9).

[3]李娜.探究高校舞蹈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J].華章,2011(36).

[4]劉青弋.體現:舞蹈文化研究的根本[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2(1):15-20.

[5]王國賓,平心,嬌立森.關於舞蹈美育與素質教育的研究[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2(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