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近代雲南地區的城市化發展

學問君 人氣:2.47W
    摘 要:伴隨着近代工商業的發展、交通的改善和社會經濟結構的變遷,近代雲南地區也出現了城市化的初興。但是,近代雲南地區的城市化,不僅速度緩慢,而且水平較低,帶有明顯的空間上的不平衡和時間上的季節性等特徵。?
  關鍵詞:近代;雲南;城市化? 
  
  所謂城市化,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產業、資本、市場等的集中過程。而近代城市化作爲近代工業化的結果和反映,就是在工業化推動下鄉村人口轉化爲城市人口、傳統落後的鄉村社會變爲現代先進的城市社會的過程。伴隨着近代工業的緩慢發展和社會經濟結構的變革,近代雲南地區也出現了城市化的初興。?
  
  1 近代雲南地區城市化的初興?
  
  近代雲南地區的工業化是在外力作用下被動地起步的。同樣,近代雲南地區城市化的興起,也與傳統城市出於政治、軍事的需要而興起不同,它經歷了一個在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下,由工業化的內力作用,透過經濟槓桿把傳統的鄉村社會逐步變爲近代城市社會的歷史過程。?
  近代雲南地區的城市化的興起,首先表現在城市(包括小城鎮)數量的增加,城市人口和規模的擴大,以及以昆明爲中心的連接省內外的城市網絡的強化。它們集中地反映在以滇越鐵路爲紐帶的沿線地區的城市化進程中:通商口岸之一的河口,原是紅河與南溪河交匯處僅有三、五戶人家的一個停船灘頭,鐵路通車後,很快發展爲有900餘戶,4000餘人,20餘家商店行號的小城鎮,“街道極寬平,建築亦皆西式。電報、郵政、電燈俱備”,不僅成爲進出滇越的重要門戶,而且也發展成了西南邊陲地區的一個重要商埠;離河口177公里的碧色寨,原名坡心,在鐵路修建前還是一片荒地,鐵路通車後僅一年,“忽變爲一個小村鎮”,成爲鐵路線上的一個重要車站;宜良縣原是個小城鎮,通車後發展成爲滇中一帶重要的大米集散地,縣城一條街上有米行商店數十家,箇舊、昆明所需大米多由此供應,還出現了經營煤油和日用雜貨的商店;蒙自不僅是滇南的物資集散中心,而且還是近代雲南地區最主要的外貿口岸,城市發展極爲迅速;箇舊成爲世界聞名的錫都,最盛時礦工達10萬人以上;而最具代表的是作爲滇越鐵路終點和全省中心城市的昆明,城區範圍不斷擴大,城市人口不斷增加。昆明開埠區和火車站,原來都是荒僻之區,幾年內辦起了商店,建起了樓房,成爲鬧市區;全市人口,“前清季年,由四萬餘增至八萬餘;民國以來,由八萬至十三四萬,復由十三四萬至十八九萬”,其中市內人口,1917年7萬餘人,1922年達到11.8萬餘人;1936年,全市人口14.2657萬人,1937年增加到 20.5396萬人,到抗戰結束時達近30萬人;1949年,昆明市區(包括郊區、工礦區)人口爲57.79萬人。同時,人口構成也發生了較大變化。1912年,省城各區人口職業統計中,僱工11993人,商界7445人,工藝9132人,分別約佔人口的12.6%、7.9%和9.6%;1922年調查,工業15013人,商業15006人,礦業67人,三者合計約佔全市總人口的25.3%;1935年全市20~60歲職業適齡人口73548人中,工業 13506人,商業13927人,礦業43人,交通運輸業837人,四者合計約佔適齡職業總人口的38.5%,工商業人口占有一定份額,正在成爲城市人口的主體。這一切,都標誌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
  值得指出的'是,抗戰時期,由於當時特殊的歷史背景和雲南地區工、商業的較大發展,從而使之成爲了近代雲南地區城市化進程中的重要時期。除上述以昆明爲中心的城市網絡繼續得到強化和發展外,又在作爲當時重要國際交通線的滇緬公路、中印交通線等沿線地區興起了一些重要城鎮。例如,畹町在通車前僅只四間茅舍和不是常住戶的4戶農戶,通車後三、四年間,人口激增至一萬多,設立了交通運輸機構、商店、旅館、食館、海關、稅務、銀行等,“平均每日往來車輛,由三百輛至八百輛之上”,一度呈現繁華景象;曲靖和沾益,隨着鐵路的修通及機場的興建,變成通往川、黔兩省的樞紐城市和重要物資轉運站,商業興盛,城市規模不斷擴展;中印交通線上的麗江,最盛時有中央及地方銀行分支機構9家,大小商號1200餘家,往來於麗江與拉薩之間的馬幫,由原來的幾千匹騾馬增至1萬多匹。可見,正是工、商業的發展,交通的改善,近代雲南地區開始出現了城市化的初興。?

畢業論文蒐集整理:

論近代雲南地區的城市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