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析中國資訊化發展地區差距

學問君 人氣:1.08W

論文關鍵詞:資訊化發展;地區差異;區位優勢

論析中國資訊化發展地區差距

論文摘要:在分析中國各地區資訊化指數的基礎上,對地區資訊化發展的差異進行衡量。透過將資訊化指數與一系列相關因素(包括經濟發展水平、知識發展水平、開放度和區位優勢等)進行迴歸分析,總結出資訊話發展的主要原因,針對現狀和原因提出相應的對策。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1中國各地區資訊發展差距衡量及其特點

爲了分析我國各地區資訊發展水平的差異性,國家資訊辦公室委託課題組與2000年研究制定了一套資訊化水平及發展的指標體系,對中國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資訊化發展水平及發展進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最化反映與分析。

1.1中國區城資訊化發展不平衡,“東高西低”由表1可省出,資訊化發展指數最高的6個省份(直轄市)全部屬於東部地區;北京的資訊化指數遙遙領先,是全國的資訊發展中心;東部沿海則以上海領先;而河北、山東等地的資訊化水平則不及全國平均水平。這表明東部地區雖然資訊化發展優勢明顯,但各地區之間存在差距,資訊化發展的總體水平還有待於提高。中部地區各省的資訊化發展大多處於中下等水平之列。西部地區的資訊化發展相對落後,雖然有陝西、重慶等資訊化水平較靠前的省份,但資訊化發展指數最低的6個省份都屬於西部地區。資訊化起步較晚和地區經濟及交通等客觀因素導致西部地區資訊產業規模小、層次低,資訊資源利用嚴重滯後於網絡建設,資訊化網絡建設嚴重脫節等一系列問題。西部地區資訊化發展的落後狀況,已經成爲制約西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巨大瓶頸。

1.2國家資訊化6項指標水平不均,“技術佔先,人才落後”在6項指標中,資訊技術應用指數最高,爲65.89;資訊化人力資源指數最低,爲!3.430在我們欣喜地看到資訊技術和網絡技術正向各個領域廣泛滲透,對經濟結構調整和傳統產業的改造發揮重要作用的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承認資訊化人才的嚴重不足已經成爲制約資訊化發展的首要因素。資訊產品和服務發展指數、資訊資源開發利用指數分別爲53.78和45.29,處於較高的水平。資訊網絡建設指數爲37.12,相對前三項資訊化指數來說還有相當的差距,存在大量低水平的重複建設和難以實現互聯共享是資訊網絡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資訊化發展環境指數爲21.86,在各要素中水平較低,這真實反映了現階段資訊化發展缺乏相應的標準、規範、政策法規和相應的領導協調機構,部門和系統之間相互分割、相互封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