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光纜開剝與接續多媒體課件製作

學問君 人氣:2.56W
光纜開剝與接續多媒體課件製作

摘 要 本文簡要介紹了光纖通信發展的歷史及現狀,較全面的向大家展現了製作 "光纜開剝與接續"多媒體課件的過程。與此同時,還對課件製作過程中使用的工具和器材及作者的心得體會作了基本介紹,希望能給讀者以啓發.

關鍵詞 光纖通信 軟件開發 製作過程 開剝 接續 封合

正 文

一、 前 言

光纖通信自問世以來,透過其通信容量大、傳輸距離長、抗電磁干擾、保密性好、重量輕、資源豐富等優點,已經廣泛應用於市內局間中繼,長途通信和海底通信等公用通信網以及鐵道、電力等專用通信網,同時在公用電話、廣播和計算機專用網中得到應用.並已逐漸用於用戶系統.光纜將取代過去用戶系統無法實現寬頻資訊傳輸的傳統線路,這樣便可提供高質量的電視圖像和高速數據等新業務,以滿足人們廣泛的生活和業務的需要.
光纜線路,是光纖通信系統組成的重要部分.光纜線路的建設質量是確保光通信系統性能良好和長期穩定的關鍵,而光纜開剝接續則是光纜線路施工中工程量大,技術要求複雜的一道重要工序,其質量好壞直接影響線路的傳輸質量和壽命,光纜開剝、接續、封合的快慢將影響整個工期的進程,對於20芯以上光纜的接續不僅要求施工人員技術熟練,而且要求施工組織嚴密,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確保施工的時間。
.
二、光纖通信的'發展概況及動向

2-1發展概況
光波是人們最熟悉的電磁波,其波長在微米級,頻率爲100000億HZ數量級.由電磁波譜中可以看出,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均屬於光波的範疇.目前光纖通信使用的波長範圍是在近紅外區內,即波長爲0.8-1.8um可分短波長波段和長波長波段,短波長波段是指波長爲0.85um,長波長波段是指1.31um和1.51um,這是目前採用的三個通信視窗.
利用光導纖維作爲光的傳輸介質的光纖通信其發展只有二、三十年的歷史,它的發展以1960年美國人Mainman發明的紅寶石激光器和1966年英籍華人高琨博士提出利用SIO2石英玻璃可製成低損耗光纖的設想爲基礎,直到1970年美國康寧公司研製出損耗爲20db/km的光纖,才使光纖進行遠距離傳輸成爲可能.自此以後,光纖通信在世界範圍內展開並得到迅猛發展,在短短的一、二十年的時間中,以從0.85um短波長多模光纖發展到1.31um-1.55um的長波長單模光纖,同時開發出許多新型光電器件,激光器壽命已達十萬小時甚至百萬小時,許多國家相繼建成了長距離的光纖通信系統.
80-90年代是光纖通信大發展的年代,在世界各國都是按照兩步來走的第一步是長途幹線纜化;第二步是進入用戶家.發達國家在80年代就實現了長途輸幹線光纜化.現在正在研究光纖到用戶的問題.近年來,我國的光纖通信有突飛猛進的發展,80年代來,郵電部計劃在1990----1995年用近5年的時間實現全國通信幹線光纜化,具體安排打三大戰役:首戰中軸,爲京廣、京滬東南沿海開放地區;攻堅兩翼,左翼爲鄭州、西安至成都,右翼爲東北三省成網;第三戰役爲橫穿東西,有南北兩條東西走向的幹線,北線爲北京、包頭、蘭州至烏魯木齊,南線爲福州、杭州、南昌、長沙、貴陽、重慶、成都.三大戰役光纜目前已在全國長途直撥自動電話網中發揮良好的作用.
"九五"期間我國新的光纜幹線將全部採用同步數字型制技術,以高速率、大容量幹線爲主.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建設週期短,採用技術新.全部敷設完成後,將在全國形成大容量幹線網,具備數字、數據信道、可輸電話、電報、數據、傳真、圖像等.並可爲計算機網及各專用網提供所需要的信道.
2-2發展動向
光通信以它獨特的優點被認爲是通信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的變革,光纖通信網將在長途通信網與市話通信中代替現用的電纜通信網,這已成爲各國所公認.在未來的住資訊社會中,交換大量資訊的資訊網絡將由光纖網路來構成.
光纖通信作爲一門新學科來講,其發展的速度與潛力在通信歷史上很少有其他技術能與之相比.目前,單模光纖的生產以完全實用化,它的傳輸頻帶達幾十GHZ以上.在1.31um視窗的損耗是0.5db/KZ,在1.51um視窗的損耗是0.2--0.3db/KZ,已接近理論極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