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職高專《物理化學》教學方法改革探討論文

學問君 人氣:2.59W

摘要:闡述了在高職高專的物理化學教學過程中,改革常規教學方法,採用提示學生新課重點、利用多媒體課件、聯繫生產生活實際、各專業講述重點不同等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達到好的教學效果。

高職高專《物理化學》教學方法改革探討論文

關鍵詞:物理化學;教學方法;教學效果

以高等數學及物理學爲基礎的物理化學是化學學科中的一個重要分支,也是整個化學學科的理論基礎,故又稱之爲理論化學[1]。正是由於這個原因,物理化學在爲其它化學分支學科(如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高分子化學等)服務的同時,又因爲其理論性、系統性很強,內容較抽象,公式衆多且各有其特定的使用條件,所以無論從教與學哪個方面來說,物理化學都始終被大家公認爲是一門具有一定難度的課程。特別是對於高等數學及物理學基礎相對比較薄弱的高職高專學生來說,我在長期的教學中發現:如果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是採用滿堂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學生一般會覺得枯燥無味,同時顯示出較爲明顯的厭學傾向。並且即使學生願意學習,它們對抽象的物化概念、公式以及繁瑣的推導計算過程也難於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學習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是高職高專《物理化學》教學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筆者針對《物理化學》的課程特點以及在多次教學過程總結的經驗,從課程的相關環節進行探索和思考,並將改進的方法在教學中進行實踐,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提示學生新課重點,促使學生帶着問題來聽課。

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就是要想學好理論性較強的課程,課前預習尤爲重要,對於物理化學這門課也不例外。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就是爲了使學生對即將上的新課有個初步瞭解,對其中的重點內容有個初步掌握,同時使接下來的課堂教學更容易進行。

然而,對於物理化學課而言,由於它本身的特點,學生在預習這門課時往往感到很吃力,很難把握重點、理解難點。爲了改變這一局面,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預習效果,便於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筆者便在前一次課結束前將下一次課的上課內容提前告訴學生,並指出其中的重點和難點以及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然後要求學生有目的地去預習。這樣的話學生就能夠有的放矢地去看書,並且也能夠從其中的難點中找到疑問,然後帶着問題來聽課,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此外,爲了督促學生按照筆者的要求來預習,防止學生偷懶,筆者採取的方法是在每次講解新課之前以及上課的過程中,經常性的提問學生回答有關問題。透過採取這種方法,學生明顯感覺到預習的針對性強了,對書上的內容特別是一些難點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了,並且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思考有關問題的時間明顯縮短了,回答問題的準確率也顯著提高了。進行過對比統計,經過引導進行預習的班級學生,其回答問題的準確率可達90%以上,而未經引導、任憑學生自已預習的班級,學習同樣的內容、回答同樣的問題,準確率卻只能達到60%左右。因此,學生做好預習,課堂教學也就輕鬆了許多。這就爲課堂教學的流暢、順利進行提供了可能,也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二、利用多媒體課件,豐富課堂教學手段。

物理化學的許多內容(比如電解池和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卡諾循環的卡諾熱機等)比較抽象和複雜[2],單純依靠老師的語言或者板書描繪一般很難表達清楚,如果上課時在黑板上畫出原理圖,不但費時而且表現不出動態的變化過程。在以往的常規教學中,大家通常採用掛圖、投影片或模型等來給學生示意,但這些方式一般時靜態的,其在動態變化模擬方面的效果則不佳,不易被學生理解和掌握。

而作爲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多媒體教學,由於它能夠將板書和圖片、動畫甚至視頻、音頻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透過千變萬化的圖片和動畫演示,給學生以大資訊量的感官刺激使得相關資訊得以在大腦中被強化,從而起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正因爲如此,筆者利用了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將相關原理做成了圖形和電腦動畫,在課堂教學中透過多媒體演示給學生看,這樣不僅避免了時間耗費,也能使學生在動畫演示的過程中從多方位、多角度進行觀察,形象地理解與接受相關理論知識。例如,筆者在講述電解池和原電池的工作原理時,以前是先將電解池和原電池的裝置圖畫到黑板上,然後結合電子和電流的運動方向描繪電解池和原電池的工作原理時。這種方法一是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去畫圖,二是教師在講解電子和電流的運動方向時只能靠語言去描繪電子和電流的運動過程,缺乏動感。而且如果學生反應稍慢一點便很有可能跟不上老師的思路,從而理解不了電解池和原電池的工作原理。爲此,筆者將電解池和原電池的裝置做成電腦動畫,當我門控制其開關閉合後,電子和電流便會按照相應的方向運動起來,同時電解池和原電池中電極和電解質的相應變化也能直觀地表現出來,學生真正做到了一目瞭然。並且我還結合電解池生產實際應用的例子做了一個電鍍鑰匙的動畫,由於動畫生動活潑且和生產生活結合的很緊密,從而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了常規教學很難以達到的效果。

三、密切聯繫實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人們都知道,興趣作爲心理傾向是一種穩定的,而非偶然的、暫時性的指向。因此,興趣在教學活動中有着重要的意義,主要表現在學生一旦產生興趣,就會對所學學科有強烈的求知慾望,明顯地表現出對所學內容必須理解,必須掌握的心理傾向,從而能積極主動地學習[3]。此外,渴望瞭解自然科學的各種現象及活動,揭開自然科學的本質和規津,是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狀態。也就是說與自己越貼近的事務學生越關心。正是基於以上兩個方面的原因,筆者經常在教學活動中依據所授內容,結合生活生產實際有(下轉第109頁)(上接第105頁)意識地創設一些富有趣味、看得見摸得着的問題,在課堂上巧妙地造成懸念,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很好的活躍課堂氣氛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筆者在講述“稀溶液的依數性”時,便設計了一個帶有故事情節的問題:某地有一條很長很寬的河流,該河流上方圓百里只有一座大橋,可以說是連接河流兩岸的交通要道。一個寒冬的夜裏突然下起了大雨,雖然雨不久便停了,但由於氣溫有零下好幾度,第二天早上大橋路面肯定會結冰,從而嚴重影響兩岸的交通往來,甚至造成癱瘓。筆者便讓學生來想法解決這個問題。由於這個問題的.提出是在講述新課之前,學生五花八門提出什麼方案的都有,有讓清潔工來鏟冰的,有給汽車輪綁上防滑鏈的,也有在橋面上鋪東西防滑的。雖然筆者對他們的方法都提出了肯定,但同時也讓他們結合新課的內容再想一個方法,最後,一個進行了充分預習的女生提出了在結冰之前往橋面上撒鹽的辦法。其實這就反映了稀溶液的依數性的一個性質——溶液的凝固點降低。因此,筆者不僅肯定了她的方法,同時也表揚了她認真預習的態度。透過這個問題,同學們會發現物理化學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學,而且還與自己的生活緊密相連,從而大大激發他們對這門課的學習興趣。

四、結合專業特點,講述重點有所不同

由於大專的學生在校的時間比較短,但爲了完成知識體系的完整,開設的課程也不比本科生少,這就使得每一門課程的學時數有所降低,如果教師還按照課本內容將所有章節不分主次的講述,時間肯定不夠,並且授課效果也不好。筆者正是考慮到這個原因,在與相關專業課老師充分討論協商的基礎上,以課程銜接和後續課程的需要爲依據,對不同專業確定了不同的講述重點。比如,對藥學專業的學生,由於再製藥過程中要運用到膠體溶液,所以再給他們上課時重點講授膠體的相關章節,而像電化學這樣的內容由於他們今後很難接觸到,所以我們一帶而過;而對化工專業的的學生,由於他們今後要接觸到大面積的反應,所以他們的上課重點則放在了反應平衡、反應速率的相關內容上。正是由於和自己的專業內容緊密聯繫,學生便會變被動爲主動,以更高的求知慾、更加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學習中去,最終在教與學兩方面都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筆者在使用了上述改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後,學生在上‘物理化學”課時,不但紀律性顯著增強,學習的主動性明顯提高,而且學習成績也較以往明顯提高。具統計學生作業的正確率達90%左右,高出未教改班級20個百分點以上,在期末考試中,同等難度的試卷教改班級的平均成績可達80分左右,明顯超出未教改的班級六、七十分的平均成績。以上結果表明,筆者探索的一些教改方法是可行的,效果也是顯著的。略顯不足的是,筆者在教學中發現,與生產生活有關的事例仍顯偏少,某些抽象的概念學生只能去死記硬背,這些問題均有待於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改進和完善。

參考文獻:

[1]高盤良:物理化學類課程的作用與定位[J].中國大學教學,1999.6.24。

[2]鄭桂富:唐化梅.物理化學(第1版)[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1。

[3]姚本先:高等教育心理學(第1版)[M].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