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水文學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運用

學問君 人氣:3.01W

案例教學作爲一種具有啓發性和實踐性的教學方法,被廣泛應用於高校專業課程教學中,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水文學案例教學必要性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參考。

水文學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運用

引 言

水文學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性質、分佈、循環、運動變化規律及其與地理環境、人類社會之間相互關係的科學[1].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最寶貴資源,水文科學是人類在與水旱災害作鬥爭的過程中不斷髮展起來的,因此,水文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基礎學科。 近年來,水資源短缺和水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水文學所肩負的任務與使命也愈發艱鉅。 作爲高校地理師範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程,其課堂授課效果和整體教學水平對專業人才培養起着越來越重要的影響。

案例教學法被認爲是代表當代教育改革發展方1施並獲得成功[2,3]. 案例教學包含了西方先進的教育理念,與傳統教學模式形成鮮明的對比,把案例教學引進課堂,對更新教育理念,促進由注重“知識的傳授”到重視“能力培養”的教育轉變具有重要意義[4].

本文結合“水文學”課程教學實踐,簡要介紹了水文學案例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並具體闡述了水文學案例教學的基本類型和課堂組織方式,旨在爲水文學實踐教學和學生能力培養尋找合理有效的途徑。

1、水文學案例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案例教學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的要求,組織學生透過對案例的調查、閱讀、思考、分析、討論和交流等活動,教給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他們對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種特定的教學方法[5,6]. 在高校水文學課程教學中,案例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 1 由水文學本身的應用性與實踐性決定

水對人類活動起着廣泛而深刻的作用,水文學是隨着人們長期與水旱災害做鬥爭和供用水的需求而發展的,現代水文學已經從傳統的工程水文學發展成爲研究不同時間、空間尺度上地表水循環規律的一門地球科學,其應用範圍涉及水利工程、水資源管理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等。 水文學的建立與發展本身離不開一系列實際案例的支撐與推動,因此教學過程中需要大量舉例以闡釋概念和基本原理。 並且,受全球氣候變暖和人類活動的劇烈影響,地球水系統正發生着前所未有的變化,人類活動的水文效應和如何保障水安全是當前研究的熱點問題。 在此背景下,更加需要將近年來發生的代表性水文事件和國內外學者開展的研究實例引入水文學課堂教學,使學生能夠直觀、及時的把握學科研究動態與發展方向。

1. 2 由案例教學特點決定

與傳統教學手段相比,案例教學具有針對性、綜合性、開放性、實踐性和啓發性等特點,能夠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要求學生透過課程學習,能夠解決與水資源、水生態及環境、水旱災害相關的實際問題。 當前因實踐課時不足,實踐條件不完善影響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而案例訓練能替代親身實踐,又能汲取前人經驗,是理論聯繫實踐的一個便捷通道,是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好方法。

2、水文學案例教學類型

根據不同的應用目的,水文學案例教學類型可以大致分爲三類: 講解定義型、綜合分析型和操作技能型。 ( 1) 講解定義型,即透過引入案例,對基本概念和原理進行講解。 如在講授“冰川形成的內部條件: 雪的沉積、粒雪化和成冰作用”時[7],讓學生分析捏雪球、打雪仗、堆雪人三種情形下雪的物理變化過程,從而幫助理解“粒雪化和成冰作用”的發生條件和對應的變化過程。 在此,案例的引入使得學生能夠由具體到抽象的認識概念,激發學生觀察生活,活用知識。 ( 2) 綜合分析型,即透過案例提出問題,使學生透過討論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或者對已有的方案進行評價。 如在講授“水的化學性質”這一內容時,讓學生以自己的日常生活爲例,總結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飲用水類型,並分析討論哪種類型的水更加健康。 由於提出的問題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學生興趣很高,積極蒐集資料,討論熱烈。 透過案例教學,鞏固了礦化度、硬度等基本概念,加深了學生對水的基本化學性質的認識,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 3)操作技能型,即透過引入案例,使學生掌握水文學的基本應用技能,如根據潮白河流域不同觀測站點的實測降水資料,採用不同計算方法,計算流域的平均降雨量過程並繪製平均強度歷時曲線。 透過對實際案例資料的分析計算,掌握水文計算的基本方法。 根據實際教學經驗,目前水文學課程中每個重要章節均設定有案例教學環節,所涉及的教學案例如表 1 所示。

3、水文學案例教學的課堂組織方式

水文學課堂應用案例教學,講解定義型、綜合分析型和操作技能型三種類型的課堂組織方式一般流程均爲“匯入案例-提出問題-組織討論-案例評價-課後延伸”. 以講授“氣候變化與水循環”中的綜合分析型案例組織爲例,說明其具體過程。 首先是匯入案例。 即教師透過影像、圖片、新聞資料等手段向學生展現案例背景。 在講授“氣候變化與水循環”的關係時,透過播放記錄片《難以忽視的真相》中有關“溫鹽環流”的片段,向學生展現案例背景[8]. 其次,根據案例提出問題,啓發學生思考: ( 1) 溫鹽環流能否停止? ( 2) 溫鹽環流在什麼樣的條件下將會停止? ( 3) 一旦溫鹽環流停止,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再次,在學生獨立思考後,組織學生開展討論。 討論中既要引導學生聯繫已有的知識和教學內容,也要倡導學生敢於打破常規,充分發表看法,暢所欲言。 透過對“溫鹽環流”案例的討論分析,引導學生思考全球變暖對水循環產生的巨大影響。 第四,案例評價。 教師針對學生案例討論給予評價總結,指出討論中錯誤的地方,對不準確的`地方給予補充和更正。 教師在整個教學環節中要注重“點評技巧”,促使學生深入思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最後,課後延伸,教師進一步給出案例的相關補充閱讀材料,如災難片《後天》、記錄片《全球變暖的大騙局》,啓發學生進一步思考氣候變化與水循環的辯證關係。

三種類型案例教學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和教師的引導方式則各有側重。 對於講解定義型案例,在組織討論中要着重引導學生透過案例分析,辨析不同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在案例評價中,教師的重點在於提煉總結,完成從具體案例到抽象概念的轉換。 對於綜合分析型案例,在組織討論中重在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探索分析,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培養創新意識; 在案例評價中,教師需要進一步深化、理論化學生討論中的閃光點,補充完善學生討論中的模糊點和盲點。 對於操作技能型案例,在組織討論中儘可能的引導學生獨立給出問題的實施方案; 在案例評價中,教師對其可行性進行評價,並對流程進行優化。

總之,整個案例教學的課堂組織方式由教師主導講授轉變爲學生主導討論,透過多媒體和豐富的資料庫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透過廣泛深入的討論促使學生參與到整個教學活動中,從而使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4、結 語

案例教學作爲一種具有啓發性和實踐性的教學方法,被廣泛應用於高校專業課程教學中。 如何選擇合適的案例、有效的把握課堂討論的節奏和方向以及與其他教學方法融會貫通,以達到啓發學生思考、拓展學生思維層次的目的,是案例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還需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模式,豐富教學案例庫,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案例教學的適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