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農業院校食品毒理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學問君 人氣:2.84W

論文關鍵詞院校 食品毒 實驗 教學改革

淺談農業院校食品毒理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論文摘要針對農業院校《食品毒理學》實驗課程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教”與“學”之間的一些問題,探討了該課程的改革措施,包括:培養學習興趣,調整課程結構;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實驗技能;優化教學內容,豐富實驗項目;完善考覈制度,突出實驗成績等內容,以期爲改進實驗教學效果提供了一些思路。
  
  食品毒理學是現代毒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借用基礎毒理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質的性質、來源及對人體損害的作用與機制,評價其安全性並確定這些物質的安全限量以及提出措施的一門學科[1],是雲南農業大學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必修課程。食品科學類專業開設《食品毒理學》,使學生掌握毒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研究食品中可能含有的外源化學物質對食用者的毒作用機理,和評價食品的安全性或安全範圍,達到確保人類健康的目的[2]。
  教學過程中,《食品毒理學》是一門與科學緊密聯繫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課程。毒理學實驗是毒理學的組成部分,是理論教學的重要補充[3]。然而食品質量安全專業與醫學科學專業相差甚遠,食品科學類專業學生絕大多數都沒有接觸過活的實驗動物(如大白鼠、小白鼠、豚鼠和兔子等),而大白鼠插管灌胃、小白鼠插管灌胃、小白鼠尾靜脈和兔耳緣靜脈注射等基本實驗技能就更無從談起。但如果沒有這些技能作保證,諸如“化學物的急性毒性試驗”、“外源化學物半數致死量測定”等毒理學實驗就無法開展。因此,針對上述情況,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實驗教學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和嘗試,收效明顯。
  1培養學習興趣,調整課程結構
  由於《食品毒理學》(包括實驗課)與食品貯藏、加工及檢驗等食品類傳統課程有明顯差異,且理論性強,內容較爲枯燥、抽象,學習困難較大,且部分學生認爲該門課程與其今後從事的工作關係不大,因此學習積極性不高[4]。同時,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較大的被動性和盲目性,特別是實驗課程,經常難以達到預期目的。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學好這門課程,首先應提高同學們的興趣。如何培養學生對《食品毒理學》,特別是其實驗課程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這對教師是一個較大的挑戰。在課堂上,透過列舉新近國內外、特別是人們周圍的一些涉及食品安全的事例,如“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蒙牛OMP事件”、“氫化植物油安全性評估啓動”等,進一步闡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毒理學在食品安全中的地位—實驗是食品毒理學的核心”三者的關係,從而強調了食品毒理學特別是毒理學實驗學習的重要性;同時,在課程講授中,以“人與食品”這一相互關係爲線索,適當穿插、普及一些醫學常識,並透過音像、視頻資料以及實地參觀相關實驗室,使學生了解實驗動物學、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等在毒理學中的應用,有效提升了其學習主動性。
  同時,學院領導對該門課程也十分重視,對課時結構作了相應調整,課時數由以前的32課時調整爲48課時,其中實驗課時從9課時提高至15課時,內容也從單一的“驗證性實驗”向“綜合設計性實驗”過渡,從而提高了實驗課程的教學質量。
  2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實驗技能
  動物實驗是毒理學最基本的`實驗,而進行動物實驗的基本技能訓練如實驗動物的選擇、分組、染毒方法以及生物的採集與製備等,是完成毒理學實驗的根本保證。教師在實驗時干預過多,學生的動手實驗變成教師的演示實驗,對實踐教學極爲不利[5]。
  因此,只有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同學們實驗技能,才能完成好毒理學課程實驗[6-8]。而對食品類專業的學生來說,要在短時間內都掌握動物實驗技能是不太現實的。因此,透過自願報名和班級推薦,選出10名左右對動物實驗感興趣且動手能力強的骨幹學生,利用課餘時間,結合教師相關科研課題,專門對其進行基本實驗技能培訓。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生可基本掌握抓取動物的正確手法、動物染毒(如灌胃和注射)方法、生物材料的採集(如小鼠眼眶後靜脈叢採血)等基本實驗技能。正式實驗時,再將這些同學分散到各小組,帶領和指導其他同學共同完成實驗操作。實踐教學的改進,儘管期間增加了師生的工作量和工作時間,卻加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並解決了部分教師科研力量不足的問題(目前雲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教師承擔的科研課題中很大一部分會涉及動物實驗),也能使學生積極參與到科研工作中去,可以說是師生共贏、教學科研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