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廣場演出的社會功能

學問君 人氣:6.56K

摘要:廣場演出活動不但是羣衆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更有着其它藝術樣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還戲於民”的重要功能。重視廣場演出,推動廣場演出,以高水準、高質量的要求對待廣場演出是一個專業文藝工作者的新課題。

論廣場演出的社會功能

關鍵詞:廣場演出 功能顯卓 還戲於民

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羣衆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斷提高,廣場演出活動作爲羣衆文化活動的新型欣賞舞臺已經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走出劇場,走出高層,到羣衆中去“還戲於民”,已成爲當今文藝演出接地氣的一種新的社會動態,並對傳統的文藝演出純“高臺教化”似的和單一模式毫不留情地進行了新的挑戰。如何進一步摸索廣場演出的規律、探索其功能、加強廣場演出的建設,將其打造成羣衆文化活動的品牌甚至龍頭工程,以此帶動惠民演出活動的深入開展,不僅是擺在廣大文藝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課題,也是一個專業表演團體貫徹落實文藝工作在新形勢下如何轉變職能,持續發展,爲構建和諧社會作出新的貢獻的需要。

一、充分看到廣場演出不可替代的社會功能

近幾年株洲市的實踐證明,廣場演出活動以其羣衆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貼近生活、貼近百姓、貼近社會的豐富內容以及開放性和羣衆性的獨特魅力,已經逐步發展成爲羣衆文化活動的“品牌項目”,越來越受到廣大市民的喜愛和擁護。如“週末戲臺”所推出的戲曲、歌劇、音樂劇、音樂會、歌舞晚會等,極大的滿足了老百姓的文化需求。不但掀起了場場火爆的市民看戲熱潮,還多次出現因未看到演出而撥打市長勢線的現象;“高雅藝術”進機關、學校、社區、軍營、企業的廣場演出,爲創建文明城市和爲羣衆倡導高雅、健康、文明、向上的精神導向,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歡樂神農湖水秀”更成爲了宣傳魅力株洲、人文株洲、幸福株洲和對外接待的風景線和視窗,極大地提升了城市形象和知名度,打造出一張地地道道的文化名片。

因而,廣場演出以構建和諧社會,豐富活躍羣衆文化生活,繁榮羣衆文藝爲宗旨,以凝聚人心、營造良好社會環境,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滿足市民文化需求爲目的,爲專業藝術表演團體面向基層,服務羣衆,走向市場,提升文藝服務功能是一個極好的平臺,更起到了其它藝術形式無可替代的作用。

二、充分理解“還戲於民”的重要意義

我以爲,戲曲演出形式的形成和繁衍,自古以來就是民間化、廣場化,並數百年深深紮根於中國老百姓的土壤之中。哪怕是唐宋時期的勾欄瓦肆,還是明清時代的廟會戲樓,絕大部分都是一種三面可觀看開放式的舞臺演出,一直被民間以一種博大的胸懷將它緊緊擁抱,併成爲其賴以生存發展的生命之源和廣闊天地。其通俗性、地方性、平民性、愉悅性在演出中幾乎都是臺上臺下心靈互動、心理溝通。這種開放式的廣場演出既符合了大衆的審美需求,又使舞臺演出拓展了生存空間。

當然,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作品,戲劇藝術也必須生產有藝術價值和深層內涵的作品,必須要有無愧於時代的精品力作,這是無可非議的。但是,一個劇目,獲獎再多,哪怕是光耀金字塔,卻總是“高高在上”,作品再好而老百姓看不到豈不失去了其真正的藝術價值與生命力?戲是演給今天的人看的。沒人看戲,就等於商家失去了市場,藝術失去了依託,演出團體失去了生存土壤與發展根基。哪怕貼上的標籤再華美,花巨資包裝得再華麗,也只能成爲鏡中花,水中月,與廣大平民百姓的審美趨勢接遠距離,成爲了弧芳白賞的.“詠歎調”。

因而,重視廣場演出,推動廣場演出,“還戲於民”是一個專業文藝工作者要重新思考和審視的重要問題。

三、充分認識廣場演出同樣需要精心組織

廣場演出雖然是戶外演出,甚至大部分演出時間在白天,但同樣要有品牌意識,同樣需要精心策劃和精心組織乃至精湛展示。要從節目內容、樣式、風格、包裝等方面全面改進和提高。不斷追求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統一和演出質量的提升。

有人曾說:“廣場演出,舞美人員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高枕無憂了!”我以爲,這種觀點是不對的。爲了確保演出質量,在戶外時,我們將能帶的佈景儘量帶齊,能裝的燈光儘量裝上,能創造條件體現藝術效果的儘量體現。考慮廣場演出的三面觀衆和場地的空曠性,我們對音響位置的擺放和調控都進行了必要的改造和設計。尤其,我們充分認識到,廣場演出(特別是歌舞演出)的演藝服飾不但是服裝設計的一個部分,但又有着獨特的價值取向與審美功能,還包括服飾藝術與演藝創造的雙重成份。既能成爲闡述演出主題的形象媒介,又具有形式美感和觀賞價值。如《歡樂神農湖水秀》在神農湖廣場每週必演,我們既充分運用燈光的變幻營造藝術氛圍,製造演出意境,打造水與光、人與物的演出特色,又用服飾的大色塊,水袖的放大尺度,做到誇張、抽象、簡約、飄逸、惟美……,充分滿足觀衆的眼球和產生強有力的視覺衝擊。

廣場演出還要注意做到“三突出”,即突出特色、突出重點、突出功能。我們株洲市戲劇傳承中心在打造精品力作的同時,對所有的廣場演出和戶外演藝都作爲一個項目來研究,尤其是進行分類設計:一是根據不同的演出對象、演出內容進行不同的安排與創意。如進社區、人軍營、下鄉鎮、到學校……,都根據不同對象制定不同的策劃方案和演出樣式。二是針對不同人羣、不同文化需求、不同審美情趣組織不同的藝術內容和演出形式。如進學校,以“課本劇”爲主;進軍營,偏重說唱和歌舞快板等;到鄉鎮,則以有濃郁鄉土氣息的花鼓戲爲主。三是培養一支適應廣場演出的專業隊伍。從舞臺佈景、燈光安裝、音響擺放、觀衆組織、公共秩序維護、安全疏導等方面着手,建立一支思想好、業務精、作風硬、應變力強的工作隊伍。

總之,專業文藝表演團體的戶外廣場演出既有“復古之爲”,又是當今的一種重要演出途徑。它不但能達到“還戲於民的”目的,也是宣傳教育與文化需求相結合,上下溝通的金色紐帶和橋樑,更是蘊含厚重公共文化的公益性活動。只要認真對待,提升價值,一定能爲文化強市、文化強國產生極大的藝術槓桿作用和產生其它藝術形式不可替代的社會功能。

TAGS: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