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建設誠信企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學問君 人氣:1.24W

摘 要 老實取信,過往、現在和將來都是的重要條件。失信,不但會給經濟造成混亂,而且會給帶來數以億計的損失。儘管我國企業信用出現了一些危機,隨着體系的不斷完善,相信中華民族潛伏的誠信美德會得到鞏固和弘揚。

建設誠信企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關鍵詞 企業 誠信 必要性 可行性

誠信是一個既古老又現實的話題,說它古老,是由於在幾千年前,誠信就爲人們所關注,很多名人名言、名典中無不涉及。如《廣雅釋詁》中有言:“信,誠也”即是說信就是誠,誠就是信;另《周易繫辭》上也說:“人之所助者,信也”;孫子兵法講,好的將領要有五德要求:智、信、仁、勇、嚴,信處於很重要的地位;偉大的思想家、家孔子也曾說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民無信不立”“信者,行之基也”等等。說它現實,是由於21世紀的今天,國人正面臨着誠信危機的挑戰,那麼我們再談誠信就更顯重要。

1 誠信的含義

什麼是誠信?按照中國傳統文化來理解,誠,即真誠、老實, 信即守承諾、講信用。誠信的基本含義是守諾、踐約、無欺。通俗的表述,就是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這是從倫理道德的角度給誠信的定義。

的進步推動着觀念的更新。隨着社會主義化的發展,社會生活巨大而深刻的變化賦予誠信這一傳統美德日益豐富的時代,也促使人們對誠信的理解從倫理道德的範疇提升到制度建設的層面。誠信不僅是一種品行,更是一種責任;不僅是一種道義,更是一種準則;不僅是一種聲譽,更是一種資源。就個人而言,誠信是高尚的人格氣力。就企業而言,誠信是寶貴的無形資產。就社會而言,誠信是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就國家而言,誠信是良好的國際形象。誠信是道德範疇和制度範疇的同一。

2 建設誠信企業的必要性

2。1 經濟正常執行的要求

我國從計劃經濟體制走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一場重大的`變革。這個變革過程,給我們帶來了蓬勃生機,我們的社會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生產力迅速發展,分配方式日益多樣,人民逐步富裕,生活豐富多彩。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機會和實現個人價值的廣闊舞臺。

然而,另一方面,市場也有其自身的弱點和消極方面。商品交換的法則輕易腐蝕到人們的精神領域,引發見利忘義、道德失範。目前我國企業***四伏,無照經營,商標侵權,製假售假,合同欺詐,虛假招標,騙稅逃稅,僞造假賬,惡意拖欠,變相傳銷……這種種行爲像“沙塵暴”一樣吞噬着信用的“綠洲”,正威脅着市場經濟秩序正常運轉。

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說,沒有公正就沒有市場經濟。假如追求金錢名利超出對聰明和道德的追求,整個社會便會產生道德情操的墮落,結果是公正性原則被踐踏,市場經濟趨於混亂。也有經濟學家指出,有效的基於個體自由競爭基礎上的市場機制,必須有一定的道德秩序予以支援。從現代社會來看,市場不僅表現爲實際的特定的買賣場所,更有一套法律規則和道德倫理體系,這些構成了市場經濟的條件。現代信用制度實際上就是建立在誠信基礎之上的契約關係。有諾必踐,違約必究,經濟活動才能正常運轉。信用度越高,經濟執行就越順暢;信用度越低,經濟執行本錢就越高,誠信空氣淡薄的社會環境甚至會窒息經濟發展的活力。

2。2 經濟持續增長的要求

保證經濟持續增長,不僅要求社會再生產的各環節之間平衡協調,而且要求社會資源得到充分公道利用,降低耗費。

企業失信,不但給市場經濟造成混亂,而且給社會經濟發展也帶來數以億計的損失。據中國企業聯合會理事長張彥寧透露:我國每年由於逃廢債務造成的直接損失約1 800億元,由於合同欺詐造成的損失約55 億元,產品質量低劣和製假售假造成的各種損失至少有2 000 億元,由於三角債和現款交易增加的財務用度約有2 000 億元,因此,我國每年由於信用造成的損失達5 855 億元人民幣,差未幾相當於我國每年GDP 新增的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