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從中觀角度闡述食品安全犯罪新趨勢

學問君 人氣:1.28W

近年來,構建並完善遏制食品安全犯罪的有效機制尤爲重要,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食品安全犯罪新趨勢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檢視

從中觀角度闡述食品安全犯罪新趨勢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的食品安全犯罪激增,這不僅僅是侵害到了國家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更是侵害到了公衆健康,引發社會恐慌,甚至影響到了社會安定。從“瘦肉精”到“毒豆芽”,從“蘇丹紅”到“三聚氰胺”,從“塑化劑”到“毒膠囊”,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擊碎了民衆對食品安全的信心,有效遏制食品安全犯罪迫在眉睫。因此,對其呈現的新特徵研究也顯得尤爲重要。本文將從中觀角度來闡述食品安全犯罪呈現出的新特徵和新趨勢。

二、食品安全犯罪的中觀分析

中觀分析是以某一部門、某一集團或某一地區的活動爲研究對象的,故本文將對廣東地區的食品安全犯罪作出實證分析,並總結廣東地區該類犯罪的特徵及新趨勢。

(一)樣本選取

筆者透過北大法寶,在“案例與裁判文書”中以模糊的全文搜尋關鍵字“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下稱本罪),得到2679篇刑事案例,然後選擇審理法院爲廣東省的,共有87個案件,筆者將這87個案件中近三年發生的納入本文實證分析的樣本中,並進行篩選,最終共60個案件。

(二)數據統計及分析

根據收集的案件整理可得,2012年廣東省法院審理本罪的案件共6起,其中肉禽類3起,海蔘、牛百葉2起,魚類1起;2013年審理本罪共13起,其中肉禽類4起,海蔘、牛百葉3起,魚類1起,保健品4起,雲吞皮1起;2014年截至11月底審理本罪共35起,其中肉禽類8起,海蔘、牛百葉1起,魚類3起,保健品2起,腐竹2起,豆芽19起。見表1。

由此可見,廣東省人民法院處理本罪的案件數量逐年倍增。由於廣東的飲食習慣和地方風俗,該類犯罪侵害對象具有以下特徵:肉禽類始終是侵害的首選目標,也相對穩定,每年都有一定的.發案率,其中廣東人偏愛的臘肉、浮皮都是“重災區”,案件持續發生;廣東屬沿海省份,居民熱愛水產品,然而因商販的不法目的,魚類、海蔘、牛百葉也成爲“危險品”,每年都會發生數起案件;近年,保健養生越發爲人們所重視,熱衷吃保健品的不在少數,而此類產品的安全問題也令人擔憂,案件陸續發生。除此以外,最令人震驚的是2014年至今廣東省人民法院已處理19起“毒豆芽”案件,於是筆者瞭解了一下具體情況———毒豆芽,是指在豆芽生產過程中非法添加對人體有害的添加劑或工業原料,從而改變豆芽生產週期和外觀,然後流入市場銷售的豆芽。

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豆芽,它外表看似新鮮,但是至少含4種違法添加劑,尿素超標27倍。①在廣東和國內其他地區,很多不法商販用這種添加劑洗滌豆芽使其色澤亮麗,利於銷售,而不顧其毒性,更不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從2011年在瀋陽爆發這類案件慢慢蔓延全國以致2014年爆發在廣東地區,案件數突然爆發並極增。

(三)結論

1.肉禽類、水產品發案率穩定

作爲地方偏愛食品,肉禽類、水產品在廣東擁有很大的市場,生產、銷售者不計其數且魚龍混雜,因此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一方面由於監管力度不夠,另一方面由於檢測技術不利,很多有毒有害的產品流入消費者的口中,造成危害,每年都會有一定的案件被曝光、懲處。筆者以爲,既然作爲廣東百姓最喜愛的食品,那對其的監管應當更加嚴厲,如果難以在食品銷售環節全面監控的話,那應當在其原材料即豬肉、家禽、水產品流入市場的環節進行嚴格檢測、統一管理。

2.“同村效應”明顯

“同村效應”是筆者提出來總結廣東地區發生案件情況的,筆者發現“毒豆芽”案件中罪犯具有一定的羣聚性,有幾起的罪犯都來自於廣東省封開縣,因爲這些案件並未併案處理也未提及共犯問題,故筆者猜想很多罪犯是因爲效仿同村人的作法而觸犯法律。

3.食品犯罪總量逐年大增

發生案件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案件發生的數量成倍增加,而這種情況確實正發生,食品犯罪的魔爪從傳統的肉禽類伸向保健品、豆製品乃至蔬菜水果、調味品,從以前多發於生產、銷售環節到現在覆蓋食品生產、經營全過程,讓人們猝不及防,也讓監管部門身心俱疲。筆者以爲,很多時候並不是監管部門疏於監管,而是他們因爲技術、人力等因素無力監管。

4.同類案件突發而激增

正如2014年至今的情況,可以發現“毒豆芽”事件一經曝光就突發式地猛增。筆者猜想,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是從此案犯罪人的落網和供述,順藤摸瓜抓獲其他同類案犯;二是因爲這類事件被曝光後,監管部門迫於輿論壓力自然會對該食品加工、銷售環節嚴加監督;三是因爲一旦有一部分案件被查出,無論在取證上還是技術鑑定上一定是較爲成熟的,爲解決同類案件提供支撐。

三、結語

愈發嚴重的食品安全犯罪令人擔憂,構建並完善遏制食品安全犯罪的有效機制尤爲重要,在此之前,我們需要把握食品安全犯罪發生在我國的新特徵和未來趨勢,這樣才能爲後續的研究提供支撐。本文旨在於此。

[參考文獻]

[1]張遠煌,徐苗.危害食品安全犯罪防控對策探析[J].法治研究,2014(2).

[2]駱羣.我國食品安全犯罪的立法變革及發展趨勢[J].社會科學輯刊,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