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銷售心理學>

如何提高管理效率

學問君 人氣:2.75W

管理效率是一個企業很看重的部門,高的效率能讓企業花最少的錢而獲得最大的利潤,那麼熱利提高管理效率呢?

如何提高管理效率

清晰產權的界定

只有產權明晰才能做到企業的權、責、利三者之間的一致,實現高效率。產權包括四種權利:一、佔有權,這決定了企業的所有制;二、使用權,所有者可以根據意願,在法律的限制範圍之內來使用財產;三、轉讓權,產權可以透過市場進行交易;四、收益權,所有者有權獲得生產所帶來的收益。

 產權清晰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有明確的所有者。

二、股權要多元化。股份制企業是現代經濟中的主要形式,多元化的產權有三個好處:一能把企業做大,二能減少企業風險,三有利於實現民主決策,避免個人決策的重大失誤,企業的風險小了,執行效率就會提高。比如,之前的福特汽車是典型的一股獨大,所有決策都是由福特的創始人亨利。福特做出,他一旦犯了錯誤就會給企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小福特接班之後把家族公司變成一個上市公司,實現了產權的多元化,福特公司重新走上了振興道路。

三、股權要相對集中。股份制企業中一定要有幾家大股東,如果都是小股東,對企業的利益關心程度就低,造成決策效率低下。

建立公司治理結構

治理結構是公司內部以管理爲中心的一套體制,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決策機制。公司的決策會出現很多失誤,因此要實行內部人和外部人共同決策。外部人決策是指聘請外部董事、獨立董事來進行。外部董事或獨立董事要滿足三個條件: 一、不擁有本公司的股份;二、和公司的主要股東和高層董事沒有親屬關係;三、和公司沒有股份關係。獨立董事在公司的決策中起到以下作用:一、代表和維護中小股東的`利益;二、協調各個股東之間的關係;三、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避免決策出現重大錯誤。

第二、經營權和所有權的分離。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是好事,但同時也會產生內部人控制的傾向,即董事會聘請的經營管理人員控制了公司的重大決策權,把所有者的權力架空。如果所有者的權力失控,公司由內部人控制,就會產生風險。康柏公司在被收購之前是知名的電腦公司,公司的股東是風險投資者,總經理是計算機專家。在康柏的發展過程中,股東與總經理產生了經營上的矛盾,股東堅持康柏公司要跟隨時代的潮流,對計算機做重大的改變,但是總經理拒絕改變,最後,董事會撤消了總經理,換了新任,康柏公司纔有了後來的發展。所以,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後,股東一定要控制所有權與決策權,董事會的作用不能弱化。

第三、公司內部有效的管理體系。管理體系是指企業執行的制度,管理制度追求的不是現代化,而是實用,是全體人員一定要堅持的。很多民營企業的制度非常詳細,可是有很多是執行不了的,正因爲有的制度執行不了,就變成可有可無的,造成必要的制度也行不通。有一個傢俱製造企業,規定員工上班必須掛胸牌,但是這條規定就無法執行了,企業所在地是個縣城,工人都是農民,覺得胸牌像個狗牌,掛着不好意思,於是很多工人上班就不掛牌,如果不讓他進車間,就會影響生產,如果讓他進去了,這個制度就名存實亡,這條規定做不到,其他制度工人也不會放在心上,整個制度就成爲形式。所以,制度制定出來之後就一定要執行,如果無法執行就直接取消。

 用激勵制度消減機會主義

要使企業實現效率最關鍵的制度是激勵機制。要明確激勵機制的重要性,先要了解機會主義的概念。

現代公司的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但是容易產生機會主義。機會主義的產生有一個過程,先要清楚公司裏的各種關係。董事會是財產所有者的代表,有權把財產委託給他人管理,是委託人,總經理是董事會僱來管理企業的專業人員,是代理人,這兩者是委託代理關係。但是,公司的實際所有者是股東,董事會僅僅是所有者的代表,董事會對股東而言是代理人,對總經理而言是委託人,具有雙重身份。總經理得到了企業的經營管理權之後,再把它們委託給不同的部門經理,這時總經理成了委託人,部門經理成了代理人,總經理也具有雙重身份。部門經理接到任務之後把具體工作交給下屬去做,員工變成了最終代理人,部門經理變成了委託人。現代公司中人與人的關係就是一系列的委託代理關係,公司越大委託代理關係越複雜。

各級委託人、代理人都有自己的個人目標,這和公司總體目標並不完全一致。如果每一層委託代理關係之間都有個人目標,整合在一起工作必然沒有效率。企業講究的是團隊成員之間的協調一致,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讓委託人和代理人之間簽定合約,規定雙方的權、責、利,各方都按照合約來辦事,個人目標不同不要緊,只要按照合約,你就得爲公司總體目標工作。

這裏的合約指的是完全合約,即簽約雙方相互完全瞭解,擁有完全資訊,可現實是一個不完全資訊的社會,委託人和代理人之間並不完全瞭解。資訊中的公開資訊可以透過常規方法獲得,私人資訊卻不可能都得到,所以簽訂的合約是不完全合約,對雙方的權、責、利不能做一個完全的制約,代理人可以在不違背合約的情況下從事利於自己的行爲,這就叫機會主義行爲。比如合約上無法規定總經理開宴會的次數,但總經理卻有權開宴會,他可以以工作需要爲藉口,經常舉行宴會,請自己的朋友與關係戶,建立密切的關係網,這些人對公司沒有什麼用處,只對個人有用,這就叫工作中消費,是機會主義行爲。

這種現象在現代公司裏面非常普遍,除了高層管理者,一般員工也可以進行機會主義活動。比如,合約裏不會規定員工上廁所的次數與時間,既然這樣,員工就可以借上廁所爲名,到廁所裏抽菸、聊天,休息半個小時,這也是機會主義。

TAGS: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