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有關人物速寫的幾點思考

學問君 人氣:1.46W

摘要:本文緊密結合教學工作實踐,主要就如何進行人物速寫的有關問題進行了認真研究,提出了一些獨到的見解。它對於搞好人物速寫研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有關人物速寫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速寫;速度;流暢;神態,畫龍點睛;肌肉;骨骼
  
  速寫,通常是指在較短的時間內,用較快的速度概括地表現、記錄生活中所見所感的一種繪畫方式。它不但是造型藝術的基礎,也是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速寫與素描一樣,是繪畫藝術的基本功,但速寫又有別於素描。畫素描所用的時間比較充裕,對象又處於比較靜止的狀態,畫時可以從容觀察、深入刻畫。速寫卻相反,畫速寫所用的時間較短促,對象有時甚至處於瞬息變化的狀態中,畫速寫時須快速敏捷地感受對象的整體關係,捕捉對象主要的特徵並簡捷概括地進行表現。速寫藝術從題材上分有人物速寫、建築速寫、風景速寫、動物速寫等。而人物速寫則是速寫藝術中的重中之重,是每一個繪畫者的必經之路。人物速寫能培養我們敏銳的觀察能力,使我們善於捕捉生活中人物美好的瞬間,能培養我們的繪畫概括能力,使我們能在短暫的時間內畫出人物對象的特徵,能提高我們對人物形象的記憶能力和默寫能力;能探索和培養具有獨特個性的繪畫風格,能爲以後人物繪畫的創作收集大量素材,一幅好的人物速寫本身就是一幅完美的藝術品。
  速寫要注意速度。按時間的長短可分爲速寫和慢寫。二者之間是有着很大區別的。打個比喻,速寫像寫草書,慢寫像寫楷書。孫過庭在《書譜》中寫到:“草貴流而暢”。流暢是草書的特點之一,流暢與運筆速度有關,速度越快,筆劃越流暢,越能造成氣勢.越能顯示飛動的神采。他跟速寫的道理是共通的。相傳唐代的草書大家懷素和尚以寫“狂草”出名。前人評爲“運筆迅速,如驟雨旋風,飛動圓轉,隨手萬變,而法度具備”。他在寫傳世名帖《自敘帖》時是這樣描述的,“粉壁長廊數十間,興來小豁胸中氣,忽然絕叫三五聲,滿壁縱橫千萬字……”,細品《自敘帖》通篇七百字,一氣呵成,運筆縱橫,氣勢逼人,神采飛動,可見其運筆迅疾,一氣呵成,迅疾駭人,造就了一種旋風驟雨,神采飛動的氣勢。速寫也同樣貴在求速,一氣呵成而暢快淋漓,畫慢了反倒會出現拘謹不流暢的缺點。我們試舉幾個例子:史國良是人們熟悉的人物畫家,史國良作品中的人物造型最大的特點就是快速流暢,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著名女畫家周思聰曾感嘆說:“史國良一個星期畫的速寫比有些畫家一年畫的還要多”。徐悲鴻先生擅長快畫速寫,並且多次救了他的“場子”,在他的一本冊頁中他用鋼筆速寫畫了泰戈爾和甘地,表現的是泰戈爾和甘地會見時的場面,當時臺下聚集了大量的記者和民衆,徐悲鴻也在其中,在人潮擁擠的夾縫中以極快的筆觸將兩偉人會見時的場面記錄下來,使得這件速寫具有了歷史的見證意義。在此之前,徐悲鴻也爲甘地畫了張速寫,那是他與甘地第一次會面時所畫的,當時徐悲鴻本想讓甘地坐在山石上以襯托他的性格,但當他退後幾步準備畫速寫時,不料身後的老百姓很快將甘地包圍起來,有的兒童甚至騎在了甘地的脖子上。徐悲鴻不愧爲一代宗師,以他敏銳的觀察和對人物的深刻理解,在瞬間完成了這張速寫。甘地認爲這張快速畫成的速寫爲神來之筆,於是親自爲這張速寫簽了名。
  著名畫家葉淺予先生曾經說過:速寫的任務就是捉住描寫對象的一剎那,我們必須練出心靈手快的本領。葉先生經常在首都劇場的最前排畫舞臺速寫,那是最見功夫的,當我們欣賞那簡略而流暢的線條,微妙而準確的瞬間動態的傳達時,是令我們沉醉驚歎的。
 繪畫人物就避免不了表現神態,人物的神態是多種的,有大驚失色,泰然自若,目瞪口呆,壘神貫注,興高采烈,勃然大怒……那麼我們怎麼來表現呢?這就需要我們在繪畫人物時要形神兼備,這是畫好人物像的基本標準。人臉上最能顯示出來的人物的內心活動和喜怒哀樂。臉部表情的變化,是刻畫大物的關鍵,透過人物面部表情,可以使讀者瞭解人物內心的感受,豐富的表情富有極大的魅力,能使畫面更加生動。對於臉上神態的表現眼睛是至關重要的,傳說東晉大畫家顧愷之畫人,數年不點眼睛。人問其故。顧日:“四體妍蚩本無關於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阿堵即“眼睛”。顧愷之所認爲繪畫傳神不在“四體”而在“阿堵”。中國有一個神話故事,叫做“畫龍點睛”,也就充分說明了畫好眼睛對於表達神態的重要性。唐代大理卿張彥遠編寫了中國第一部繪畫通史《歷代名畫記》。在《歷代名畫記張僧繇》卷中記載:“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雲:點睛即飛去。人以爲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雲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畫龍點睛的典故也就如此而來。雖然這只是一個傳說,但充分說明了只要把物體的關鍵部位眼睛處理好,那麼整體效果將更加傳神。眼睛是人類心靈的窗戶,表現人物莫過於表現眼睛。但是“眼睛”應作寬泛的理解,它可以泛指一切與人的內心世界、人的靈性精神息息相關的東西,可以設想,在雪白的牆壁上只畫上龍的眼睛,而無龍的形象,那隻眼睛豈不類於一顆黑球?再比如達·芬奇的名畫《蒙娜麗莎》,不就是沒有透過眼睛而是透過“永恆的.微笑”來獲得永恆的魅力的嗎?只有把肢體動作和臉部顧盼以及場景道具統一結合起來才能恰如其分的表現他們的神態。

TAGS: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