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學術侵權呼喚完善法制

學問君 人氣:2.57W

近年來,關於學術界剽竊、抄襲、造假等學術腐朽的新聞屢見報端,這種知識學人違反學術道德甚至故意侵犯知識產權的不端行爲,引起社會強烈關注。在揭露聲討之餘,如何採取對策加以防範,值得我們重視-

學術侵權呼喚完善法制

今年8月初,有媒體披露了北京大學英語系一位副教授因學術剽竊被除名的消息,同時,有關這位副教授的剽竊細節以及北大外語學院的處理意見等,也在互聯網上公開發表。有的報刊還列出了“黑名單”,對近年來發生的影響較大的學術剽竊、抄襲事件予以曝光,學界形象再次受到玷污。

近年來,剽竊、抄襲、造假等學術腐朽問題時有發生。揭露、聲討、譴責之餘,也許我們更應該從社會理智的高度關注侵權行爲的表象及其內因,透過健全機制加以防範,對侵犯知識產權或違反學術道德的不端行爲加以監督和懲處。

現象:學術成果“借鑑”成風 剽竊手段五花八門

從陸續被媒體曝光的涉嫌剽竊抄襲事件來看,除拙劣地直接“抄錄”他人作品自己署名公開發表外,侵權手段還有以下幾種-

抄襲國外同行的論文,以中文在國內發表;將自己翻譯出版的國外作品視爲自己的創作,在個人的論文或著述中隨意引用;將國外科學家交流的尚未公開的論文的精彩內容竊爲己有,再加上其他科學家的專著內容,拼湊成自己的論文;論文“相互署名”,把別人的論文稍加修飾後,自己和原作者共同著名發表;還有師生之間、師兄師弟之間、小團體內部的相互掛名,因此出現了有的人發表了論文竟然不瞭解內容的怪現象,也出現了虛報了SCI收錄論文數的情況。還有的人自己抄自己,同一文章換個標題在不同刊物上多次發表,或將已經出版過的著作重新排列組合後再版,在海外出版後又在國內出版,或者在國內出版後未經授權又在海外出版……

一些作者“閉門造車”,或對別人已發表的成果視而不見,也往往造成研究成果與他人“不謀而合”。

顯然,頻繁的侵權事件不是一句“沒看見”所能解釋的。多數抄襲者其實是不願看或假裝沒看見,藉此推卸自己的道德責任,僞造自己的學術品位。他們有的是照抄古人,有的是照抄國外,有的是隔行業“借鑑”,有人明明看見別人的'成果已擺在那裏,卻繼續進行重複研究,將毫無新意甚至是倒退的結論拿出來發表。

原因:少數學人道德缺失 宏觀制度存在缺陷

學術界存在的低水平重複、假冒僞劣、抄襲剽竊等不良現象,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人們擔心,如此的學術空氣下如何傳承學術精華、創新超越?有人痛心疾首地說,學術腐朽的蔓延將會動搖我國的教育根基。

究竟是哪些因素導致學風腐朽問題?一些學者認爲,“學風問題是整個社會問題的一部分”,“學術腐朽是社會上的浮躁風氣與商業上的投機心理對學術研究的嚴重侵蝕”所致,學者之墮落乃是因爲他們“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未能經受得住利益的誘惑和驅使”。因此,解決的辦法是健全和完善各種制度,加強相關的立法,用機制遏制學術腐朽現象。

北大英語系某副教授抄襲事發後,一些老師認爲,這一個案有其自身學術道德上的原因,現行科研管理體制和評價機制亦難辭其咎。學術小組出具的鑑定報告中指出:“最近一些年,國內各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門爭先恐後地推行一系列帶有濃重工具性色彩的改革,不尊重科學和人文學術的內在要求,採取簡單的量化標準作爲評價和獎罰的尺度,加上一些學人不自律,不檢點,蠅營狗苟,唯利是圖,致使學術抄襲行爲呈愈演愈烈之勢。”一位教授解釋說:譯作往往被當成個人獨立著作之後第二等級作品,在評級、加分方面吃虧,這就驅使一些學者願意去編譯,而不是翻譯。

南京大學一位教授認爲,學術腐朽與體制的脆弱有關。現在國內一些高校在評獎、留校制度以及行政職位上,都要看職稱,而在職稱評定上,往往以論文數量定論,正是這樣的“惟職稱論”,使得一些人不惜採用一切手段,甚至剽竊他人學術成果。因此,遏制學術腐朽可以選擇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國家要對評定職稱論文數量規定做一次“大手術”,不看論文數量,重要的是成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