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中醫臨牀基礎學的設計教學方法研究論文

學問君 人氣:2.82W

中醫臨牀基礎學科是中醫高等教育的主幹課程,它具有基礎課和臨牀課的雙重屬性。採用優化組合的教學方法能使抽象、艱深的知識更有效地被學生融會貫通,並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助於學生創新思維與能力的培養。在教學實踐中,這個方法體系有待於進一步修正和完善。

關於中醫臨牀基礎學的設計教學方法研究論文

優化的教學方法並非是一種特殊的、具體的教學方法,它是由多種具體教學方法相互作用、相互聯繫組成的一個有機系統。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優化的教學方法是根據教學目的,按照教學規律、教學原則,全面動態地分析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和因素,選擇某個具體條件下的優化方案進行教學,以達到現有條件的最佳效果的過程。

設計教學方法

3.1 選擇教學方法的原則

3.1.1 以教學目標爲導向

對認知、理解較低層次的教學目標,一般選擇教學資訊傳輸量較大的教學方法,如系統講授法、圖示講授法和講演法等;對於應用、分析中等層次的教學目標,可選擇引導式講解、分析法和應用法等;對於綜合評價進階層次的教學目標,通常選擇發現式教學法、探究法等。

3.1.2 以教學內容爲基礎

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是緊密相關的,因此,對於描述性內容,選用直觀教學法;對於理論性、邏輯性較強的內容,採用分析講解、啓發誘導的教學方法;對於規律性較強、發展成熟的內容,採用發現式教學法,而對於技能性較強的內容,採用示範模仿法等。

3.1.3 多種方法優化組合

以教材的'“節”爲單元,細化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標,針對每個“內容-目標”確定教學方法,注重方法間的銜接,突出整個教學內容的邏輯性和整體性。

3.2 具體的教學方法

3.2.2 程序教學法

將教學內容由大化小、由淺入深地向學習者清晰地展示,並提出問題,讓學生主動地尋求解答或教師透過媒體給出解釋和答案[7]。按照認識事物、掌握知識技能和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逐步啓發學生,引導探究,層層深入,直至學生能動地領會和掌握知識技能[8]。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出探究目標,即授課的中心問題,引起學生的懸念,使學生有一種躍躍欲試的心態。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對問題進行討論,提出假說和解決問題的各種途徑,並大膽地猜想,再從理論上進行分析驗證,檢驗是否正確。最後,對學生的討論和發現去粗取精,總結提高[9-10]。

3.2.5 案例教學法

以案例作爲教學材料,結合教學主題進行教學。隨着中醫教育的學院化、擴大化,學生深入臨牀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逐漸減少。利用多媒體,採用“虛擬案例教學法”,使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這樣就能有效地鍛鍊學生的中醫臨牀思維和實踐能力[11]。

4 進行教學評價

優化的教學方法是否能達到更高的教學目的,要透過教學評價來衡量。目前的中醫臨牀基礎學科教學評價主要表現爲隨堂測試(如課堂提問)、階段測試(如單元考試)和結課測試(如期末考試)3種形式。由於對教學內容分析、分類不夠詳盡,對學生學習的細節知識點要求不明確,所以,這些測試缺乏針對性、規範性和系統性,測試的結果不能全面、客觀、真實地反映教和學的效果,不能作爲優化教學方法的評價參考。

在中醫臨牀基礎學科本科教學方法優化設計的教學評價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詳盡、客觀、規範的教學評價指標體系。這個評價指標體系應包括評價指標項目、評價標準、權重係數和評判等級4個要素。其中的評價指標項目就是教學內容和目標對應的二維層次模型中的每一個具體知識點,對這些知識點要規定相應的評價標準、權重和量化方法。在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設計結構化的觀察表和問卷(用於收集學生學習態度、行爲、意見等反饋資訊),並形成與評價指標項目嚴格對應的階段性和總結性測試資料,以此實施教學評價。然後收集這些資料,採用SAS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挖掘,判斷各個知識點教學方法的效果,以便修改、更新教學方法,最終建立優化的中醫臨牀基礎學科教學方法體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