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機電專業教育措施研究論文

學問君 人氣:3.06W

高等教育的擴招造成高職教育的生源質量逐年下降,呈現學生學習能力不強的特點,除去學生的頂崗實習時間,學生的在校學習時間只有兩年半,因此高職學生學習比較困難。但是由於機電一體化具的綜合性特徵,往往此專業的學生相對於其他的專業的學生在同樣的教學時間內要學習更多的專業課程,更加造成了學生學習的困難性。另外高職學生的學習能力還呈現較大的差異性,同樣的課程學生領悟程度也不盡相同,造成教學效果不佳。專業設定上,目前高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基本上按“既懂機又會電”來定位,但實際上機械與電子本身各自爲兩大學科,內容十分豐富,涉及面非常廣,讓一名高職高專生在短短的兩年半時間裏系統地掌握兩大學科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是不現實的,也沒有這個必要。理想化定位,往往造成“機不太懂、電也不太通”的尷尬局面,失去了該專業應有的特色,達不到培養目標。

機電專業教育措施研究論文

由於許多專業,如數控技術應用、機械製造及自動化等一般也加入了電子和計算機等方面的課程,致使專業之間沒有多大差異,甚至於學生到畢業也沒有搞懂機電一體化專業到底以什麼爲主。機電一體化專業定位不準及專業培養目標的含糊不清,影響了職業崗位的針對性和專業建設的適應性及課程模式的開發。課程設定主要是機械專業的部分課程與電類專業部分課程的簡單疊加,且明顯偏向於機械方面,彼此之間相互獨立,學生不能恰到好處地運用所學的知識綜合處理問題,學生處於“孤島”的地位,不能較好地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沒有體現機電一體化的本質特徵。

機電一體化技術是使機械實現柔性化和智能化的應用技術,實現知識完美結合,充分發揮各自長處,實現互補,使學生具有綜合運用的能力。另外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教材大多沒有充分體現出現代機電行業的發展水平,內容陳舊、落後,且各門課程之間相互獨立,相關知識未能有機地滲透和融合在一起。

設定機電專業分層次教學主要措施

爲明確機電一體化專業定位,按照高職教育依託區域行業發展的辦學方針,服務地方經濟的宗旨,設定專業方向。根據區域工業發展狀況,結合社會機電行業的崗位需求量,例如,按照自動生產線安裝,調試與維修、數控維修與診斷、電梯安裝、維修與維護三個專業發展方向編制班級。新生入學進行專業教育時即可介紹不同專門方向的課程設定大致情況和與之適應的就業崗位.以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性、針對性和主動性。同時專業方向自願選擇,讓學生及早明確對應工作崗位的性質和狀況,能夠提高學生的專業對口率,避免了教育資源的浪費。

高職教育有別於中職教育,透過高職教育學生除了掌握熟練的實踐技能之外,還需要學習一定理論知識,使學生能夠上崗有特色、轉崗有可能,晉升有潛力,學習有基礎。但是隨着高職生源質量的逐年下降,理論教學的效果不盡人意,如果一味追求實踐教學,又雷同於中職教育,沒有發揮高職教育的“高等“屬性。透過調研,進入高職院的學生主要有兩大類學生:一類是高考失利,希望透過高職教育晉升到本科教育的學生以及學習潛力較大的學生;一類是以學習職業技能爲主要目標的學生以及學習潛力較弱的學生。因此教學任務理實權重應該合理設定,對於前類學生,考慮學生升學以及學習潛力大等情況,理論教學的比重可以大一些,對於後類學生,實踐教學的比重可以大一些。不同理實權重的教學透過不同的班級實施,按照300人的招生計劃,每個班級人數在30-40人,每個專業方向至少可以編制兩個班級,劃分爲A類班級和B類班級。同樣讓學生入學初明確每類班級的教學任務和目標,學生自由選擇。

傳統的機電一體化專業涵蓋的領域廣泛,造成課程設定多,學生的學習針對性不強,透過專業方向和教學班級的層次化設定,教學培養目標明確,知識應用水平具體,因此比較容易設定課程體系。高職課程體系設定應從職業教育的`特點着手,按職業崗位羣應掌握的知識和能力來進行。要以知識應用爲主線,以能力培養爲核心,打破原有的學科課程體系,充分考慮與中職的銜接,文化基礎知識以“必需、夠用”爲度,專業知識則根據職業崗位羣有針對性地設定專門化教學模組,建立一個寬廣、針對性和實用性都很強的知識平臺。自動線生產線安裝,調試與維修方向可以設定PLC、現場總線、電動機、液壓與氣動、機械拆裝等核心專業課程;數控維修與診斷可以設定數控、PLC、電氣、加工工藝等核心課程;電梯安裝、維修與維護可以設定PLC、單片機、機械傳動、電動機等核心課程。高職教育主要服務地方企業,課程設定需要協同企業人員,培養的學生才能滿足企業要求。據統計機電一體化專業高職學生進入企業後從事營銷的比例較高,設定人際交往和營銷課程也是必要的。

隨着教學方法的改革,以教師爲主體的教學模式逐漸被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模式所代替,採用任務驅動方式、設定任務小組[2]。基於此種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分爲不同層次,實現教學的進一步層次化。透過專業方向和教學班級的層次化設定消除了學生的主要差異性,但同一班級學生之間還會呈現一定的差異,教學過程中設定工作任務小組,每個小組的任務內容按照學生的層次分級。透過分層次教學模式的設定,基本實現了學生個體的專項能力的層次化訓練,克服了高職教育對象參差不齊的客觀因素,對不同特點、不同職業取向的學生採用分層遞進的方式因材施教。

優化機電專業的分層次教學的措施

從哲學的角度來看,任何事物都沒有絕對性,由於學生個性差異的存在,任何模式下的課程方案體系適合學生個體的程度永遠達不到100%,爲了彌補該模式下課程體系的不足,特提出以下五點策略。

爲高職學生實現人生導師制,導師制一般是爲培養碩士、博士等高學歷人才,教師對學生個體開展有針對性地教育輔導,主要目的是培養高質量的學術人才。高職學生自信心和奮鬥欲不強是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重要因素,爲高職學生開展導師制,主要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樂觀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建立學生科技活動實驗室能採取多渠道、多手段的方法,豐富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內容與形式,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鍛鍊,在活動中創新充分保障學生實驗學習時間的機動性,爲學生提供更多的發展空間和展示自我的舞臺。

爲高職學生創建參加科技競賽的機會,科技競賽活動與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密切相關,是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拓寬知識面,並有效地提升創新能力的良好途徑和重要舉措之一[3],同時又有助於深化教學改革,推動課程教學和實驗室建設工作。以科技競賽活動爲載體,爲學生的個性發揮提供平臺。

成立開放性實驗室,充分保障學生實驗學習時間的機動性,能夠充分利用實驗室資源,爲學生學習提供極大便利,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

定期邀請校內外教師以開展學生科技講壇或講座的形式讓學生了解專業發展的科技動態和前沿知識,活躍校園科技氣氛,讓學生有了解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的機會,擴大學生的專業眼界,拓寬學生知識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