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對計算機病毒及其防範措施的研究論文

學問君 人氣:1.68W

就國際上最新統計數據得出:在每一天新型計算機病毒產生的數量都在10以上,目前所瞭解的計算機病毒也高達數萬種。在國內,90%的計算機都受到過病毒攻擊。隨着對外開放的實現、計算機軟件的進口,導致國際上的計算機病毒也流入國內,如此,對國內計算機網絡用戶計算機的正常使用也帶來了威脅,因此,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不可少。

對計算機病毒及其防範措施的研究論文

一、計算機病毒的特點

(一)破壞性

一般來說,凡是透過軟件手段能夠觸及到的計算機資源,都可能受到病毒的破壞。最主要的'表現在於:CPU時間佔用,內存開銷,從而導致計算機檔案受到破壞,進程堵塞,屏幕顯示被打亂。

(二)寄生性

一般來說,計算機病毒都是在電腦程序中寄生,在這一個程序的執行期間,病毒就會對其產生破壞,如果沒有啓動該項程序,就很難被人察覺。

(三)潛伏性

第一類表現在專用的病毒檢測程序的使用,否則病毒就可能在磁帶或者磁盤內“躲”上幾天,甚至幾年,等待時機成熟之後,纔會擴散、反之;第二類表現在病毒一般來說都有一種內部觸發機制,如果病毒觸發條件未能滿足,一般都不會產生傳染等破壞。但一旦滿足了條件,就會在屏幕上顯示有關的資訊、特殊標識等甚至會破壞系統的正常操作。

(四)傳染性

傳染是病毒最基本的特徵,除開破壞性之外,病毒還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如果病毒被複制或者是變種,其傳染速度就防不勝防。計算機病毒可能會透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傳播到未被感染的計算機之上,如果情況嚴重時,還可能導致計算機直接癱瘓。

(五)隱蔽性

計算機病毒一般都夾雜在計算機正常的操作程序當中,具有一定的隱蔽性,有的可以透過計算機病毒軟件查出來,但是也有的病毒完全無法使用殺毒軟件查出,這樣對於處理病毒也會增加較大的難度。

(六)可觸發性

爲了儘可能低隱蔽,病毒一般都會選擇潛伏,很少有動作出現。如果病毒抑制潛伏,沒有任何動作,那麼就不會有任何的破壞性與殺傷力。想要病毒不僅擁有隱蔽性而且具備殺傷力,就需要病毒擁有可觸發性。

二、計算機病毒最主要的傳播途徑、發作症狀

一般情況下,計算機病毒主要有設備傳播和網絡傳播兩大主要方式。設備傳播主要是依靠磁帶、光盤、硬盤、U盤等傳播;網絡傳播主要是局域網、互聯網以及無線傳播三種方式。而互聯網上的傳播包含了網頁瀏覽、軟件下載、電子郵件等諸多方式。而計算機受到病毒侵襲發作的主要症狀表現在於:

第一,計算機反應工作相比平時較爲遲鈍,需要等待很長的程序載入時間;第二,出現不尋常的錯誤資訊;第三,突然大量的減少了系統內存容量;第四,能夠利用的磁盤空間急劇減少;第五,可執行程序的大小受到了改變;第六,有來歷不明的進程或者啓動項的存在;第七,檔案的屬性、日期等被更改;第八,上網速度慢,網絡不穩定,常常打不開網頁;第九,網絡自動進行傳輸;第十,監控病毒的程序受到了阻礙,或者被停用。

三、計算機病毒的主要預防措施

(一)引導型病毒預防

引導性病毒主要是計算機剛啓動時,獲取了控制主動權,強行佔據內存。一般來說,使用“乾淨”的軟盤或者是不同軟盤來啓動系統,就不會受到引導性病毒的傳染。在軟盤寫保護的時候,也有利於軟盤不被非法的寫入入侵,這樣也能避免計算機遭受啓動型病毒的感染。

(二)檔案型病毒預防

預防檔案型病毒主要是要弄清楚病毒的具體功能,能夠在源程序當中增加自檢程序。這一類方法能夠讓可執行的檔案從生成之時就具備一定的病毒抗性,如此也有利於可執行檔案的“乾淨性”。當自檢清楚功能部分與可執行檔案的其餘檔案都相互融爲一體,就不會與程序其餘的功能之間產生衝突,如此以來,病毒製造者就無法制造出具有針對性的病毒。如果可執行檔案沒有病毒感染上,那麼也就不可能存在檔案型病毒傳播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