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新課改下的中學歷史教學評價論文

學問君 人氣:6.53K

歷史教學評價是指歷史教師根據課程標準,運用科學方法對歷史教學過程、教學效果以及影響教學的各種因素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本文淺談新課改下的中學歷史教學評價,歡迎閱讀。

淺談新課改下的中學歷史教學評價論文

歷史教學評價是歷史教學環節重要組成部分,對改進歷史教學和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長期以來,受傳統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學校把考試成績作爲評價教師的重要依據,而教師則把考試成績好壞作爲評價學生的主要標準。這種評價模式影響了教學目標的全面實現,不利於學生健康、和諧和全面發展,也不利於學生的個性發展。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廣,如何對歷史教學進行科學、有效地評價,成爲廣大教師關注的共同問題。這裏筆者就新課改下的中學歷史教學評價問題做一些探討。

一、傳統中學歷史教學評價存在的誤區

(1) 過分重視知識考查,忽視能力培養。這種評價模式只注重基本知識,忽視歷史學科思維能力培養,不利於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

(2) 過分重視考試結果,忽視過程評價。這種評價模式,評價目標單一,且學生被排除在評價的“主體之外”,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利於學生的健康發展。

(3) 過分重視選拔功能,忽視學生全面發展。這種評價模式“唯考試成績論英雄”,忽視了人的全面發展,不利於學生個性的發展。

二、新課改下中學歷史教學評價遵循的原則

(1) 評價方式的多元性原則。對學生評價不以考試成績爲唯一標準,而是以多視角、多渠道對學生進行評價。如課堂學習、課外實踐活動、學生成長過程、考試等。

(2) 評價主體的廣泛性原則。對學生的評價,不應只是“老師一人說了算”,除老師外,學生本人、學習小組、家長和社會都可以成爲評價學生的主體。

(3) 評價內容的多樣性原則。對學生的評價不只限於考試結果,而是根據學生的學習態度、課堂表現、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個人興趣愛好等多方面進行評價。

三、新課改下中學歷史教學評價主要方法

(1) 課堂評價法。課堂評價屬於過程性評價,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的一種評價活動。實施課堂評價法有利於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歷史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歷史修養,提高學生運用歷史知識和解決歷史和現實問題的能力。因此,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細心觀察學生學習表現,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對認真聽講的學生給予表揚,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對學習馬虎的學生提出批評和嚴格要求。爲了激活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中要突出以學生爲本,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維護學生的自尊心,積極創設問題情境,給每一個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臺,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勇於創新,真實表達自己的感受。不難想象,一堂歷史課如果高潮迭起,生機勃勃,教師收放自如,學生如臨春風,教學效果肯定積極而明顯。與此同時,教師對學生課堂上的精彩表現:如回答問題時獨到的見解以及綻放的創新思維的火花給予鼓勵和支援,如果再加上同學們嘖嘖的讚美、熱烈的掌聲、羨慕的目光,勢必極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學習意識的發展和思維品質的提升,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2) 實踐活動評價法。《基礎教育綱要》指出:“要建立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而且要發現學生多方面的潛能,瞭解學生髮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確立自信。”爲了開發學生潛能,爲學生的個性發展創造空間,對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個性品質進行有效評價,歷史教師應該改變傳統課堂教學和書面考試模式,讓學生走出學校,接觸社會,在實踐中學習和感觸歷史,爲學生個性的充分發展創造有利空間。如透過撰寫歷史小論文,培養學生開放性的思維能力,鍛鍊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收集和處理資訊能力;透過製作歷史模具,豐富學生歷史知識,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綜合實踐能力;透過歷史調查、訪談,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歷史知識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透過歷史演講,鍛鍊學生的思辯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透過歷史表演,讓學生身臨其境,深刻領會和感悟歷史,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等。對於每次的的課外實踐活動,老師要採取切實可行、科學有效的評價措施,一般可採用分數、等級加評語等多種評價方式。分數、等級是對學生實踐活動能力、個性發展的積極肯定,而評語則是師生之間情感上的一種交融,是教師對學生的積極肯定、鼓勵和期望,可以化作巨大的力量鼓舞學生學習進步和不斷成長。

(3)學生、家長、教師多元評價法。受傳統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考試論英雄”“老師說了算”成了“師道尊嚴”神聖光環下教師評價學生的主要依據。這種評價模式使評價的範圍狹窄化,既加重了學生的負擔,又挫傷了學生成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歷史教學中教師採用學生、家長、教師多元評價法,更有利於全面、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如讓學生自己從課堂學習、學習過程、學習態度、實踐能力等方面評價自己,可以讓學生髮現自己學習上的“閃光點”,從而激發學生本人的自信心,獲取走向成功的動力;讓學習小組評價學生,可以增加學生彼此之間的信任和友誼,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起到相互督促、相互學習的作用;家長根據子女在家學習的情況、作業完成情況對其進行評價,能夠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教師根據學生平日參與的課堂學習、課外活動表現和學習效果給予評價,可以給予學生奮發向上、不斷進步的動力。不難想象,同學之間互相信任、勉勵的評語,家長對子女欣賞的眼光、激勵性的的話語,老師對學生信任的評價,如“你進步很快,只要你努力,你一定能夠走向成功”“你很優秀,老師爲你感到驕傲”“你的回答非常精彩,老師期待你在歷史的'天空裏飛得更高”。這樣的評價沒有分數高低,沒有等級界定,只有老師的激勵和肯定,無疑會化作巨大的力量鼓舞學生髮奮努力,健康成長。

(4) 成長記錄評價法。學生的成長過程是一個不斷學習、獲取知識和不斷進步、走向成功的過程。因此,對學生的評價應該重視學生的成長過程。教師透過學生成長記錄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情況進行多層次評價和全面評估,不僅能夠客觀公正評價學生,而且對學生是一種鼓勵和信任。學生成長記錄包括學生現實表現、學習態度、考試成績、實踐活動記載等。如學生製作的一件最佳歷史模具,學生寫的一篇最佳歷史小論文,單元或期中期末考試最好的一次成績,學生課堂上一次精彩的回答,學生參加歷史知識競賽、歷史演講、歷史表演獲得的證書等,都可以納入學生成長記錄內。教師根據這些成長記錄,對學生進行評價,這種評價法代替了傳統的考試成績單,充分展示了學生的個性和興趣愛好,尊重了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以更加全面、準確地評價學生,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

(5) 階段考試評價法。新課改指出:“教學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爲了考察實現課程目標的程度,更是爲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歷史學習和教師的教學,從而有效促進學生髮展。”教師如何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師的教學情況,階段性考試評價不失爲一種有效的手段。它包括單元教學評價、學期教學評價和學年教學評價。這種評價模式主要目的是瞭解學生對本單元、本學期和本學年基本內容的掌握程度,透過階段性評價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怠。”老師根據階段評價反映的問題給自己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提供及時的建設性的反饋,可以對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和教師本人的進一步教學提供借鑑和指導。在此基礎上,教師制定改進教學的措施,科學、有效地制定下一個單元、學期和學年的歷史教學目標。顯然,透過這樣的評價能夠更好地實現階段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學習進步和教師教學的發展。

總之,新課程理念下的中學歷史教學評價對推動課堂教學和素質教育全面實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以上,只是本人的一些管窺,不足之處,還希望廣大同仁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