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農村宅基地整理再思考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1.6W

我國雖然面積遼闊,但人均耕地資源卻十分短缺,全國人均耕地擁有量不到0.1公頃,甚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且近年來,由於工業發展、人口增長,這一問題不斷加劇。2015年,由於我國採取補改結合,全國耕地面積基本穩定,耕地面積維持在20.25億畝,減少趨勢明顯放緩。但隨着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一些農村用地甚至耕地將面臨成爲工業用地、城市用地的轉變。並且隨着建設新農村的進行,我國農村經濟也開始快速發展,我國正處於農村城鎮化,由農業轉爲現代化工業的過程,大量工廠在農村建起,許多企業也在農村興起,這必然導致大量農村土地甚至耕地變爲工業建設用地。秉着“既要吃飯,還要建設,更要生態”的原則,發展新農村就面臨着滿足城市農村經濟發展建設又要保持耕地總量的動態平衡的雙重壓力。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對全國的土地進行整理,其中,農村宅基地整理是其重要組成部分。

農村宅基地整理再思考的論文

一、農村宅基地管理髮展中存在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家庭聯產責任制的實行使得農民都富裕了起來,開始更新住宅,改善住宿條件;越來越多的新婚夫妻選擇另闢新地自立門戶,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農村迎來了建房高潮。根據資料顯示,到1987年,中國農村新房面積達到9.97億平方米,達到30年來最高峯。且1980年以來中國農村房屋面積城市房屋面積之比一直維持在3.6倍以上。在90年代初期,中國農村年建房面積達到10億平方米,同時期城市只達到2.7億平方米。爲了凸顯農村改革的成效,政府部門也鼓勵農民進行住房更新與改造,但對農村建房規劃與管理缺乏科學指導,導致農村宅基地空置浪費嚴重,住房分散,佈局散亂,只蓋新房不拆舊房等現象普遍存在。造成了大量宅基地土地資源的浪費與閒置。

 (一)宅基地佔地面積大。全國的土地調查資料表明,截至2010年,我國農村宅基地用地已經達到2000萬畝,人均用地高達180平方米,大大超過規劃用地指標。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口數量還在增長,如不採取措施進行宅基地整理,農村宅基地將繼續擴大,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二)建房缺乏規劃,佈局散亂。許多農民選址蓋房都是圍繞村莊隨意進行,或向外擴展或沿着道路兩旁以此形成聚集地,甚至有的地方村民沿着田地成散居狀態。並且隨着經濟能力的增長村民更新住宅能力大幅度提高,但缺少規劃,佈局不合理,宅基地閒置,只建新的不拆舊的。這些均導致宅基地的浪費,降低了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如果不及時進行宅基地的整理,這種問題會更加突出。

(三)農村建築層次低,土地利用率低。在我國農村由於房屋都是村民自行翻蓋,沒有統一的規劃及技術支援,農村住宅的容積率較低,房屋多以平房爲主,即使是樓房也多爲二層、三層。對於山西省某縣級市8個村莊進行調查發現,其住房層次平均爲1.38層,平均容積率只到0.29。這對於土地資源其實是一種閒置與浪費。

(四)不經審批違法佔用宅基地現象嚴重。由於農村地區監管不嚴,在農村宅基地建設中出現很多不批就建,少批多佔現象嚴重。還有就是農村地區攀比,濫用宅基地現象嚴重。還有不少將農用地挪作他用,用來建造加工廠等。這些都使得耕地被佔用現象嚴重,使其未能發揮本身作用,使得我國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二、農村宅基地整理的意義

(一)農村宅基地整理是實現耕地動態平衡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來說,土地整理包括對農用地和對建設用地的整理兩部分。建設用地不僅包括城市建設用地,也包括農村居民住房用地。對建設用地進行整理就是在城市規劃計劃的控制下,對農村和城市建築結構、佈局進行有效整理,透過對其設計,向地下和空中尋求空間,發展立體建築,提高容積率,從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這樣可以結餘出更多的土地用作建設用地的'儲備用地,減少對耕地的侵佔,或用作農用地,實現人地平衡。農用地的整理就是因地制宜採取措施對水、田、村、路、林進行規劃整理,調整土地佈局,改善土地利用結構,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耕地面積和質量,實現耕地動態平衡意義重大。而其中農村宅基地的整理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到2015年,我國已透過開發整理建設用地和農村農用地土地達到補充耕地312萬畝,其中,約175萬畝耕地是透過農用地和農村建設用地整理補充的,可以說農村宅基地整理是實現保證耕地動態平衡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農村宅基地整理有效推進城鎮化進程。對農村宅基地的整理應該在其土地的利用規劃下進行,在減少宅基地使用面積的同時還要能保持其使用功能的完整性,向更有利於人們生活的方面進行。提高容積率,提高土地集約力度,加強住宅的集中度,避免分散建設住宅,有蓋有拆,填滿空心村。這樣的規劃有利於推進自然村的集聚,可以有效推進城鎮化,形成大的中心村落和小城鎮。這樣更有利於進行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的建設,能爲居民提供更方便更完備的公共服務,減少水、通訊、電、熱、氣的重複投資,學校、醫院等公共設施也更加便民,更方便得建立環境優美適宜居住的家園。

(三)對農村宅基地進行整理可緩解耕地緊張局面。按照2016年人口及土地資料計算,若保持人口平穩增長,將農村人均住房佔地由168m2下降至100m2,可以節約600多萬畝土地。這些整理出的農村宅基地可因地制宜用作耕地,林地,水地,甚至可用作建設用地的備用地。這樣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國目前耕地緊張局面。

三、農村宅基地整理的方法

我國耕地資源緊缺並,人均耕地少且耕作質量差,呈逐年惡化趨勢。造成耕地減少原因很多,這其中農村宅基地的隨意濫用是重要因素。從1990年開始我國已經在部分農村地區有規劃,有秩序地開展宅基地整理工作。據長期的經驗積累,國家土管局總結出宅基地整理的具體方法,有如下4種:

(1)搬遷式。以農村附近城鎮爲據點,農村居民向城鎮搬遷,減少農村面積,擴大城鎮面積,而城鎮住房多爲樓房,增高了容積率,減少了農村宅基地的佔地。

 (2)合併式。將分散的農村居民向一塊集中,形成中心村或小城鎮,減少空心村。

 (3)內調式。對原有村落進行再規劃,再設計,減少宅基地面積或增加住戶,形成新村,提高宅基地利用率。

(4)滾動式。在不適宜耕作的地方建立新村,實現退宅還耕。主要方法的原則是結合農村的小康社會建設和農村城鎮化進程,提高容積率,騰出空地,填實“空心村”,提高宅基地的利用率。

四、農村宅基地整理的建議

(一)做好宣傳工作。首先,應該組織農村基層幹部及土地管理部門工作人員進行有關宅基地法律法規的學習,讓他們充分了解我國面臨的土地嚴峻形勢、國家對於宅基地整理的政策方針意義,以便及時對村民做好宣傳、講解工作。對羣衆宣傳要講究方式方法,藉助現代科技手段,採取羣衆喜聞樂見的方式,如相聲、小品、影視廣播、報紙、計算機網絡等。務必使羣衆瞭解我國當前土地資源面臨的困境,宅基地整理的意義及宅基地整理後對他們生產生活的促進作用,增強他們對宅基地整理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二)科學合理規劃在宅基地規劃的編制中,要做到科學合理、因地制宜、結合實際情況,要以省、市、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爲依據,掌握村莊建設長遠規劃格局,而不是圖一時之便。堅持高標準、長遠化規劃,將村莊建設和宅基地整理與環境改善、城鎮化建設相結合。要將人民羣衆利益放在首位,宅基地整理必須與農民羣衆居住條件改善相伴而行,實施過程中要尊重人民羣衆意見,堅持走羣衆路線。

(三)嚴格管理實施。當農村宅基地整理規劃方案透過後一定要在村內公示,讓當事人瞭解規劃的內容取得他們的理解與支援,甚至獻策獻力。在實施管理中一定要嚴格把關,嚴格按照規劃方案實施,遵守用地審批制度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嚴格遵守《土地管理法》,堅持一戶一宅制度。實施管理時優先使用村內存留土地,少佔或不佔農用地。對於違反《土地管理法》行爲情節輕微的要及時予以糾正和制止,情節嚴重的要依法處罰。建立首長負責制,層層嚴格把關。獎罰分明,充分調動基層幹部工作積極性,深入基層農村瞭解實際情況。發動羣衆進行社會輿論監督,將違法佔地等行爲扼殺在萌芽階段。

(四)加強制度、政策的研究。在宅基地的整理中,有資金問題、人員調動、管理、戶口遷移、基礎設施建立、宅基地的流轉等問題。在完善法規的同時要大力解決好這些實際問題,這是做好宅基地整理工作的基礎和保障;要及時邀請專家學者針對這些問題建立配套制度和方案,切實解決好這些實際問題。

隨着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不斷髮展,抓住有利時機進行宅基地整理,不僅可以緩解當前耕地緊張的局面,促進我國耕地總體動態平衡,而且透過合理規劃,還能提高農民羣衆居住環境,引領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