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中國古代史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與探索論文

學問君 人氣:2.57W

中國古代史課是我校政法系政教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開設在第一學年一、二兩個學期,周學時爲 3年99學時爲 99,佔專業必修課的 5。91%。長期以來,在中國古代史課課堂教學中所採用的教學方法基本以傳統的系統講授法爲主,講授法最大的優點是知識容量大、效率高、成本低、通用性強等,也是其他教學方法的基礎,所以它在教學史上經久不衰。但這種教學方法基本是灌注式的,往往教師 “一言堂”、“滿堂灌”,學生比較被動,不能照顧個別差異,學生習得的知識不易保持。而且忽視對學生各方面能力尤其是師範專業學生教學能力的培養。

中國古代史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與探索論文

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結合中國古代史課的教學實際,我從政教專業2001級開始進行教學改革探索,在採用傳統的系統講授法的基礎上,嘗試採用了學生自主講課法、專題討論法等其他一些教學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具體內容如下:

(一)學生自主講課法

由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自主講課,與教師共同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由於中國古代史課開在第一學年一、二兩個學期,學生在小學、初中階段都學習過此課程,高中階段又剛剛學完本課程內容,所以對中國古代史的內容比較熟悉。在這種背景下,完全採用傳統的系統講授法進行授課,顯然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爲了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以突出其“主體”地位,於是,我將 2001 級 1 班 40 名學生分成 10個小組,每小組 4人,利用每次中國古代史課20—30分鐘的時間,請一組學生分別到講臺上進行自主講課1次,一個循環下來需要10周,這樣一學年下來,約 3個循環,每個學生大約能講課3次。其步驟:

第一次爲自由講,即不限定內容,由學生自由發揮。

第二次爲限定講,即限定學生所講內容必須在中國古代史課的範圍內。

第三次爲命題講,即規定學生所講內容必須在當堂老師所要講的內容的前後兩章範圍內。由於中國古代史課開設一年,上課時間爲 33周,每週一次課進行 4人次,三步驟在一學年內實施大約需要 30周,剛好一個週期。這種教學方法雖然是爲了實現學生的 “主體地位”,但決不能忽視了教師的 “主導地位”,在每一個階段每一堂課,教師都要針對學生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幫助,以使學生既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又鍛鍊了各方面的能力,真正體現他們的. “主體地位”。

採用這種方法教學,雖然課堂教學時間減少了,但教師的“主導”作用得以充分地發揮,即不必泛泛去講解所有的教學內容,而只需講解重點、難點內容和學術前沿動態以及學術界有爭議的問題。而作爲實現教學目標的體現者的學生,其 “主體”的能動作用也得到充分發揮,即由過去被動的“聽”到現在主動的“講”,在講的過程中,既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培養了學生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等各方面的能力。

(二)專題討論法

即在課堂教學中,由教師引導學生圍繞某一個專題展開討論,以完成討論課教學任務。其步驟:

(1)準備階段:課前預習,結合授課內容,由教師在每次課前給學生設定一些參考題目,並指導學生閱讀一些參考資料和書目,同時適當點撥思考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

(2)操作階段:課上參與,由教師在課前將學生分成4 個小組,每個小組選定一名小組長,完全由學生自己組織、討論,教師不再介入,最後每個小組選派1—2名學生對本組的觀點進行闡述、歸納、總結。

(3) 收尾階段:課後總結,一堂課的教學內容基本完成後,最後由教師進行歸納、總結,給學生一個正確的或參考性的結論,以完成其教學過程。

這種討論一個學期大約進行2次左右,一學年 4 次左右,約需要 12 學時。研討課的要求相對較高,一般需要知識形成一定的系統或一定的系列後纔可以進行,如:農民戰爭問題、封建中央集權加強問題、封建土地制度問題等等,因此不宜經常進行。一般在第一學期進行1次,第二學期進行2—3次爲宜。在三步驟進行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一定要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機地結合,如果過分突出了 “主導”作用,討論課就失去了意義;如果過分突出了“主體”作用,討論課就失去了方向。

採用專題討論法後,收到了如下效果:

第一,調動了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相互配合的積極性,使師生均處於積極的參與狀態,形成互動局面。

第二,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修正了部分學生思維的惰性和不良思維習慣,有利於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第三,培養了師範生的各種從師能力和素質,尤其是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經過對 2001 級學生教學方法的改革嘗試,從學生自主講課法來看效果顯着,一個週期下來,學生的表現由第一輪的緊張,到第二輪的放鬆,再到第三輪的自然,課堂狀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材料的組織也越來越有條理、周密、深刻,取得了預期的教學效果。學生自主講課法也可以說是專題討論法的基礎階段,這個階段所要解決的主要是學生的口頭表達和思維能力問題。

從專題討論法來看,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剛採用這種方法時,學生往往配合不好,許多學生被動發言,缺乏主動性。經過第二次嘗試,基本上改變了第一次的被動局面,在討論課上,同學們躍躍欲試、爭先恐後地發言,在這種氣氛影響下,連平時不愛講話的同學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了,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專題討論法可以說是學生自主講課法的化階段,這個階段所要解決的主要是學生的分析、綜合、解決問題能力問題。

在採用傳統講授法的同時,再採用 “學生自主講課法”、“專題討論法”等一些新的教學方法,既能使學生學到系統的專業知識,又能鍛鍊和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思考、分析、綜合問題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的各種潛能得到了最充分地發揮,有利於學生個性化的發展,使學生成爲符合新世紀形勢要求的合格的人才。

由於中國古代史課的教學方法改革方案已在政教專業2001 級 1班嘗試實施,從學生的反饋中可以看到已初見成效。不論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是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學生們普遍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