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中國哲學“和”思想

學問君 人氣:2.87W

引言:和是最高的社會道德理想,從個人、家庭、國家乃至天人之間,下面就是小編來論析中國哲學“和”思想,歡迎大家閱讀!

論中國哲學“和”思想

《說文解字》中對和的解釋:和,相應也。和最初的本意是單純聲音或指音樂相和。到後來演逐漸演變成儒家重要的中和思想。和體現在個人、家庭、社會、國家乃至天下萬物中。孔子主張的父爲子隱、子爲父隱;孟子父子不責善,責善則離,是爲了維護家庭的和睦;《孟子公孫丑下》中表達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表達的是如何得人心治理國家;天人合一則強調了人與天之間的和諧。現代社會我們提出和諧發展的概念,不僅要注重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更進一步強調了與世界上各類不同文明之間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就和本身來看,一方面是儒家倫理道德之一,另一方面卻又代表着儒家所提出的理想大同社會的最高目標。

一、和同之辯因中致和

和並非簡單的同一,而是不同事物的辯證統一,儒家所講的和乃是中和之意,即因中致和。

《國語鄭語》中洪範的五行說以和與同對舉提出了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命題,以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萬物。同樣的事物相結合,只能得到原來一樣的東西,從現代遺傳學的角度來看,還不利於優育,且不會產生新的事物;只有將不同的事物相結合才能傳承下去,不斷產生新的事物。

《左傳》昭公二十年:齊侯至自由,晏子侍於遄臺,子猶馳而造焉。公曰:唯據(樑丘據,字子猶)與我和夫!晏子對曰:據亦同也,焉得爲和!公曰:和與同異乎?對曰:異。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泄其過濟其不及,以泄其過就是和之的要旨所在了。

中和法則適用於協調天下一切不同事物之間的關係,包括人與人之間、物與物之間、人與物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各種不同關係,都應該遵循中和這一協調法則。如在《中庸》中這樣的表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在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萬物育焉。

和爲貴的思想運用在處理各種社會關係上,如物我之間,物物之間乃至人與自然界,人與宇宙萬物的關係時,如果我們能夠做到中和,那麼天下萬物就都會各得其所,並且能夠生生不息了。在《論語學而篇》中記載:有子曰禮之用,和爲貴。禮是調節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儀節,也是以和爲貴的。於是,我們說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二、周而不比,和而不同

中和絕對不是毫無原則的爲和而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則下達到協調和諧。那麼在總體和的前提下,萬事萬物得以保持各自本身的特徵,並且能夠求同存異,和睦相處。《論語》《子路篇》所記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這正是孔子提煉的著名和而不同理論。

《論語爲政篇》中,孔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子路篇》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周是指君子以當時的道義來團結人的行爲;比是以暫時共同利益互相勾結的小人行徑。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同樣是與人交往,君子是團結而不是勾結,小人是勾結而不是團結(楊伯峻註釋)。由於一個出自公義,一個出自私心,一爲小人拉攏人結黨營私互爲勾結,一爲君子和以處衆,羣而不黨。

同是人云亦云,是非不分,完全盲從於他人的看法,毫無個人觀點,徹底喪失了自己的個性和主見,完全取消個性和差異的絕對同一狀態。和則意味着在整體和諧的大前提下,允許保持不同的看法和個性的一種共同存在狀態。《孝經》中孔子曰: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孔子注重禮法,提倡親親互隱,父慈子孝的封建禮法。他在這裏用:爭之。也從側面反映所謂從父之令,就是同;而當不義,則爭之纔是君子行事所應該遵循的和,符合孔子對於和與禮二者即禮之用,和爲貴的態度。

三、天下爲公的社會大同

實踐性是中國哲學尤其是儒家哲學的一大顯著特點。被奉爲最高理想來追求的和,其現實的指導意義在於以和爲原則,指導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來最終實現天下爲公的大同社會。

和是最高的社會道德理想,從個人、家庭、國家乃至天人之間,一個和字,揭示了天下事物遵循的普遍規律並描繪了天下萬物最佳的共存狀態。

人倫上,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上》中提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其中親義別序信分別爲五倫之行事準則,也就是中和中的中。孟子這段話指出了個人在五倫的每一倫上都應做到中的要求,那麼這個人在總體上也就達到了人倫的和,如果社會上的.每個人都可以達到和,那麼全社會也就實現了和的最高目標;《中庸》至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儒家並不空談和,還給出了實現和的途徑,那就是以忠恕爲原則。《論語里仁篇》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同則推已及人,異則秉承和而不同以求同存異,達致總體的協調和諧。

對於國家的建設,儒家提出了以建立天下爲公的理想大同社會爲最高目標的政治主張。《禮記禮運篇》中大道之行,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在這裏儒家所描繪的就是理想大同社會。內施仁政,外和諸侯,在現實中推行仁政德治以將自己的國家治理好,即便遠人不服也可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最後達至協和萬邦的世界大同之理想。

結語

和作爲中國傳統哲學的一個重要範疇,體現了中國哲學的本質特徵,既爲公平、正義、合理的原則,又爲真、善、美的境界。和的真正價值在於告訴人們:事物雖千差萬別,卻又是相融共存的;認識和實生物,追求創新發展;認識矛盾運動,面對日新變化;運用中和方法,達到中和境界,纔是美好世界。中國的思想先哲們都提倡和諧文化。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目前,全球化是世界發展的大趨勢,求同存異、因中致和、和而不同,協和萬邦世界大同之和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思想,更是可以促進當今世界多元化發展,全球共同繁榮的全人類的共同理想。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