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對於制約通識教育有效實施的要素分析

學問君 人氣:3.28W
對於制約通識教育有效實施的要素分析


  論文摘要: 通識教育實踐與真正意義上的通識教育還有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有四個主要因素制約着通識教育在我國高校的有效實施。其一,對科研的過分導向和對教學學術性的認識模糊,直接影響着通識課程的教學質量;其二,教育功利主義抑制了通識教育思想與實踐的生長空間;其三,專業教育和通識教育的定位不清,限制了通識教育目標的實現;其四,專門管理機構和制度化保障的缺乏,制約着通識課程的建設和管理。

  論文關鍵詞: 通識教育;有效實施;要素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通識教育的議題在我國已經討論了近20年,相關的理論研究也很多,但具體實施起來總是困難重重。客觀而言,目前國內高校的通識教育實踐與真正意義上的通識教育還有很大的差距。本文分析了通識教育有效實施的制約要素,以期對今後通識教育建設和改革帶來一些有益的啓示。
  
  一、 對科研的過分導向和對教學學術性的認識模糊,直接影響着通識課程的教學質量
  
  隨着高等教育大衆化時代的到來,大學的教學質量成爲公衆關注的焦點。教師教學精力投入不足是影響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隨着時代的發展,我國大學功能發生了變化。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指出,高等教育的3大功能是:教育、科技和爲經濟建設服務。伴隨着科研與社會服務兩大功能的漸趨興盛,教學在大學中的地位日漸式微,甚至被擠到邊緣化位置。近20年,我國高校的一個明顯變化是逐步地從主要從事教學變成教學和科研並重,很多地方實際上更加重視科研。在“985”工程、“211”工程的推動下,高等教育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高校的科技創新能力上了一個大臺階。在建設一批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追求中,許多高校想方設法,爭取科研項目立項,提升科研水平,增加對科研的投入。
  目前,各種層次的高等院校都一味追求上水平、上層次,科研實力被認爲是學校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誌。“學校對科研成果的刻意追求,客觀導致腳踏實地從事教學的教師越來越少,教學的價值在追求一流科研浪潮下黯然失色。”高校評價教師的指標多集中在科研方面,如論文數量、發表文章刊物級別,專著數量和出版社等級,科研課題、項目和學術獲獎等。加之科研成效明顯,而教學效果具有長期性、滯後性、不可估量性,因此,教師對教學沒有興趣,即使被安排了通識課程,所投入的精力也有限,更不要說去研究教學了。
  另一方面,對教學學術性的認識模糊也影響着通識課程的教學。傳統學術價值觀認爲,教學只是技藝性操作,不是學術活動。在崇尚學術的大學,這種觀點使教師不看重教學,不願、不想甚至不屑教學,對大學教學產生了消極的影響。美國前教育部長博耶在《學術的反思》報告中指出:“大學是知識和智力的源泉,大學對學術的探究乃是學術生命的心臟,學術意味着透過研究來發現新的知識,學術還意味着透過課程的發展來綜合知識,教學的學術性意味着教師不僅傳授知識,而且也在創新和擴展知識;教師的教學既在培養學生,又在造就學者。教學學術包括:有效地呈現學科知識,根據一定目的把不同領域的知識有條理地組織起來。使學科知識對學生來說更容易接受、更好地被掌握等。教學學術性還表現在教師透過整合不同學科內容使教學活動超出認知範圍,研究如何去加工知識提高對原有概念和原理的認識,甚至發現需要研究的新課題,教學也要對知識進行創造性的發展”。博耶報告中這段話的含義非常深刻,既闡述了學術的含義,又指出了學術與課程的聯繫,引導我們樹立正確的學術價值觀,在教學中追求教學學術的價值,重視教學成果的形成。
  甘陽先生認爲,不管談多麼高深的理念、做多麼複雜的規劃,通識教育最終都是要落到教師的個人教學實踐上。如果沒有教師的個人實踐,不管談多少理念,做多少方案,其實都是無效的。中國大學推動通識教育的發展,首先要力戒形式主義和外在模仿,而要注重實質性的積累。通識教育的根本在於能體現通識教育理念的課程和教學方式。對於通識教育,課程教學環節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 教育功利主義抑制了通識教育思想與實踐的生長空間
  

  現在,整個社會帶有普遍的功利心理,對人文精神和生活的意義漠視,這樣的社會背景深刻地影響着青年的成長,也滲透到了大學。功利主義教育授受知識的唯一標準就是實用性。實用主義教學這種教育觀深刻影響了學校教育的培養目標和課程設定。在培養目標上,片面強調按照社會對人才的標準化、規範化和職業化的要求來培養人才,使得受教育者的獨立個性及創新意識受到極大的壓抑;在課程設定上,過分強調實用,緊緊地跟學生謀職就業的需要聯繫起來,強調獲取“一技之長”。教育者把學校和專業作爲一個“品牌”來經營,把學生作爲投放到市場中的產品來“生產”。這種“現實需要論”或“崗位需要論”,看似符合以就業爲導向的辦學指導思想,但一味追求實用則容易出現重“術”輕“學”,輕視文化基礎課程,也必然導致大學教育的職業訓練傾向,教學成爲知識疊加和技能的操練,而忽視了學生品性的培養和思維的訓練,必然侵蝕大學在心智培養和人格塑造上的理想,導致對人的全面發展需要的忽視,抑制了通識教育思想與實踐的生長空間。
  正是在這種教育觀的影響下,時下的大學生變得越來越功利,學生選課緊緊跟職業的需求聯繫起來。他們衡量某一課程重要性的唯一標準往往是該課程對自己將來從事某一職業是否有用。凡是認爲對自己“有用”的課程纔會用心去學,而那些所謂“無用”的課程則沒必要浪費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如果學校規定必須修滿一定的通識分才能畢業,他們則通常會選修與職業有關的課程,而回避那些與職業無關或關係不大的課程。相對遠離現實、不具實用性的通識類課程,明顯受到冷落。
  由於教育本身就具有服務社會的功能與使命,社會的需要和教育自身的特點決定了教育功利主義的存在具有一定意義上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而這種具有一定合理性和必然性的功利主義價值傾向,其本質在於片面強調教育爲個人和社會現實發展需要服務的價值,並把這一價值推向一種極端的狀態,又“在教育上會有意無意地壓制另外一些因素,會以一種傾向掩蓋另一種傾向,會遮蔽甚至失落暫時不需要的東西,比如人文精神。因爲人文精神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不容易顯現出來,它的失落不容易被注意。”從而背離了通識教育的終極價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