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經濟全球化和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道路

學問君 人氣:3.28W
論經濟全球化和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道路
摘要:全球化是經濟、、技術等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其實質是跨國界的產業結構調整。經濟全球化存在着正反兩方面的,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是家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 發展中國家 經濟發展   無論人們怎樣描述當今世界經濟發展趨勢,恐怕都很難迴避“經濟全球化”這樣的字眼。從經濟角度上講,經濟全球化是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的自由流動和配置,是世界各國、各地區經濟日益融合,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日益加深的狀況和進程。經濟全球化作爲一種客觀的現象或過程,對整個世界歷史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經濟全球化的客觀進程對於不同的主體會產生不同的甚至對立的作用或意義。因此,經濟全球化的形成原因、實質、影響以及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道路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經濟全球化的動因   經濟全球化的出現並不是偶然的,它是長期以來國際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各種因素共同發展和共同作用的結果。   第一,從根本上說,經濟全球化是資本和市場的全球化,資本和市場天生具有的不斷擴張、膨脹的本性。它們是不承認任何界限的,只要有利可圖,它就會象蒼蠅逐臭一樣無孔不入,把它的觸角伸到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資本爲最大限度地獲取利潤,有一種超越一切民族和國家疆界的衝動和慾望,追求“世界性”、“全球化”是資本的固有本性。當一國的資源、市場無法滿足資本發展的需要時,它不可避免地會走向國外,尋找新的市場、新的資源。這種力量好象天上掉下來的隕石,重力定律強制爲自己開闢道路一樣。   第二、技術的迅猛發展尤其是資訊技術的發展爲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七、八十年代以來技術、機技術、衛星通信技術,尤其是技術的發展使得資訊、資本等可以打破國界的限制,在不同國家、地區之間快速流動,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使全球性、無國界的市場成爲可能。由於的發展尤其是資訊技術的發展,提高了通訊和的效率,使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從而使經濟全球化成爲可能。從1930年到1990年,空運成本已從每英里68美分下降到11美分,從紐約到倫敦間三分鐘的長途電話費從244美元降到3美元,估計到2010年,這種費用可以降到3美分,使跨大西洋的通訊費幾乎降到零。技術進步不僅降低了交易成本,而且創造了新型的交易方式。近些年來,各種新型的工具與交易技術不斷涌現,爲鉅額資金在國際間的快速流動提供了極大便利。隨着因特網的飛速發展,電子商務大量增加,網絡成爲資訊溝通的基本工具和國際商貿的重要手段。由於資訊技術的發展,使跨國的經濟活動、經濟管理和決策成爲可能,爲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前提條件。   第三,跨國公司的發展是經濟活動全球化的主要推動力量。跨國公司有自己的全球戰略,要向全球尋找市場,向全球擴張自己的力量。據統計,全球1/3的生產,2/3的投資,2/3的貿易,2/3的技術轉讓,都是由跨國公司提供的。跨國公司事實上已經編織起了一個全球性的生產、貿易、金融和投資市場,它的活動越來越呈現生產國際化、經營多元化、決策全球化的特點,已經成爲與國家相匹敵的最重要的經濟力量。在目前世界100個最大經濟實體中,有51個是跨國公司,國家只佔49個。有人甚至說,經濟全球化實際上是跨國公司的全球化。銷售額爲3500億美元的三菱公司是最大的一家跨國公司;通用公司銷售額爲1640億美元,相當於印尼的國民生產總值;福特公司銷售額爲1469億美元,相當於丹麥的國民生產總值。   第四、新自由主義的興起引起全球性的非管制化與市場化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經濟全球化的制度障礙。在化國家,作爲影響經濟政策的主導力量,流行了半個世紀的凱恩斯國家干預主義讓位於新自由主義,從而標誌着一個更加註重市場作用的非管制化的開始。新自由主義的核心理念是主張自由市場經濟,取消國家干預。在新自由主義的推動下,全球範圍內出現一股經濟和社會改革思潮,各國把培育、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機制作爲主要目標,使得市場經濟成爲全球性的經濟體系,爲經濟全球化的推進奠定了體制基礎。新自由主義及其市場化和非管制化的政策主張在全球推行,降低了全球化的制度成本和障礙。作爲非管制化和市場化改革的重要,各國在取消貿易和資本流動管制方面邁出了明顯的步伐。自二戰至20世紀70年代,很多國家都對國際資本流動實施一定程度的管制。而如今,工業化國家大多數都已取消管制,在發展中國家,這些管制也大大放鬆了。與此同時,關稅水平也大幅度下降。例如,工業化國家產品的進口關稅稅率在過去50年的時間裏下降了90%左右,由平均40%下降到4%左右,發展中國家的關稅也從20世紀80年代初的34%降至目前的10%,左右。1970—1997年,取消經常項目匯兌管制的國家由35個猛增至137個,到1994年底,發達國家已全部解除了資本項目下的匯兌管制,發展中國家在這方面的進展也明顯加快。其次,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聯解體、東歐劇變,這些國家無一例外地向市場經濟轉軌,走上了私有化、自由化和國際化的道路,以中國爲代表的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也進行了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全球性市場經濟的發展結束了全球“兩個平行市場”相互分離的格局,使商品、資本和技術等生產要素突破了國界的限制而在全球範圍內優化組合,極大地促進了各國經濟的融合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第五、國際金融市場的深化和創新,爲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技術條件。美國和英國在1979—1982年間率先採取了金融自由化和非管制化政策,其他主要工業國家隨後也相繼採取了同樣的政策。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際金融市場交易制度環境的日益寬鬆,各種新型金融工具與交易技術的不斷涌現,加上網絡技術的廣泛,爲資金在國際間的'快速移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金融創新推動了世界各國不同程度的以放鬆金融管制爲主要內容的金融改革,加快了國際金融自由化的進程和金融國際化的發展,使金融國際化成爲經濟全球化的先導和重要組成部分。   第六、國際經濟組織創新爲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協調機制。戰後以來,國際經濟體系建立起了三大支柱:一是在國際金融方面,1945年成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維持匯率的穩定和國際收支的平衡;二是在國際投資方面,1946年成立了世界銀行,以鼓勵對外投資併爲各國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籌集資金;三是在國際貿易方面,1947年成立了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它在降低關稅、促進貿易自由化方面功不可沒。1995年成立的世界貿易組織取代關貿總協定,不僅在國際商品貿易,而且在國際服務貿易及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等領域活動。近年來,國際經濟組織的“三駕馬車”開始並駕齊驅,關係越來越密切,透過實施組織管理和制定規章制度,對一些國際性的進行磋商、協調和聯合行動,以維護國際經濟秩序正常進行。”  二、經濟全球化的實質和影響   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一場以發達國家爲主導,跨國公司爲主要推動力的世界範圍內的產業結構調整。這種產業結構調整一是在發達國家之間,透過跨國公司的相互交叉投資、兼併,從而實現了發達國家間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產業的升級,形成了電訊、汽車等國際化程度很高的產業。二是發達國家把勞動和資金密集型產業,包括高技術產業中的勞動密集型生產環節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發揮比較成本優勢。如波音公司飛機零部件由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生產,包括中國西安飛機制造廠爲其生產機翼。美國波音飛機由近450萬個零部件組成,這些零部件就是由1600家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公司生產和供應的。美國福特公司生產的轎車,外國部件佔27%。日本本田公司在美國製造的協和轎車有25%的零部件在海外製造。   如果從進化論的觀點來看,經濟全球化是值得歡迎的,前關貿總協定總幹事薩瑟蘭認爲:“全球化的經濟影響總體上是積極的。”但是,全球化帶來的不僅僅是愉快和歡樂,而且還帶來了許多煩惱和痛苦。樊綱認爲,全球化能快速帶來資本和技術,但不能快速帶來良好的制度和市場管理能力,因而對發展中國家存在不利的一面。   經濟全球化確實是一柄雙刃劍,它把可口可樂、搖滾樂連同艾滋病、海落因等一起傳播到世界各地。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較量,是不同重量級別的拳擊手同臺競爭。   然而,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中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趨勢,我們既無可反對,也無法迴避。這跟我們無法阻止地球自轉和抱怨惡劣的天氣毫無用處一樣。我國曆史發展表明,我們不可能關起門來走一條自我發展的道路,而只能積極地參與經濟全球化,並在此進程中趨利避害。   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動力是不同的,發達國家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處於主導地位,它們的目標是希望在市場體系擴大的過程中,鞏固自身的優勢,包括新技術的控制,保持和擴大市場份額,維持和增強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發達國家對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影響主要是透過跨國公司的擴展,以及透過多邊機構特別是世界貿易組織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推動貿易、投資和金融自由化進程來體現。發展中國家在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希望獲得貿易投資自由化的一些好處,而考慮更多的是風險防範問題,如維護經濟主權、經濟安全,同時又擔心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被邊緣化。   筆者認爲,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是發展中國家後來居上的必由之路。經濟全球化爲發展中國家實現經濟發展和趕超發達國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同時,經濟全球化作爲無法迴避的客觀現實,發展中國家只有積極參與才能求得生存和發展。   首先,經濟全球化爲發展中國家後來居上,趕超發達國家提供了機遇。經濟全球化爲企業利用最有利的地點和資源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可能,它帶來了國際分工的發展、產業的轉移和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的流動,這對於發展中國家彌補本國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缺口,利用幾乎是不付費的後發優勢以及迅速實現產業演進、技術進步、制度創新和經濟發展都是非常有利的。發展中國家只有積極參與,才能充分享有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好處,從而加快本國經濟發展的進程。   更進一步講,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可能是發展中國家後來居上,趕超發達國家的唯一所能選擇的必由之路。我們知道,經濟發展不僅意味着經濟總量的增長,更重要的是體現在產業演進、技術進步、制度創新和現代經濟結構的不斷產生和變革。而現代經濟結構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是外在的,發展中國家要建立現代經濟結構,必須積極從外部引進。否則,單純或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是不可能成功的。以技術進步爲例。現代技術創新是世界性的,任何國家的科學技術活動,都必須也只能以世界上現有的科技成果爲前進的基礎。這一點對於廣大發展中國家尤其具有重要意義。在始於西方工業革命的現代經濟中,絕大多數經濟技術和都發軔於西方發達國家(例如,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統計,發展中國家佔世界發明專利的比重,1967—1979年只有0.004, 1983年則下降爲0.002,發展中國家要實現經濟現代化,就必須積極地進口這些技術和方法。固然,發展中國家自身的技術創新也很重要,但這必須建立在充分利用國外現成的技術方法尤其是基本技術方法的基礎之上。從實踐來看,凡是成功實現經濟現代化的後起國家,無一不重視對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和吸收。日本和韓國就是比較典型的範例。根據統計,1970—1990年,日本累計進口技術81498億日元,1990年,日本的技術進口仍然大大多於出口。長期的技術進口極大地促進了本國的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60至80年代,韓國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技術主要以引進爲主,特別是80年代可謂是韓國技術引進的黃金時期。據初步統計,1981—1987年韓國引進的技術共2598項,是過去25年總和的60%;專利支付費約15億美元,爲過去25年總數的77%。”目前,由於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規模經濟效應,新技術產生和應用的速度大大提高,發展中國家如果不積極從外部引進技術而依靠閉門造車,將不斷拉大同先進國家的差距,永遠停留於落後狀態。從這個意義上說,發展中國家比發達國家更需要全球經濟體系,更需要參與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爲發展中國家別無他途的唯一選擇。   固然,發展中國家參與經濟全球化必將面臨外國尤其是發達國家的激烈競爭,但只要政策得當,發展中國家是可以取得競爭優勢並在競爭中後來居上的。國內外許多學者在發展中國家的競爭力問題上總是持悲觀態度,認爲發展中國家同發達國家相比,幾乎在所有產品上都不具有競爭力。其實,這一觀點明顯地嚴重低估了發展中國家產品的競爭力。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發展中國家在勞動密集型產品上佔有優勢甚至是絕對優勢。根據測算,過去10多年裏發展中國家的單位工資率平均每小時不到2美元,而發達國家則爲18美元,歐洲工人的單位工資是東亞工人的4倍,但勞動生產率的差距卻不大。固然,由於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等因素,發展中國家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上的優勢有所削弱,但影響程度並不大。如同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壁壘無法抵消發達國家在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上的競爭優勢一樣,發達國家的貿易壁壘也難以抵消發展中國家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上的競爭優勢。一個不爭的事實便是,世界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日益轉向發展中國家,如果發展中國家從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人手,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就可以不斷取得經濟發展的成功並趕超發達國家。韓國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韓國在經濟發展初期奉行開放型貿易戰略,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首先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然後隨着條件的成熟,逐步發展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結果,不僅成功地實現了產業演進和經濟發展,而且在比較短的時間內趕上了發達國家。目前,韓國已經成爲“富國俱樂部”——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OECD)的一員,並且在汽車、半導體、資訊處理、電信和核能等高技術領域的國際競爭中具備了一定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