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全球化經濟中鄉鎮企業如何發展

學問君 人氣:2.21W

隨着全球化經濟的到來,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鄉鎮企業也將受到更加嚴峻的考驗和挑戰,面對國際國內兩個大市場,鄉鎮企業如何找好自己的市場定位,強化自己的競爭力,在全球化經濟中不落伍,不後退,保持住自己的優勢和特色。這說到底就是一個發展問題,研究和探討新形勢下鄉鎮企業的發展問題,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義的。

全球化經濟中鄉鎮企業如何發展

一、鄉鎮企業必須重新研究自己的發展戰略

鄉鎮企業要及時跟蹤研究外部環境變化給自己帶來的影響,必須重新研究自己的發展戰略,要認真分析現實和潛在的競爭對手,挖掘自己的比較優勢,充分利用兩個市場提供的機遇,培植自己的強項。因爲鄉鎮企業走向國際經濟大循環已經不是自己願意不願意或想不想的問題,而是迫到臨頭的現實。據有關方面統計,世界500強大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已有230多家,鄉鎮企業面對的現實是,在國內市場要與國有企業,國際強者競爭,在國際市場更要面對衆多的競爭對手,所以鄉鎮企業重新研究自己的發展戰略十分重要。如自己要進入或退出哪一市場,如何設定市場佔有目標。主攻的市場區域是國內還是國際,是收縮戰線壯大主業,還是戰略擴張,多角經營;如何選擇技術發展方向,如何確定新產品開發方案,是靠投資建設實現擴展,還是走兼併聯合與協作之路,如何選擇適宜的企業組織結構和財務管理體制,如何設定企業資產負債結構,主要融資方式是什麼?……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做爲一個決策者和經營者,如此等等衆多的問題,在外部環境急劇變化過程中,都是需要認真研究和回答的。不能到時再說市場不相信眼淚,更不同情弱者,如果到時候再說,以不變應萬變,必然坐失商機,什麼都晚了。

二、鄉鎮企業必須確立人才、技術開發和市場營銷在企業中的.基礎地位

在短缺經濟下,買方求賣主,市場營銷沒有作用;在供不應求情況下,產品可以幾十年一貫制,技術開發和人才沒有地位,在市場約束增強,企業競爭加劇之後。過去的一切全然變了。一些擁有巨型生產能力的企業竟出現虧損,一些曾填補過我國“空白”的企業也陷入困境。而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幼稚企業”卻如一匹匹黑馬,頻頻爭標奪魁。從這裏可以清楚地看到短缺經濟,賣方市場條件下證明企業實力的是生產能力,而轉向供需平衡之後,決定企業興衰的則是技術開發和市場營銷。技術轉化爲生產力週期的大幅縮短,使企業間的競爭越來越突出地表現爲技術實力的競爭;用戶越來越充分的選擇性,使得企業營銷能力,經營策略,服務水平已直接影響經營業績,而決定這兩者水平的是人才。

才的作用不可低估。今後若干年,人才的爭奪戰將會越來越激烈。鄉鎮企業先天人才不足,但是一些有遠見的經營者卻在人才引進,人才培養上不惜花血本, 下大功夫吸引到自己的企業,國內鄉鎮企業發達地區的發展深深地證明了這一點。廣東省超億元的鄉鎮企業已達437個,以1995年博士後落戶佛山鄉鎮企業爲標誌。廣東鄉鎮企業在技術最高領域開始了更爲激烈的人才爭奪戰。連技術帶人才一起“搶”,使更多的人才彙集到鄉鎮企業旗下,成爲廣東省鄉鎮企業從人海戰術到人才戰略轉型的標誌。以科龍集團爲例,1983年,靠9萬元試製費起家,到1997年已成爲世界冰箱十強之一,總部搬到了香港,還到日本建立了自己的家電研究機構。還有1997年之後的美的集團,平均每五天就有一項專利申請這種讓人佩服的發展舉措,無不顯示了各種進階管理人才,技術人才的聰明才智。我市鄉鎮企業中的有些企業也是人才發揮了關鍵的作用。南高營集團擁有一個進階工程師組成的智囊團,專門爲南高營的企業出謀劃策,使企業及時抓住機遇,避免了走彎路和負出不必要的學費。東郊鏈輪總廠有一百多名大學本科生在廠裏的各個關鍵崗位上。得人才者得天下,得人才者得市場。爲了提高整體競爭力,鄉鎮企業必須把發展的基點落實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人的素質上來,必須對自己可控制的資源(人、財、物)重新作出安排,着力壯大技術開發和市場營銷的實力。

三、鄉鎮企業必須搞好結構調整,用自己的“拳頭”產品,敲響兩個市場的大門

在全球化經濟中,鄉鎮企業靠什麼來躋身於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只能靠自己的產品。一般的產品是不行的,必須用自己的“拳頭”產品。所謂的“拳頭”產品,包括名牌產品,特色產品,別人沒有我有的產品等。拳頭產品的誕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要求鄉鎮企業根據兩個市場的變化和需求。本着“名、優、新、特”的原則,確定自己主攻產品的方向,找好自己的市場定位。

一個企業實力的強弱,最終反映在產品上,大多數拳頭產品,名牌產品出自骨幹企業,骨幹企業是開發拳頭產品的主要載體,也是構成優勢產業的基本單元, 最終發揮着結構調整的導向和帶頭作用。從現實經濟生活中看,優勢產業,拳頭產品,骨幹企業三者互爲條件,互相依存。只有精心培育優勢產業,才能誕生“拳頭 ”產品。這首先要搞好結構調整。結構調整是當前頗受關注並正在嚴格實施的一項政策,這中間許多調整的政策涉及鄉鎮企業,特別是關閉“五小”或“十五小”企業,直接針對鄉村中的中小企業,成爲造成有些地方的鄉鎮企業增長下滑,投資出現負增長的重要因素。面對當前總體經濟增長質量不高,環境污染嚴重的情況,中央決定進行結構調整,無論在近期還是將來對整個經濟的健康成長都是十分有益的,這也給鄉鎮企業今後的發展敲響了警鐘,鄉鎮企業不能以犧牲環境爲代價,來謀求自己的既得利益,更不能吃子孫飯,短子孫路。鄉鎮企業必須嚴格遵循國家的產業政策,產業計劃和項目佈局必須法律化,產業結構要不斷的進階化,要樹立規劃先行的意識,只有規劃合理,規劃科學, 才能確保開發建設建立在“高智能,高水準,高品位”的平臺上。就我市鄉鎮企業而言。我們對鄉鎮企業的未來規劃發展應有一個科學的、可行的總體思路。就是說,全市鄉鎮企業應該按規劃發展,不能盲目,隨意性地發展,才能走好可持續發展之路。鄉鎮企業今後投資上項目也好,擴大企業規模也好,都不能是自發的,純經驗式的,而應是體現創新精神與目標管理相結合的理智行動。而現實是,有的決策者還在盲目的上一些與國家的產業政策相違背的項目。他們的出發點是,賺錢就幹,賺一天是一天。地方保護主義也爲這種不正確的思想和行爲方式起到了保護傘的作用。這也成爲鄉鎮企業結構調整的難點之一。

產業結構的定位,科學的規劃發展,關係到今後鄉鎮企業發展能否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大局。我們要接受和吸取鄉鎮企業二十多年來發展的經驗教訓,要適時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把培育產業“龍頭”作爲拉動點,帶動特色產業快速升級發展。把發展骨幹企業羣作爲支撐點,促使特色產業擴規模,上檔次,再造特色產業優勢,從而誕生“拳頭”產品,有效地擴大市場知名度和輻射力。從而佔領國際、國內兩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