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CIK治療乙型肝炎研究進展

學問君 人氣:1.15W

【摘要】 近年來, 細胞治療已成爲臨牀治療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的一種重要手段, 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CIK)作爲一種新型、高效、廣譜的免疫活性細胞, 在乙型肝炎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本文就CIK的生物學特性、製備和臨牀應用做一綜述。

CIK治療乙型肝炎研究進展

【關鍵詞】 殺傷細胞;細胞因子誘導;乙型病毒性肝炎

我國屬乙型肝炎高地方性流行區, 每年死於肝硬化和肝癌等乙型肝炎相關疾病者達30餘萬例。乙型肝炎已成爲嚴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目前對乙型肝炎的治療缺少有效手段。最有效的是應用干擾素、拉米夫定等藥物抗病毒治療, 但其治療反應率不高, 效果並不理想。細胞免疫治療由於其安全、不良反應少、抗病毒活性高、增強機體免疫等特點成爲治療乙型肝炎的又一手段[1]。

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s, CIK)是外周血單個核細胞經多種細胞因子刺激產生的一羣異質細胞, 兼有T 細胞強大的抗病毒活性與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的非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物(MHC)限制性免疫殺瘤和抗病毒特點[2]。CIK還能分泌多種細胞因子, 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 增強抗病毒能力, 在細胞治療中前景越來越廣闊。本文就近年來在CIK治療乙型肝炎方面的相關研究作簡要綜述。

1、CIK細胞的生物學特性

CIK細胞是人外周血單個核細胞在體外經多種細胞因子如干擾素(IFN)、CD3單抗和白細胞介素—2(IL—2)等刺激後生成的一羣異質細胞。Kim等[3]研究顯示, 外周血CIK細胞含量很少, 細胞因子IL—2可促進其增殖。流式細胞儀檢測CIK高表達CD3CD8和CD3CD56, 提示其具有T細胞的功能又具有NK細胞的功能。殺傷活性試驗顯示[4], CIK能對多種腫瘤細胞如人紅白血病細胞株K562、肝癌細胞株HepG2和人肺癌細胞株A549等起到殺傷作用。目前已有大量臨牀研究報道CIK應用於腫瘤治療[5, 6]。

2、CIK細胞的製備和擴增培養

CIK細胞來源於外周血單個核細胞, 常規培養方法是應用IFN—γ、CD3單抗和IL—2刺激使其大量增殖, IFN—γ能增加CIK的細胞毒活性, CD3單抗和IL—2能使T細胞活化並增殖。喬林邦等[7]在常規培養中加入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可抑制CD3+CD4+T細胞, 增加CD3+CD56+T細胞生成。劉軍權等[8]在常規培養中加入CD28 mAb、IL—15和IL—21, 結果顯示在CIK細胞培養體系中增加CD28 mAb、IL—15和IL—21, 細胞增殖能力增加, 細胞分泌IFN—Y量顯著增高, 經不同刺激因子活化的CIK細胞對A549、MFC—7和HMEl細胞殺傷活性有明顯增強。徐本玲等[9]在常規培養中加入重組人纖維連接蛋白(Retro Nectin, RN)結果顯示用RN誘導的CIK細胞增殖速度快, 殺傷腫瘤細胞活性高, 細胞因子IFN—γ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量增多, 在無血清培養條件下可在短期內誘匯出大量的具有生物學活性的CIK細胞。

3、CIK細胞應用於治療乙型肝炎的臨牀應用

目前細胞免疫治療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已取得一定的療效。韓際奧等[10]對9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隨機分組, 自體靜脈回輸DC/CIK, 患者治療後3、6個月時病毒載量顯著下降, 治療後1個月後, 患者血清IL—12水平顯著高, 提示細胞治療對HBV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蘇海濱等[11]研究顯示, 應用CIK細胞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隨訪52周後HBV—DNA顯著下降。陳作嚴等[12]將50例慢性乙肝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30例, 接受CIK 細胞治療一個療程, 回輸細胞數爲(1。0~3。2)×1010, 對照組採用常規藥物治療。結果顯示30例治療組患者經CIK治療後, CD3+、CD4+、CD8+的表達和細胞增殖倍數均明顯增加。在近期的療效觀察中, 乙肝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明顯下降, 完全應答率>50%。陳宛麗等[13]應用CIK細胞治療慢性乙型肝炎, CIK組12例和對照干擾素組21例, 療程結束6個月後, 患者的谷丙轉氨酶(ALT)及HBV—DNA復常率、HBeAg轉陰率及HBeAb陽轉率均高於干擾素治療組患者。陳劍等[14]收集72例肝鬱脾虛型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其中42例爲CIK細胞治療組, 30例爲口服恩替卡韋(ETV)對照組, 研究表明CIK細胞治療肝鬱脾虛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24周內是安全有效的, 其抑制HBV—DNA作用較服恩替卡韋差, 但改善肝功能的作用與恩替卡韋相當, 且HBeAg陰轉率及血清轉換率明顯優於對照組。韓際奧等[15]HBsAg致敏的DC—CIK具有較好抗病毒治療效果, 治療結束24周後患者病毒學應答總有效率可達63。6%, 其中4例HBV—DNA轉陰, 轉陰率12。1%。同時治療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濃度及ALT水平亦有所下降。

綜上所述, CIK治療乙型肝炎能夠增加患者的免疫功能, 提高抗病毒能力, 是治療乙型肝炎感染的又一重要手段。

4、存在的問題與展望

雖然目前有關CIK細胞應用於治療乙型肝炎研究結果令人鼓舞, 但在很多問題上仍然還存在頗多爭議, 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如CIK培養用何種培養基、細胞移植數量、移植途徑、移植時機、安全性以及不良反應症等仍需要進一步研究證實。

綜上所述, 急需建立CIK的細胞治療標準化方案來解決這些問題, 相信隨着研究的深入, CIK細胞治療標準化方案的建立、CIK在細胞治療的應用前景會越來越廣闊。

參考文獻:

[1] Michel ML, Deng Q, Mancini—Bourgine M。 Therapeutic vaccines and immune—based therapies for the treatment chronic hepatitis B: perspectives and cha11enges。 Hepatol, 2011, 54(6):1286—1296。

[2] Schmidt—Wolf IG, Negrin RS, Kiem HP, et al。 Use of a SCID mouse/human lymphoma model to evaluate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with potent antitumor cell activity。 Exp Med, 1991, 174(1):139—149。

[3] Kim HM, Lim J, Park SK, et al。 Antitumor activity of 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ils against human lung cancer。 Int Immunopharmacol, 2007, 7(13):1802。

[4] 李新靈, 王志爽, 邵曉楓, 等。 CIK細胞體外誘導培養及對不同腫瘤細胞株的細胞毒作用。天津醫藥, 2013, 41(8):759—761。

[5] 楊莉莉, 曹水, 李慧, 等。 DC+CIK聯合化療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牀療效評價。中國腫瘤臨牀, 2009, 36(17):969—979。

[6] 趙和泰, 李丁, 李江濤, 等。 DC—CIK 細胞治療中晚期惡性腫瘤的臨牀療效分析。 腫瘤藥學, 2012, 2(1):54—56。

[7] 喬林邦, 張永喜, 白雪, 等。不同細胞製備方法對CIK細胞亞羣比例的影響。江蘇醫藥, 2013, 39(7):783—784。

[8] 劉軍權, 朱雲, 陳復興, 等。 不同刺激因子對人CIK細胞功能影響。 中國實驗血液學雜誌, 2013, 21(4):1021—1026。

[9] 徐本玲, 袁龍, 高全立, 等。 重組人纖維連接蛋白對無血清培養的CIK細胞增殖及對K562細胞殺傷活性的影響。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2, 33(1):24—28。

[10] 韓際奧, 楊麗, 王志凌, 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CIK體外經HBsAg活化後自體回輸的療效和對機體免疫的影響。中華實驗和臨牀感染病雜誌, 2013, 7(3):55—58。

[11] 蘇海濱, 李捍衛, 趙洪蘭, 等。自體細胞因子誘導殺傷細胞治療HBV感染肝硬變患者的臨牀療效分析。中華實驗和臨牀病毒學雜誌, 2007, 21(1):64—66。

[12] 陳作嚴, 黃儉。自身CIK細胞治療了乙肝的臨牀觀察。 中國醫藥指南, 2008, 6(3):25—26。

[13]陳宛麗, 楊瑩, 張威, 等。 CIK細胞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臨牀療效觀察。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2, 6(14):45—46。

[14] 陳劍, 王少揚, 王賢, 等。自體CIK細胞治療肝鬱脾虛型慢性乙型肝炎療效觀察。中西醫結合肝病雜誌, 2014, 24(1):31—32。

[15] 韓際奧, 馬應傑, 王志凌, 等。 DC—CIK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療效觀察。肝臟, 2013, 18(10):67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