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會計工作中的謹慎性原則探析

學問君 人氣:1.49W

由於我國的資本主義市場不完善、相關法律制度不健全、公司法人治理機構不合理以及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等問題的存在,企業內部相關的負責人能夠利用謹慎性原則達到調節利潤以及粉飾財務報表的目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爲您整理的會計工作中的謹慎性原則探析,希望能提供幫助。

會計工作中的謹慎性原則探析

摘要: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推進,國家對市場主體的干預越來越有限,更多地將市場主動權交給企業,由此帶來的風險和競爭因素不斷增加。這種情況使得企業會計覈算所處的環境也並不穩定,而謹慎性原則的提出爲減少這些不確定因素,保持會計資訊記錄的準確性和客觀性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條件。但是,在我國謹慎性原則的運用依舊存在着問題及其自身的侷限性,對此加以分析,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謹慎性原則;會計工作;應用

引言

謹慎性原則又可以稱爲穩健性原則抑或稱其爲保守主義原則,它要求在不確定的會計環境因素下,由於會計的確認和計量會或多或少受到這些風險因素的影響,因此會計人員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性並運用自身的職業判斷選擇最具有保險性的會計估計方法,從而少估資產和收益、多估負債和損失。

基於此,我們可以看出謹慎性原則在會計工作中能夠有效防止企業財務會計報告虛假陳述的發生。但是,由於我國的資本主義市場不完善、相關法律制度不健全、公司法人治理機構不合理以及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等問題的存在,企業內部相關的負責人能夠利用謹慎性原則達到調節利潤以及粉飾財務報表的目的。由此可見,加強對謹慎性原則運用的現狀進行分析,能夠爲其在會計工作中的合理運用提供一定的支撐。

一、謹慎性原則在會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謹慎性原則的運用具有極大的主觀判斷性

從謹慎性原則的定義中可以看出,它是企業在面臨內外部不確定風險因素的情況下,做出的有利於企業最爲謹慎的資訊反映。在這個時候,企業的相關財務會計工作人員便會運用他自身的職業素質能力以及其做出的判斷來進行反映。這種侷限性容易導致相關的財務會計資訊反映得並不準確,而相關的財務報表使用者在進行閱讀的時候也會對其所反映的資訊拿捏不準,從而對企業投資決策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響。

例如,存貨在期末計價中採用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的原則,成本是指企業購入存貨或者自產的實際成本,而對於可變現淨值的確定需要相關的職業判斷。企業會計準則中關於可變現淨值的定義是指在企業的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將存貨的估計的售價減去至完工時將要發生的成本以及售出時發生的相關稅費。再比如,對於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的確定,需要相關財務會計人員對摺現率以及未來的現金流量做出合理的估計。

這些都需要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人員利用自身的職業素質和相關的經營做出估計,這種估計的主觀性難免會使企業的會計資訊失去客觀性和準確性,企業能夠利用這些主觀性爲其利潤的調節創造有利的條件,可見這種做法無疑會損害企業投資者的利益。

從另一方面講,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利用謹慎性原則的模糊性界定,從而做出有利於企業粉飾財務報表,達到企業財務狀況指標的目的,導致企業的財務會計形成“失真”的局面,這不僅是對企業會計準則的濫用也損害了企業投資者的切身利益是不道德的行爲表現。

例如,作爲美國最大的保健公司南方保健公司在2003年被查出高達27億美元的會計造價,虛構其利潤,成爲“第二大會計造價大王”。在對南方保健公司的造假案例分析中,發現其會計工作人員在實際的會計工作中忽視了謹慎性原則的運用,利用該原則的主觀性對其利潤進行人爲的調節。

(二)企業內部財務會計人員專業素質不高

企業會計準則對謹慎性原則的相關規定中,賦予了企業一定的主觀性,使得企業能夠根據具體環境的變化,使得企業內部的財務會計資訊能夠更加準確客觀地反映企業的資訊,從而有利於企業內外部相關主體的決策。相比較那些較爲硬性的規定而言,具有彈性的規定需要大量的職業判斷,而現階段企業中普遍存在高素質的企業會計人員較爲缺乏的狀況。

一方面,由於對相關財務會計人才專業的培養面比較窄,使得他們掌握到的專業知識較爲匱乏,不能夠滿足企業當前企業會計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對於財務會計人員自身來講,他們滿足於自身現有的知識把握,覺得實踐經驗能夠補充他們後續知識的缺乏,而不主動積極學習企業會計準則的新規定和相關變化。

再者,對於企業自身來講,除了財務會計人員對企業內部的財務狀況瞭解之外,進階管理人員並不會花費很多的時間去了解企業真實的財務現實狀況,從而忽視對財務會計人員專業知識的培養和培訓。

以上教育的缺乏會導致企業內部會計人員專業素質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受到專業知識的限制,他們對謹慎性原則的運用也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使得財務會計資訊具有一定的失真情形,應當引起企業管理人的重視。

(三)謹慎性原則與其他會計原則存在衝突

企業會計準則對會計資訊的衡量具有不同的標準,這些標準在不同的方面對企業的會計資訊進行了規範和約束,但是謹慎性原則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存在着與其他會計原則的衝突。對於客觀性原則,它要求會計資訊的披露以企業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爲基礎,如實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相比之下,謹慎性原則要求,當企業可能發現尚未發生的費用和損失時,企業應當對此進行記載和反映出來。

可見謹慎性原則和客觀性原則存在着某方面的衝突。對於可比性原則和一致性原則來說,謹慎性原則與它們也存在着一定的衝突。可比性原則要求企業的財務會計資訊與企業之間的財務會計資訊具有可比性,使得投資者能夠在不同的企業之間進行投資策略的分析,從而選擇比較利於自己的投資的策略目標。

一致性要求企業的財務會計資訊能夠在不同的時期都能按照既定的財務會計資訊衡量標準進行記載,這樣與企業也有關的各個主體能夠及時發現企業的相關變化情況,從而做出有利於自身利益的預測。

可見,雖然會計原則對企業會計資訊的反映做出了不同角度的規範,但是真正要實現會計資訊的客觀公正,需要將不同的會計資訊進行協調才能更加切合實際地反映出企業的實際情況。

二、完善謹慎性原則在會計工作中應用的措施

(一)削弱謹慎性原則在運用中的主觀色彩

企業的財務會計負責人以及內部的主管人員之所以在會計覈算過程中擁有謹慎性原則運用的主觀判斷性,是企業會計準則使企業自身更加具有主動性的相關規定。由於謹慎性原則沒有要求一個既定的標準,才使得造假的案件頻繁發生,屢禁不止。因此,要想削弱謹慎性原則在實際會計工作中運用的主觀性,應當從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應當對我國現行的企業會計準則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完善,使企業在進行實際的運用過程中能夠把握一定的度,同時具有可操作性。比如,企業會計準則應當對相關的估計範圍設定一定的範圍,使企業的實際的工作中只能將其估計的結果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內,這樣不僅能夠使得相關的會計資訊具有合理性和客觀性,也能夠使得各個企業之間的資訊能夠具有可比性。

其次,應當要求企業的財務會計報表的附註中詳細披露會計項目採用謹慎性原則的具體情況,使得會計資訊的披露更加的透明化,能夠使企業的相關利益主體瞭解到企業最爲真實的財務狀況,從而規劃自身的投資決策。

其次,加強企業內外部的監督。企業應當將對財務會計資訊客觀性和真實性的監督納入到內部的審計監督當中,隨時監督會計資訊的質量。如果企業內部的審計監督不能達到相關的目標,應當建立企業外部的監督體系,外部監督與企業內部監督相比具有客觀性,能夠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綜上,企業可以透過上述措施加強對內部會計資訊質量的監督從而達到預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