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校園環境建設要彰顯人文關懷

學問君 人氣:2.67W

摘要:文章從人文關懷的視角探討了校園環境建設的現實意義,提出了在校園環境建設中人文關懷的五個着力點並加以論述。

校園環境建設要彰顯人文關懷

關鍵詞:校園環境;人文關懷;校園文化

一、校園環境建設中人文關懷的基本內涵

校園環境是指在校園內影響師生員工生活、學習和發展的各種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的總和。本文所指的環境是特指學校的物質環境,主要包括學校的建築羣、運動場地、校園綠化、道路以及人文景觀等校園文化物質形態,是校園文化直觀的外在表現形式。

人文關懷是指以關懷人、尊重人爲主旨的思想體系。這一思想體系表現出對人的生存現狀的關注,對人的尊嚴與符合人性的生活條件的肯定和對人類的解放與自由的追求。校園環境建設中的人文關懷,就是指在校園環境的規劃、設計和實施的過程中都要堅持以人爲本的理念,理順人與環境的關係,確立人的主體性,充分體現對人的尊重、關心、理解,透過優美的校園環境體現人們生活情趣和人生追求。

二、校園環境建設中注重人文關懷的現實意義

隨着教育的發展,對校園環境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爲本的理念的以及和諧校園的提出,大學對人才的培養目標朝着“綜合素質型”轉變,人們對美好環境的嚮往和追求,使校園環境德育和美育的職能進一步強化,環境對人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日益受到重視。在此背景下,提倡人文關懷,對於校園環境建設具有現實意義。

校園環境是人化的環境,校園環境的職能,就要求在校園環境建設中,以人爲主體,關心人,以滿足人的物質和精神需要爲出發點和歸宿。目前校園環境建設中,對人文關懷的體現,與我們的理想狀態還有較大的距離,存在種種弊端。校園規劃設計沿用舊標準模式,設計方法存在侷限,對現代大學的新變化缺乏敏感和預見,忽視了校園環境的具體的人類行爲特徵,過分追求宏偉、高大的景觀形象,卻因此忽視了人對環境的多層次需求。廣場以大爲好,往往大而不當;車道以寬爲好,行人的空間越來越小;綠化急功近利,多以草坪爲主,綠而無蔭;建築物的造型以新異奇特爲美,破壞了環境的整體和諧協調。凡此種種,與人文關的精神懷背道而馳。校園環境建設中注重人方關懷是校園環境職能的必然要求。

(一)滿足師生學習生活的需要是校園環境最基本的職能

校園環境是師生從事教學、科研、生活的物質載體。滿足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與學、相互交流、師生生活等物質需要是校園環境的基本職能。校園環境是師生參與、交流和聚會的場所,是每個人獲得認同並以之爲歸屬的場所。校園環境是因人的需要而建設,是爲人服務。因此校園環境建設理所當然要體現人文關懷,以方便、舒適、安全爲最基本的要求。結構、功能合理的物質空間環境有利於激發人們學習和交流的願望。

(二)環境育人是校園環境的又一職能

環境的育人性,是校園環境的又一職能。馬克思說過:“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顯而易見,人格的昇華、自我的完善離不開良好的環境。“景美則心曠,心曠則神怡,神怡則智清,智清則學佳。”好的環境就是一部立體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書。有利於學生從中吸取精神營養,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和思想道德素養,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學校環境對人的影響在本質上是一種細語潤無聲的“無聲教育”、是一種“隱形教育”。環境要達到教育的目的,就要尊重師生在環境中的主體地位,使師生在環境中充分體會到環境對人的關懷,使人對環境產生依戀和認同,在思想上產生共鳴,進而影響和改變自己的思想、觀點和立場。在校園環境中注重人文關懷,才發揮環境寓教於景、潤物無聲的作用,對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三)校園環境是師生休閒娛樂的憩息地

校園環境是一個高雅的文化場所,也是師生休閒娛樂的憩息地,創設一個溫馨舒適的生活環境十分重要。在緊張的教學之餘,人們迴歸自然,“借山光以悅人性,假湖水以靜心情”。在優美的環境中享受美好生活,接受美的薰陶,淨化心靈,融洽人際關係。校園環境要滿足師生休閒娛樂的需要,就要以人對美的理解和享受生活的要求,實現人與環境的和諧相處,實現環境對人的包容和理解。營造綠草如茵、鳥語花香、亭榭交錯、山水相映的自然環境和充滿人文精神的世界,離不開人文關懷。

三、校園環境建設中注重人文關懷的着力點

把校園建築的作用由注重滿足人的生活、生存等基本需要,提高到滿足人的情感寄託和追求生活的詩情畫意的更高層次上來。校園環境規劃和建設要一方面體現傳承歷史,體現學校特色,反映時代風貌,表現學校的文化特點。另一方面更要注重人文關懷,大學是高等教育和科學研究的場所,其主體是教師和學生。所做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師生的需要來設計安排,維護師生的利益,塑造與人親和的環境。以滿足師生學習、生活的'需要,舒適、安全、健康、文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爲準繩,以達到審美、益智、修身、養性爲目的,並要注重彰顯學生的個性,平衡學生個體間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