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現代纖維藝術的現代性

學問君 人氣:2.6W
淺談現代纖維藝術的現代性
摘要:現代纖維藝術雖然與傳統的紡織、編織手工藝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卻又有了脫胎換骨的全新面貌。現代纖維藝術不拘泥於傳統纖維的平面形式、材料、編織手法來表現作品,而是透過綜合材料的應用結合現代思想與設計觀念的引人,使得現代纖維藝術以新的面貌展現在國際藝壇上。

關鍵詞:現代纖維藝術 表現形式 材料製作手段

  現代纖維藝術起源於西方,其發端於古老而傳統的掛毯( Tapestry)據史書記載,大約在四千年前,埃及和巴比倫就有了羊毛編織壁毯,現存最早的實物是公元前9世紀埃及人留下的作品,其織造技術與現代高比林工藝十分相似。在南美的祕魯、利智和北歐的挪威、瑞典等國都有大量儲存完好的古代編織物。壁毯作爲一種古老的編織語言,體現了特殊的習俗、歷史和意義。
現代纖維藝術雖然與傳統的紡織、編織手工藝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卻又有了脫胎換骨的全新面貌。現代纖維藝術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藝術家們不滿足於傳統的表現手段和傳統的材料的侷限,而長期對新纖維材料的關注與嘗試所產生的結果。現代纖維藝術成爲20世紀引起廣泛關注的新興的獨立的藝術門類。隨着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以及現當代人文背景的轉換,現代纖維藝術不僅在材料和形式上進行了突破,而且在纖維藝術品的精神內涵上更加註重藝術家個人藝術觀念的表達。現代纖維藝術的創作觀念受現代藝術和現代設計的影響,與現代藝術和現代設計的創作觀念有着極爲密切的關係。觀念產生變化,從而引發了現代纖維藝術表達的豐富性。在現代建築空間環境中現代纖維藝術創作觀念必需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然而正是這種制約,使現代纖維藝術創作表現出獨具空間形態的藝術觀念。90年代後期,藝術家個性觀念的表達更趨多元化,纖維藝術在藝術審美和文化語境上呈現出深刻的藝術特徵。
一、表現形式的拓展
1.從平面走向立體
傳統概念中的纖維藝術,特別是在歐洲主要是指掛毯、壁毯等平面形式的作品。掛毯在歐洲有着悠久的傳統,在許多博物館中我們都可以看到精美的傳統掛毯作品。歐洲掛毯的較多運用與其氣候條件及建築風格有着密切的關聯。傳統各類纖維藝術手工藝,雖然內容和形式上也十分豐富,但難免受到實用性的制約,這時的纖維製品材料,色彩、形式、內容上都趨於程式化,雖然經過千百年的沿革方面都較爲成熟,但設計上過分地依賴於民間文化和傳統思想,或者爲所謂的藝術所左右,成爲純藝術的描摹寫照。與其傳統形式不同,早期的現代纖維藝術就作爲現代建築的共生物而具有現代意義。其風格創造在空間特徵中仍是二度平面的形式,但畫面構成已有抽象、立體等現代派藝術的表現風格,並着重挖掘材質與肌理的視覺美,在編織表現上以粗獷、平坦、凹凸的多種形式取得許多虛空間,創造瞭如同浮雕般的空間特徵。
在20世紀70年代現代建築幾乎成爲現代的代名詞,而現代纖維藝術也成爲消除現代建築固有缺陷的“良藥”,與現代建築相輔相成,成爲具有時代特徵的藝術。此後越來越多的纖維設計家、藝術家、建築師投身於纖維藝術創作,以這種特殊的藝術形式表現他們的思想,時代的主題等。更有甚者將纖維藝術作爲純粹的情感宣泄的形式,出現了大批的現代纖維藝術。
在現代纖維藝術中,立體與半立體的作品佔的比例較大。即使一些平面的纖維作品,其展示形式也已不完全是壁上的平面形式,而是去追求一種在空間形態中的懸或掛的形式,或將原本平面作品在空間作了各種形式的展示變化。
在立體纖維藝術品中,佔比例較大的是“軟雕塑”,即以金屬、木、竹等材料爲立體框架、支撐物,在其上進行編織;或將已編織成的平面纖維製品與立體的框架相結合;甚至完全沒有框架,利用纖維材料自身的“可站立性”製作作品。另一部分是以各種空間懸吊方式爲主的,懸吊的方式有的在空間的上部,類似頂棚的效果;有的是在空間中起着一種空間分隔的效果;有的是在空間的下部或者是在半立半懸吊形式,有屏風的效果。如保加利亞著名纖維藝術家馬林·瓦爾班諾夫(萬曼)採用粗獷的纖維材料去展現立體幾何的現代派藝術雄風,從吊頂上懸掛的大型幾何結構形式,在燈光的照射下產生變幻莫測的多維空間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