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波普藝術在現代園林中的應用

學問君 人氣:1.53W

 摘要:波普設計風的出現突破了傳統園林的幾何規範形狀限制、材料限制,達到只有現代園林所具有的獨特的光影魅力,更爲強調形式與功能的結合,生態的保護與合理的設計相結合,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結合,在現代園林建築設計中,可以簡單地概括爲形、質、色上的精神體驗。在“形”上的突破,“質”上採用誇張、變形、扭曲的表現手法,“色”上使用豔麗色彩抽象化,顏色選擇基本趨向於色相的對比。

淺談波普藝術在現代園林中的應用

關鍵詞:波普藝術 園林設計 大衆文化 怪誕

所有園林起源都是來自於模仿自然,然後經過歷代的演變,慢慢地規範化,具體化,方框畫,規則化的傳統式園林思想,向現代園林思潮推進,開始追求生動活潑的線性與幾何風格結合,使得更具有戲劇性和透視效果,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歐洲發生的一次大衆化的藝術實踐活動也就是新藝術運動,導致西方現代園林的萌芽階段及引發了一系列現代主義浪潮。在各個設計領域相繼出現了一股不講理性,具有感性,注重視覺衝擊力,注重大衆心理的設計潮流。由於這股設計潮流具有波普藝術的特性,受波普藝術的影響,故又被稱爲“波普建築”

一 波普藝術的產生及在現代園林中的演變過程

1 波普藝術的產生以及發展

“波普藝術”是Popular Art的簡稱,來自於英國大衆化、流行、通俗的意思,代表着流行文化,也可稱爲流行藝術,波普藝術起源於1950-1960年代的英國,受美國大衆文化的影響,與當時的理性主義和反現代主義背道而馳,追求古怪和新穎,主要強調圖案裝飾和色彩搭配。美國波普藝術的出現略晚於英國,在藝術追求上繼承了達達主義精神,作品中大量運用廢棄物、商品招貼電影廣告、各種報刊圖片作拼貼組合,故又有“新達達主義”的稱號。

波普藝術在60年代達到高潮,70年代“復古風”的興起意味着波普風的衰落,80年代逐漸被“極簡主義”和理性主義等形式所取代。而使其消失迅速的最根本原因是由於缺少社會文化的底蘊,單純、過分地追求新穎和古怪。

2 波普藝術從平面走向立體

具有波普藝術之父之稱的理查.漢密爾頓( lton),其代表作品《到底是什麼使今日變得如此不不同,如此美麗?》是第一件波普藝術作品,這幅由拼貼組合而成的平面作品其新奇手法將波普藝術推向了主流。相繼在產品設計、服裝設計、平面設計等領域都有所成就,以及後來居上的紡織品設計、傢俱設計和金屬製品設計。20世紀60年代,隨着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大衆文化的廣泛傳播,人們的.審美要求不斷提高,對現代居住環境和建築有了更高要求。波普建築以及波普風園林也由此而發展興盛起來。最有影響和最具代表性的畫家是安迪.沃霍爾(AndyWarhol)。他是美國波普藝術運動的發起人和主要倡導者。1962年因展出“湯罐”和“布利洛肥皂”盒而出名。他說“波普,這是新的藝術。一旦你理解了波普,你再也不會以相同的方式看待一個標誌。而一旦你思考過波普,你再也不會以同樣的方式認識美國了。”波普的趣味佔據了主導地位,成爲當代園林的主角。趣味、誇張、色彩豔麗、愉悅、功能等成爲腦海裏常跳躍的字眼。

二 波普藝術在現代園林中的表現形式

以建築爲主的園林也逐漸被以植物爲主的園林所取代,新材料、新技術搭配新的設計風在園林中的應用越來越被重視,現代園林突破了傳統園林的材料限制,達到只有現代園林所具有的獨特的光影魅力,更爲強調形式與功能的結合。生態的保護與合理的設計相結合,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結合。而在波普建築設計中,不僅有20世紀60年代初的極簡主義和大地主義的陰影,在其基礎上更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和延續,可以簡單地概括爲形、質、色的視覺體驗。形是指具有反叛精神或者誇張,或者扭曲的形狀表現。質是指材料的選擇,材質上的表現手法。色是指能給人們帶來一種心情愉悅,和感官體驗。隨着新形勢、新內容和新生活方式的出現,對現代園林設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詼諧、新穎、怪誕的“反叛”精神――形

波普藝術試圖推翻傳統藝術的具體形象、規則,並將思潮轉向簡單符號、幾何形體等具象的大衆文化。波普藝術其創作特徵是直接借用產生於商業社會的文化符號、人們生活的共同語言和周邊事物的具體形態,進而從中昇華出藝術的主題,成爲大衆性文化。它的出現使藝術的創作,與傳統藝術相比發生了形式本質的變化。

如英國標誌性建築――千年穹頂(Millennium Dome)(如圖1),位於倫敦東部泰晤士河畔的格林威治半島上,由英國建築設計師理查德,羅傑斯( Richard George Rogers, Baron Rogers of Riverside)設計並建立。他將60年代波普設計的部分方式結合到了“高科技”風格中,在具有濃郁的現代主義高技風的同時,又不失將波普藝術的大膽和新穎運用到進階風中,是20世紀90年代的鉅作。設計師從選址到構造,再到佈局,都經過精心的設計,最後決定將繁多的功能歸入同一屋頂下。他們主張建築體上方的桅杆要儘可能高,穹頂要儘可能大,且該建築並非是獨立存在的,與周邊環境景觀融合,這有點像“草原式住宅”,或如賴特所說的“有機建築”,也就是“自然的建築”。

法國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廣場的噴泉設計(圖2,圖3),採用了華麗的顏色拼貼,具象、通俗的形狀,和荒誕、滑稽的組合,體現了波普特點中通俗文化與藝術之間關連的藝術運動。它將人們所熟知的某一元素具象、誇張化。正如波普藝術的“反叛”精神,它反對設計中的統一與和諧,反對形式、功能、結構等合理安排並規則化的組合,不考慮周圍環境,不考慮整體詼諧結構或標準比例,甚至擺脫了所應蘊含的文化內涵,而提倡錯位、元素誇張、拆散、重組、拼接等手法。其表達效果也具有新奇的趣味。

2 誇張、變形、扭曲的“遊戲”精神――質

受到波普藝術影響的建築,通常選用的材料都是身邊的日常用品或普通的材料集合。如歷史上一直沿用至今的造園材料,如:石、植物、水體等,然後加以現代材料塑料、玻璃、混泥土、鋁製品、金屬品、五彩的碎石、人工修剪的草坪等。有時甚至是將一些生活所用的廢品加以創造或修整而得到一個藝術品。對材料的選擇上充滿了讓人意想不到的趣味,且園林整體造價也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