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臨牀醫學檢驗技術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學問君 人氣:1.03W

 引言:隨着醫療衛生改革的不斷深入,臨牀檢驗質量管理開始提上重要的議事日程。小編整理了臨牀醫學檢驗技術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歡迎大家閱讀!

臨牀醫學檢驗技術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21世紀是科學快速發展的世紀,隨着臨牀醫學、電子學等學科的發展,新的檢驗技術和自動化儀器的應用爲臨牀醫學檢驗工作帶來很大的便利與可靠性。檢驗科主要爲臨牀提供高質量的檢驗報告,檢驗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着臨牀的工作[1]。臨牀醫學檢驗技術在醫療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對醫學發展佔據着重要位置,同時關係到國民身體素質的保障,影響着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技術的發展需要管理的配合,然而現時的質量管理跟不上技術的快速發展的腳步,在質量管理中存在着許多漏洞,給人民與社會造成很大的困擾。本文着重探討臨牀醫學檢驗技術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現報告如下:

1臨牀醫學檢驗技術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醫療機構檢驗條件與技術配備不合理。醫院裏表現牀位時常面臨緊缺之勢,房間設計格局不合理,患者不能及時得到檢驗結果,易引起病人及家屬的焦躁與暴怒。部分實驗室佈局不符合安全防護要求,缺乏長遠計劃。檢驗硬件設備跟不上技術發展的腳步,儀器設備長時間得不到更新和添置而有趨於老化之勢。

1.2實驗室室前檢查不合理。臨牀醫師爲患者開據檢查申請單,病人按醫囑要求留取標本送檢。部分臨牀醫師對沒有針對患者的病情申請送檢,而且不少檢查項目的`臨牀意義不是十分明瞭,檢查的目的性不強。更有部分醫師因爲診斷不出問題,而隨便讓病人進行抽血與進行其他無意義的形式檢驗,讓病人及本文由論文聯盟http://收集整理其家屬費時費力,同時又增加病人的經濟負擔。而病情確又得不到緩解,從而失去了對醫院的信心而選擇不就醫。

此外,臨牀科室標本抽取時間遲早不一,導致待檢標本時間過長而影響檢驗結果。部分護士抽取標本的操作不規範,致使檢驗結果與理論結果出現較大差異,給臨牀醫師的判定造成了極大的誤導。醫師無法對症下藥,也是導致患者再不肯就醫的重要原因。部分質量控制管理人員理論知識薄弱、知識更新遲緩。質控管理人員運用舊理論知識進行檢驗操作,不可避免地造成系統的誤差判斷。

1.3檔案管理無序,有失規範。檔案管理是檢驗科開展和進行各項工作的基本準則[2],科學規範的檔案管理模式與制度才能保證檢驗科工作的規範化、標準化及其可靠性。部分檢驗人員對檔案管理的概念及其意義不熟悉,在編寫和建立程序檔案檔案時分類不合理、書寫不規範,檢驗原始記錄不完整,達不到檔案儲存的基本要求。檢驗科管理人員沒有對實驗室進行不定期的質量檢查,致使錯誤無法得到及時糾正與修改。另外,管理人員對儀器使用、維護、校準等賬目不夠健全,質控品與校準品存在混淆的問題,以致使用不正確,極大地影響着檢驗結果。

1.4檢驗人員與臨牀醫師之間的關係不甚和諧。當前醫院檢驗人員與臨牀醫師的矛盾問題日益突出,極大地影響着醫療合作關係。臨牀醫師希望檢驗人員能幫助尋找患者的病源,但缺乏對檢驗知識的深入理解,容易出現混淆檢測項目的現象。而檢驗人員又總是希望臨牀醫師理解檢驗技術的一些高度專業化的難度,彼此之間又缺乏溝通與交流,日積月累,從而在檢驗人員與臨牀醫師之間樹起了一道交流屏障,導致關係的彼此不協調。

2針對臨牀檢驗工作中的問題提出措施與對策

2.1加強設備管理,改善檢驗環境。根據技術要求,配備適合的檢測儀器。時刻緊跟國際技術發展的腳步,引進測試領域廣、精度高的儀器設備。完善各項儀器和管理,實行“一對一”或“二對一”專人專隊管理與護理。檢驗室對檢驗人員嚴格操作規程,對儀器設備的購進、建檔、使用操作管理、人員職責均作出明確規定,以提高儀器的護理質量,保證儀器的完整性和設備檢測的準確率。

2.2完善實驗室前檢查制度,提高質控質量。要求臨牀醫師及檢驗人員提高自身素質,對臨牀醫師要求提高與擴展初診知識,對檢驗人員加強業務知識培訓,提高檢驗人員素質。增強工作職員應對醫療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對新知識、新測定辦法、新儀器的操作原理和步驟應實行重點培訓並嚴格考覈。強化標本採集,檢驗科要做到嚴格的質量控制措施,規範化、標準化、系統化檢驗工作,嚴格認真做好室內、室間質控,確保測定結果的精確度和精密度,減少試驗操作經過中批間和日間標本檢測結果的誤差,使檢驗質量顯著提升。

2.3制定檔案管理規範,並嚴格執行。實行科主任負責制、健全檔案管理系統[3]。要求檢驗單由具有處方權的醫師逐項填寫,檢驗人員需經檢驗科主任審批報告權後方能簽發報告,檢驗結束,檢驗單及報告均應備份存檔。制定檢驗儀器操作手冊,並定期進行修訂。檢驗負責管理人員定期向科主任申請檢查各種試劑的質量和所用儀器的靈敏度,精密度,定期進行校正。健全登記統計制度,對各項工作的數量和質量進行登記和統計,要填寫完整、準確,妥善保管,並實行歸檔存檔。同時加強儀器、試劑的管理,建立大型儀器檔案。建立崗位責任制,實行專人負責。

2.4促進檢驗人員與臨牀醫師之間的交流。檢驗科要加強和臨牀科室的互動合作與交流,醫院開展各科室的交流活動,要求各科室的人報告自己科室的最新發展。檢驗科人員要求理解臨牀常見病例和高發病例的相關醫學知識,不斷學習和積累臨牀知識和臨牀工作經驗,提升專業檢驗能力。臨牀醫師要求理解檢驗技術的一些高度專業化的難度,隨時跟進檢驗科的技術發展。

總述:隨着醫療衛生改革的不斷深入,繼國家對藥品進行嚴格的管理之後,臨牀檢驗質量管理開始提上重要的議事日程。在臨牀醫學檢驗工作的過程中,應該將質量放在覈心,不斷提高檢驗人員的質量意識,減少因爲標本因素對檢驗結果產生的消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