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談數字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的比較

學問君 人氣:1.84W

論文關鍵詞: 傳統圖書館 數字圖書館 區別 發展前景 聯繫

論文摘 要: 數字圖書館以傳統圖書館爲基礎,是傳統圖書館的進一步發展,兩者共存互補,相互結合,這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20世紀末21世紀初,國內外先後掀起了數字圖書館開發的熱潮,對數字圖書館的開發熱潮,對數字圖書館的研究不僅引發了資訊技術專家和圖書情報工作者的濃厚興趣,而且引起了人文、社科研究人員及其他人員的注意。目前,在圖書館界甚至整個學術界還沒有一個被廣爲接受的定義。從衆多的數字圖書館定義中,我們一般趨向於這種解釋:數字圖書館是指“具有豐富內容的多種媒體的數字化資訊,具有網絡環境下多種電子技術工具和服務手段,能爲讀者提供高效、方便的數字化資訊服務機構”。用一個公式來表示,那就是:數字圖書館=豐富的數字化資訊+先進的技術手段+高效的資訊服務。這個定義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數字化、網絡化和先進的服務手段。數字化是指數字化資訊和資訊載體;網絡化是針對資訊通道而言的;而先進的服務手段是直接連接圖書館與讀者的橋樑,並最終使數字圖書館有所用、有所爲。相對於傳統圖書館來說,它們都是全新的概念。
一、數字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的區別
數字圖書館是在傳統圖書館的基礎上,經脫胎換骨的改變發展起來的,與傳統圖書館的功能、結構、運作方式、服務方式、評價標準、工作重心等多方面存在着差異,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比較。
1.館藏結構的不同
傳統圖書館是以紙質載體爲主,其它載體並存,它的複本概念和拒借率等現象不會消失;而數字圖書館則是全部以電子出版物和網上數字資訊爲管理對象,它的存儲介質已不限於印刷體,它具有文字、聲、光、圖像、影視等多種媒體,其存儲的載體也相應的有光盤、錄音帶和各種類型的數字化、電子化裝置。它透過多媒體、超文字、超媒體等技術,提供智能化的資訊檢索手段,向讀者展示各種生動、具體、形象、逼真的資訊,而且網絡化的資訊資源,不存在複本和拒借率的現象。
2.服務方式不同
傳統圖書館的服務是以物理的圖書館爲中心被動地爲讀者服務,它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只能侷限在一定的`地區和在一定的時間段裏爲讀者服務;數字圖書館的服務是開放型的,是一個分佈式的圖書館羣體。數字圖書館透過寬帶高速互連的計算機網絡,把大量分佈在一個地域或一個國家的衆多圖書館或資訊資源單位組成聯合體,把不同地理位置上及不同類型的資訊按統一標準加以有效存儲、管理並透過易於使用的方式提供給讀者,超越空間和時間的約束,使讀者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可以在網上遠程跨庫獲取任何所需的資訊資源,達到高度的資源共享。它是以用戶爲中心,用戶透過網絡終端的方式查找資訊,網絡可以把大量的網絡資訊資源帶到用戶的家裏或辦公室裏,用戶們可以同時存取許多數字圖書館的資訊資源。它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一天24小時爲讀者服務。
3.工作重心不同
傳統圖書館是透過採購、編目後進行流通和閱覽爲工作重心的;數字圖書館則以資訊的收集分析、參考諮詢和網絡導航爲中心,圖書館員真正成爲資訊的導航員。數字圖書館可實現異種數據庫之間、服務之間、工作站之間的可互操作性,並正在探索深層語義上的可互操作性。它採用一種聯合式或協調性軟件,從類型相似的數據對象和服務中,取得一致性和連貫性檢索內容。
4.文獻資訊載體的壽命不同
傳統圖書館以紙張載體爲主,中國素有“紙千壽”之說,迄今爲止,沒有哪一種輕便的文獻載體能比紙張更容易長久地儲存和保護,只要保管好就能使用上百年時間;而電子載體不僅儲存條件苛刻,而且壽命極短,數字化的資訊容易受病毒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數據永遠丟失,如果圖書館因經費拮据不能續訂網絡數據庫,那圖書館將會一無所有,因爲圖書館只不過是購買過一段時間的使用許可權。
5.圖書館管理員工作的任務不同
傳統圖書館管理員主要任務是對文獻資訊進行收集、整理、儲存、傳播,成爲社會文化傳播的角色;而數字圖書館時代的管理員不再只是被動的資訊資源管理者,而是成爲資訊採集者、管理和傳播者,成爲利用文獻資訊的導航員,由文化工作者轉向教育工作者。它可以透過網絡隨時發佈和傳播各種文獻資源的資訊,對讀者進行“引導”或“導航”,向讀者提供多種語言相容的多媒體遠程數字資訊服務。
6.圖書館發展經費的兩極分化
傳統圖書館的發展緩慢,圖書館建設在基本完成以後花費不多;而數字化的圖書館的發展建設的投入很高,具有高資金投入、高技術設備、高人力消耗的特點,而且資訊資源共建共享也是高投入的,例如中國國家圖書館的中國數字圖書館試驗計劃和教育部的Calis項目的啓動均已耗資數千萬人民幣。
7.評價圖書館的指標不同
傳統圖書館一般用藏書量的多少作爲主要的評價指標。如評價一個高校圖書館要看師生人均有多少冊書、刊,每年又新購多少冊書、刊,或藏有某些大部頭圖書、特色圖書等,這些指標的着眼點都是各館的藏書量。它的特點是:重投入和規模,輕產出和效益。投入和規模等指標,如書刊購置費、設備購置費、館舍、館藏、人員等是量化的,而產出和效益,如服務的質量和數量、整體效益和效率、人均效益和效率等往往缺少量化指標,要求是模糊的,評價是難以操作的。而現代圖書館是以本館和讀者羣所能利用的文獻量、資訊量及利用這些文獻、資訊所產出的產品的數量、質量和經濟效益來作爲評價一個圖書館的指標。它的特點是:重產出和效益,投入和規模的權值降低,被利用的文獻量、資訊量及產出產品的數量、質量、經濟效益等都是量化的,評價較易操作。
二、數字圖書館的發展前景
數字圖書館雖然還處在理論研究與局部開發研究中,但它強大的生命力已經展現在了我們面前。數字圖書館是圖書館的一次革命,它必然會對圖書館界及整個社會造成深遠的影響。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從傳統圖書館到建成數字圖書館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因爲大量的國內外科技資料的數字化處理很可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圖書館數字化建設應分爲兩步走。
第一步是建立複合圖書館,也就是傳統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並存,電子版文獻與印刷版文獻並存。複合圖書館是館藏與虛擬的網絡資源結合體,因此應從實際出發,科學地處理多種載體類型的關係,制定策略,做好紙質文獻資源與數字化資訊資源的整合工作。首先對現有資訊資源進行統一標準的存儲和重新加工,建立完善的複合型圖書館資訊資源體系,在技術標準上與國家標準保持一致。其次在進行數字化建設時,要分清主次,優先將特色館藏資源進行數字化加工處理,併爲讀者提供更便利的服務如開闢網上閱覽、查詢、檢索、培訓等,使複合圖書館的服務更貼近讀者。
第二步是在複合圖書館基礎上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圖書館。在此期間,首要的任務是強化服務。數字圖書館是應服務的要求而產生的,因此,數字圖書館在傳統圖書館的基礎上要更充分地滿足讀者的服務要求,適應資訊載體發生的變化,使服務更趨多樣化,由封閉走向開放,並與世界各大圖書館在因特網上融爲一體。
與此同時,數字圖書館的建設還要加大資訊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從通訊、網絡、計算機等方面爲數字圖書館的正常執行提供保障。此外,各地區、各部門的圖書館要打破區域界限,在編目、館際互借、聯機檢索、採購等方面互相協調,按照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原則實行大聯合,以便最大限度地共享資訊資源。
三、數字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的聯繫
數字圖書館是傳統圖書館的發展,是以傳統圖書館爲基礎,仍是傳統圖書館的組成部分。兩者構成因素、特徵、功能、作用不完全相同,從而形成兩個不同的體系,各有相對的獨立性,各有自身的脆弱性和侷限性,兩者又具有不可分割的聯繫性。所以,數字圖書館和傳統圖書館兩者不是相互排斥,而是共存互補,相互結合爲一個有機的混合體,這不僅是自身發展的需要,還符合社會發展與需要。

參考文獻:
[1]李冠強.數字圖書館管理理論.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6,VOL1.
[2]郭衛真.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
[3]杜寶娟.試論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01.

談數字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的比較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TAGS: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