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談中學圖書館藏書佈局

學問君 人氣:2.97W

本站小編爲您提供一篇關於談中學圖書館藏書佈局的公共管理畢業論文,歡迎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摘要:中學圖書館藏書的合理佈局對於有效利用和管理館藏資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一般中學圖書館所普遍採用的“一庫四室”的藏書佈局在管理和使用上都具有一定的侷限性,根據工作中的體會,建議採用 三線典藏制這樣一種相對合理的藏書佈局,以真正有效發揮中學圖書館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中學圖書館 藏書 佈局

三線典藏制藏書佈局是藏書組織的重要環節,是將藏書區分爲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繫的系統,目的是建立各種功能的書庫,爲每一部分藏書確立合理的存放位置,以便儲存和利用。藏書的佈局,直接影響着館藏資源有效而充分的利用程度。根據中學圖書館讀者借閱的具體情況,確定合理的藏書佈局,對搞好中學圖書館工作有着重要意義。 作爲一名普通中學圖書館的圖書管理員,在日常的管理中,發現目前的藏書佈局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根據自己的工作實踐,就如何搞好中學圖書館藏書佈局談一談粗淺的認識和體會。

1.中學圖書館藏書佈局現狀 據瞭解,目前絕大多數中學圖書館均是按照文獻類型及讀者對象,分設學生書庫、教師書庫、學生閱覽室、教師閱覽室及教師資料室等,這樣“一庫四室”的佈局模式,不分藏書新舊,不考慮圖書利用率高低,使館藏資源不能科學地分散於各室中,勢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也不利於管理。圖書館的館藏資源本來就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現在人爲地將書刊資料分成教師和學生使用兩個部分,這顯然是不科學的,因爲教師和學生一定會有共性的需要,而我們又很難界定哪些書刊只適合教師,哪些書刊只適合學生。如果在兩個書庫分設複本,這顯然是資金的浪費。另外,圖書館將讀者區別開來對待,學生不能夠借閱到教師書庫中的書刊,這也給學生造成一種不平等的心理狀態。在圖書館這樣一個傳播知識的重要視窗,資源的配置和管理不應該有違學校工作所倡導的“以人爲本”的理念。 此外,書庫與閱覽室分設,讀者只能在借書處借書,在閱覽室內閱覽指定的書刊,這必定會在“借”與“閱”這兩個緊密聯繫的的環節上造成矛盾和衝突,給師生帶來很大的不便。在實際工作中我就經常發現很多學生站在書庫中閱覽圖書和在閱覽室內想看從書庫中借出的圖書這樣的問題。我想如果開闢這樣一個既可以閱覽又可以借出的借閱一體的書庫,一定會倍受歡迎。 針對這些現狀,改變當前的佈局模式,確定合理的藏書佈局就顯得尤爲重要。

2、“三線典藏”制藏書佈局的設想 所謂三線典藏制,就是按照圖書文獻利用率的高低及新舊程度,結合服務方式,將藏書依次劃分爲三個層次,組成一、二、三線書庫的佈局體系。三線典藏制是目前國內外衆多圖書館普遍採用的佈局體系,我認爲中學圖書館的藏書體系也可以借鑑這種模式,在服務方式和收藏範圍上可以根據中學圖書館的實際情況,具體分析和實施。我個人的設想是這樣的:

2.1一線書庫 該書庫實行借閱一體,服務對象是全體師生,其藏書的特徵爲教育教學必不可少的,利用率高,參考性強,近期出版的書刊。具體地說,該書庫的藏書主要包括以下三個部分:

2.1.1現刊 將當年訂閱的全部現刊存放在該書庫中,也就相當於將原來分散在教師閱覽室和學生閱覽室中的現刊集中管理,面向師生全開架閱覽。緊張的學習和工作,造成師生很少有大塊時間靜坐在閱覽室裏閱讀,所以期刊應允許外借,只是適當規定借閱時間及冊數,以便及時歸還,保證不影響期刊的利用率。

2.1.2過刊 將近三年內裝訂成冊的期刊分編、加工後上架流通,使以前一直壓架的資料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

2.1.3普通圖書 該書庫入選的圖書,關鍵要“精”,要有質量,複本數根據每種圖書的流通情況靈活掌握,該書庫中的藏書爲近期出版和利用率、時效性高的圖書,入藏的`圖書要儘量做到無“死書”,藏書數量保持在3萬冊左右爲宜。該書庫具有推薦書庫的作用,所藏圖書要體現和服務於中學教育教學的原則,圖書主要包括以下幾類:政治和品德修養方面的讀物,各種教學參考資料,啓迪學生知識和智力發展的讀物,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優秀中外文學名著和其它作品,藝術和美學知識讀物等。

2.1.4工具書 將教育教學必備的、常用的工具書,在該書庫中設閉架書櫃,便於查閱。 這種“師生一體”、“借閱一體”、“書報刊一體”、“管理一體”的佈局模式,體現了“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實現了資源共享,而且一切都是從讀者方便利用的角度考慮設定的。這樣的書庫基本上可以滿足絕大多數師生的需要,節省了師生各室奔走的時間和精力。而且該室的書刊思想性強、針對性強,對於正確引導學生的閱讀導向,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

2.2二線書庫 該書庫中的圖書只供外借,其服務對象也是全體師生,其藏書主要是利用率相對較低的中文普通圖書,該書庫中的圖書對教師全開架借閱,對學生有針對性地外借。畢竟教師和學生是不同層次的讀者羣,在閱讀傾向上會有差異,因此該書庫中供教師業餘休閒娛樂閱讀的圖書(如言情小說、武俠小說等),不對學生開放。

2.3典藏書庫 其藏書特徵是:線裝古籍書、善本書,利用率較低的資料性書刊、過期失效書刊及裝訂成冊的報紙和三年以前的期刊合訂本等,這些藏書不對外借閱,只供教師研究參考時臨時在館內查閱。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以上所述的藏書佈局只是一個大體原則,三個書庫中的書刊也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應保持一種動態的平衡。隨着新書的補充,滯書的剔舊,根據教育教學的具體需要對各類書庫圖書進行合理調配,使藏書佈局真正做到與時俱進,這樣才符合藏書的發展規律,才能達到最好的、最有效的爲師生服務的目的。

3.在圖書館的藏書建設中,系統性原則和實用性原則是根本性的原則。

系統性原則是建設高質量圖書文獻資源體系的重要保證;實用性原則是圖書文獻資料實現其應有的社會價值的重要體現。要搞好中學圖書館的藏書建設,必須要運用好這兩條原則,才能發揮中學圖書館在中學教育、教學和教學研究活動中的作用。

圖書館藏書建設指的是圖書館藏書的構成質量。所謂的構成質量指的是:圖書館採集的所有圖書文獻資料所形成的圖書文獻資訊資源體系的科學合理程度。這個科學合理程度直接體現了在藏書建設中運用系統性原則和實用性原則的情況。它要透過很多技術指標才能進行綜合評估。對中學圖書館來說,其中的學科結構、時間結構和層次結構是最基本的指標。 學科結構指的是圖書館對各學科圖書文獻資料採集的比例。中學圖書館應根據自身的性質、任務和服務對象來安排本校圖書館藏書建設的學科結構。

時間結構指的是圖書館所採集的不同時間出版的同一類圖書文獻資料的比例。中學圖書館採集的圖書文獻資訊資料中,新的應該保證佔有相當的比例,以便中學的教師學生等讀者用戶能及時獲取最新知識和最新資訊

層次結構指的是圖書館所採集的不同內容深度的圖書文 獻資訊資料的比例,顯示圖書館的藏書建設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程度。中學圖書館應根據本校的具體情況,在採集圖書文獻時,合理地安排各層次圖書文獻的比例和複本量。

中學圖書館藏書建設的系統性的基礎在於中學教育本身是一個知識體系。中學圖書館的藏書建設就是要與這個知識體系相配合,從而形成自己的圖書結構體系。對於這一點,中學圖書館界的認識不一。一般說來多數人認爲,中學教育的各學科知識都是初級的,沒有什麼體系、系統。這就造成了多數中學圖書館在藏書建設上的無目的性,在實際採集圖書文獻資訊時的無秩序性。這種現象在各中學圖書館的藏書建設中是很普遍的。那麼中學基礎教育是不是一個知識體系呢?

中學的基礎教育當然是一個知識體系。從縱的方向來看(1)中學各學科所教授的內容,都是本學科最基礎最基本的知識。(2)中學所開設的所有學科,是人類認識世界這一總的知識體系中的基礎學科。所以中學的基礎教育知識體系是最基本的。從橫的方向看,雖然是分科教學,然而這些知識是相互滲透,相互交叉,相互聯繫的。就是這種相互交融,形成了中學基礎教育的知識體系。中學基礎教育知識體系的這種縱橫交融性,在課堂教學中的體現是不明顯的,而在中學圖書館的藏書建設中卻可以得到體現。中學圖書館的藏書建設應該是中學基礎教育知識體系的客觀反映。

中學圖書館藏書建設的實用性基礎,是中學的教師學生對圖書文獻資料需求的實用性。圖書館所做的全部工作,是透過傳遞和交流資訊,讓圖書文獻資料在中學的教育、教學和教學研究中實現其應有的價值。正因爲如此,中學圖書館採集的圖書文獻資訊資料,無論從內容上看,還是從形式上看都需要注重其實用性。那麼在實踐中,中學圖書館藏書建設如何體現出其系統性和實用性呢?

在學科結構上,中學圖書館沒有必要也不可能把《中圖法》中所有類目的圖書文獻都採集到。如前所述,中學圖書館應根據自身的性質、任務和服務對象,設定藏書建設的學科結構。而且,《中圖法》中的大類在中學圖書館裏不一定是大類,甚至不一定設定這一類學科;《中圖法》中的小類甚至於某些細目,在中學圖書館的藏書建設中是按大類處理的。例如數學、物理、化學類圖書數量大,實際應用多,這類書籍在進入館藏時還需要進一步細分。一般歸入到c663.1至G633.9等細目中。這些細目在中學圖書館館藏書目中就成了一大類。另外象T類(工業技術類)等專業性很強的類目,中學圖書館也不採集,完全可以不設定,最多根據需要設定T類中的二級類目。這就體現了中學圖書館藏書建設在學科結構上的特點。同時也說明,只要從實用性原則出發,以中學基礎教育的知識體系爲依據,中學圖書館的藏書建設在學科結構上就自然而然地顯示出其藏書知識體系的系統性。

在時間結構上,中學圖書館在採集各學科圖書文獻一定要包括各個時間段的。這樣做有兩大益處:(1)使新的圖書文獻資訊資料在館藏中總能佔到相應的比例,以保證學校師生對獲取最新知識最新資訊的需要。(2)各學科包括各個時期的圖書文獻資訊,能滿足學校師生對知識資訊進行回溯性查詢的需要,使師生能清楚地瞭解其所教授或者所學習的知識的來龍去脈,全面地掌握知識資訊。例如,語文教材近兩年變化很大。對於新教材新選人的作品,中學圖書館應及時採集有關這些作品的相關資訊資料,以滿足教師學生教授學習時的需要。但這並不等於說以前採集的與舊教材有關的圖書資訊資料就沒有用了,透過對新作品的學習,加之對舊資料的回顧,教師學生能瞭解語文教材的變革是按照一個什麼樣的思路進行的。這對教好學好語文新教材肯定是大有益處的。由此可見,採集並儲存同一學科不同時間出版的圖書文獻資訊資料,既是中學圖書館的基本業務,又在圖書文獻資訊的時間結構上體現出藏書建設的系統性和實用性。 在層次結構上就更能體現出中學圖書館藏書建設的系統性和實用性了。任何學科的圖書文獻資訊資料都可以按內容的深淺程度分爲:核心層、主體層和外圍層。核心層圖書文獻學術水平高,使用價值大,用於滿足高層次專業讀者的需要。主體層圖書文獻學術水平一般,使用價值大,用於滿足學校師生的基本需要。外圍層的圖書文獻則屬於普及性的,強調的是深入淺出,趣味性強,用於滿足教師學生進行消閒娛樂性閱讀的需要。中學圖書館根據本館服務對象的實際情況,合理地安排圖書文獻資訊資料的這三個層次。一般的做法是:對於核心層的圖書文獻,根據設定的學科情況,要有,但複本量不宜大,或者不要複本,因爲中學師生中對高水平學術讀物的要求不會很多。對於主體層的圖書文獻,不但要有,而且複本量要大,因爲對於中學師生來說,還是基本需要的量大。對於外圍層圖書文獻,儘量要有,複本量要小,因爲只有對某學科特別有興趣的讀者,纔會喜歡閱讀這些外圍層的圖書文獻。例如:語文課節選了老舍的作品《駱駝祥子》中的一段章節。那麼關於《駱駝樣子》這個作品的單行本書,中學圖書館就要多準備些,肯定有一部分學生會有閱讀原著的需要。而研究老舍先生著作的書,要有,而且還儘可能地採集得全些,但複本不一定要多,因爲熱衷於研究老舍著作的師生在中學畢竟不多,即使是語文老師也只是根據教學的需要有選擇地參考閱讀。而回憶,介紹老舍的書,要儘量有,複本有一或兩本就足夠了,因爲這些書雖然有教學參考價值,但主要是作爲消遣娛樂性閱讀用的,讀者羣不大。這樣在層次結構上就能體現出藏書建設的系統性和實用性了。

要搞好中學的圖書館藏書建設,就要從中學基礎教育是一個知識體系這一實際出發,在這個基礎上,根據本學校的具體情況,按照藏書建設的系統性和實用性原則採集圖書文獻資訊資料。同時,還須經常對所採集的圖書文獻資訊資料的科學合理程度進行考察。隨着時間的推移,中學圖書館就能形成自己的圖書文獻資訊資源體系,就能在中學的教育、教學和教學研究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談中學圖書館藏書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