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外國文學教學問題分析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5.29K

本文要談的是我國高等院校文學院(中文系)開設的“外國文學”課。這是一門本科生必修的專業基礎課,自1951年院系調整後,中文系一直開設此課。多數學校以每週3或4個學時、4個學分、每屆上一學年(或一學期)的形式開設此課。也有不少學校爲全校或文學院以外的其它院系開設了此課或與此課相關的課程。從課程體系、課程設定角度看,對此課還是比較重視的。1998年以前,外國文學是一級學科“中國語言文學”下獨立的二級學科。1998年,教育部下文將外國文學與比較文學合併,建立二級學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總體上看,兩者的合併對兩者都有所促進。遠的不論,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30多年間,外國文學教學在教材建設、教學內容和方法更新、師資隊伍建設等諸多方面,與過去相比,都有了長足發展。但是,我們必須充分意識到,隨着時代的變化和發展,外國文學教學日益顯現出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有些是我國人文學科教學共同存在的,有些則是外國文學教學本身要面對的。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直不斷有學者、教師指出外國文學教學面臨的尷尬和困境並提出種種解決的辦法。筆者認爲,外國文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從根本上講,其實就是一個問題,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

外國文學教學問題分析的論文

幾乎所有學生在中學時都學習過外國文學並有自己喜歡的作家作品,爲什麼上大學後卻對這門課不感興趣了?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從三個方面看。從學的角度看,由於文化隔閡,只是像中學時代那樣閱讀個別作品、作品的部分章節還可以,系統地學習外國文學則感覺困難,有較強的陌生感;多年的應試教育,使得學生基礎差,接收能力差;從教的角度看,教材內容更新慢,模式老套,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欠妥等;從整體的學校和社會氛圍看,很多人不讀或很少讀文學尤其是外國文學的大部頭的作品;再加上近年來,對中國傳統文化和文學日益重視,儒學復興的浪潮把外國文學進一步邊緣化了。如何解決學生學習外國文學積極性不高的問題?作爲教師,筆者關注的是教的方面。一則,筆者認爲,教的問題解決了,學的問題才能迎刃而解或得以主要的解決;二則,應試教育、整體的外在氛圍等問題,不是教師的一己力量能解決的,我們不得不承認並面對這些事實,但是隻要教師找到並堅持較好的課堂教學,或多或少,或早或晚,對問題的解決會產生積極地影響。解決教的問題,就是要解決如何透過教師的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學習中獲得知識,獲得精神滋養,提高文學修養和人文素質。一般而言,主要涉及教材的選用或編寫;課堂教學內容及其設計;教學方法、考覈方式的運用等幾個方面。

其中,筆者認爲,課堂教學內容的設計是關鍵,而內容的設計又是由教師對本課的理解即教師的關於本課的教學理念決定的。從教學理念講,文學院開設的外國文學,應該強調一個區別,一個聯繫。一個區別指與外語學院開設的國別文學課相區別。外語學院開設的諸如英語文學(英國文學、美國文學等)、日語文學(日本文學)等,是把外國文學作爲學生學習非母語的第二語言的資料,在教學中以語言解讀爲主,首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文學院開設的外國文學,是把外國文學當作文學研究的資料和部分,正像以中國文學爲文學研究的對象一樣。因爲這種區別,文學院的外國文學教學要有整體視角,史的意識,要把作家作品放在縱(史的發展)橫(同時代)構成的座標系上加以解讀。教師可以以作品爲主,甚至可以以俄國形式主義或英美新批評的方法解讀作品,但這種解讀不能以語言理解爲目的(語言理解是手段)。我們注意到,近年來,外語學院的教師越來越試圖擺脫語言解讀而表現出較強的文學理論研究的能力,正如文學院的教師越來越具備較強的語言解讀能力。然而,外語學院教師面對本科生的教學,畢竟與面對研究生的教學以及教師自己的研究有所不同,文學院的教師也只能是具備一門或兩門外語的能力,而他們要教授的卻是由諸種語言構成的多國多民族的世界文學。

當面對由諸種語言構成的世界文學並且是以翻譯成漢語的作品爲主要閱讀文字時,教師能否讓學生認識到語言、故事所孕育、傳達的'“意味”(藝術激起的審美情感以及諸如價值觀、思想意識、文化傾向、社會趣味等)和如何體會、理解這種“意味”就顯得尤爲重要。與強調一個區別相關,強調一個聯繫指外國文學與比較文學的聯繫。外國文學與比較文學是兩門課,有各自的理論範疇、學科體系、研究對象。有人強調兩者的相同相通而忽略兩者的差別從而主張將兩者合併[1],筆者以爲不妥。篇幅所限,在此存而不論。但文學院的外國文學,以從異質語言翻譯成漢語的作品爲主要閱讀文字,這就內在地使外國文學具有了比較文學的性質,以比較文學理論和方法教授外國文學應該成爲教師的自覺。以比較文學理論和方法教授外國文學,不是簡單地運用比較的方法(比較的方法是各科研究和教學都可以運用的方法),而是以比較文學的視域,把握一種文學與異質文學的關係。當強調了這種區別、這種聯繫,不難看出,外國文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於它是我們瞭解異質文學和異質文化,從而更清晰、準確地瞭解自己的文學和文化的必然途徑,20世紀以來,這可以說是不可或缺的途徑。

不學習外國文學,對本民族的認識,對現實的瞭解,對世界的把握,都將是殘缺的、片面的。儒學的復興、對傳統本民族文學的重視因而都不是外國文學學習的不利因素,而可以轉化爲學習的動力。教師要確立這種認識並把它貫穿到教學中去,以圖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確立了以強調這種區別和聯繫爲基礎的外國文學教學理念,便決定了外國文學教學內容的設計應該注重兩個方面的關係:其一,古典與當代的關係;其二,文學與現實的關係。外國文學涉及多國多民族的上下幾千年的文學,內容龐雜。在極其有限的課時中,試圖面面俱到,是困難的,也是沒有必要的。有的教師抱怨教材不好,如內容不全面、重歐美輕亞非拉等。

的確,外國文學教材至今已出版多種,大多存在各種問題,[2]但是,教材只是輔助性的,教師的教學纔是主導。而且,在內容安排上沒有必要力求全面,也並非講得越全越好。一般而言,由於時間靠的近,青年學生對現代和當代的文學更感興趣。教師要以注重古典與當代的關係爲中心,貫穿古今。講授古典,重在揭示當代的淵源;講授當代,不忘回望歷史。在古典與當代的對話中解讀文學的發展、演變,比僅僅按時間順序講授文學史更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外國文學教學中注重文學與現實的關係,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注重中外文學關係。相對於外國文學,中國文學似乎更有現實性,寫的是自己熟悉的生活,用的是自己熟悉的語言。學生對中國文學更關注,也更多感性認知。在外國文學教學中,注重中外文學關係,既有助於打破中國———外國二元對立的認知結構,也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其實,注重中外文學關係是外國文學教學的內在要求(外國文學與比較文學的聯繫)。

當學生們認識到不能單純地而必須在“互動認知”中認識中國文學,就會對外國文學的學習更加重視。第二,注重揭示外國文學在具體事件具體人物中所孕育所傳達的具有普遍性因而具有現實意義的東西,諸如跨時代跨國度的人文精神(如狄更斯、巴爾扎克、列夫托爾斯泰等作家作品中對貧富差距的憂慮,對下層民衆的關心);宗教在文學中的表現和對世俗生活的影響(如但丁、福克納等不同的宗教觀及其文學表現)等等。注重揭示文學與現實的密切而複雜的關係,更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以上所談,對解決外國文學教學的根本問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是基礎性的。在此基礎上,輔以教學方式、考覈方式的不斷改進,多樣化,則有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使外國文學教學成爲“有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