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開發利用地方文獻資源的思考

學問君 人氣:3.19W


1 地方文獻資源據

開發利用地方文獻資源的思考

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外關於地方文獻的解釋達200多種。廣義上講是指所有與本地區有關的文獻,即地方出版物、內容涉及本地的出版物和地方人士的著述等。狹義上理解則是指內容與本地區有關的文獻。綜合起來看,我們認爲地方文獻是反映特定區域內一切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以及羣體活動方式的記錄。凡是在內容上涉及該區域並具有一定價值的文獻資訊載體,均屬地方文獻的範疇。它既記錄了地方的自然環境、社會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實踐活動,也記載了文化、教育、宗教、民俗……承擔着積澱歷史、記錄地方人民的認識和實踐、傳承社會精神財富、發展和促進地方文化等重任。

1.1 地方文獻資源的特點

地方文獻與其他文獻相比較,是一種獨有的文獻資源,不僅在館內藏書體系中佔有特殊的地位,是唯一的,而且各館的地方文獻數據對因特網而言也是唯一的。這種雙重唯一的特點決定了它的特性。

(1)區域性。以一定的區域爲記錄範圍,反映該區域的自然、社會基本情況,有鮮明的地方和獨特的區域文化特色。(2)時代性。不同歷史時期即使是同一區域的地方文獻都會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3)廣博性。以不同的題材和形式,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該區域內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歷史、地理、民族、風俗、宗教等,從內容到形式都明顯具有廣博性。(4)翔實性。大多出自地方人士之手,史料真實、可靠,數據準確,具有權威的翔實性。(5)原始性。地方文獻中有相當一部分屬於非正式出版物,如各種手冊、資料彙編、檔案、快報、手稿、圖片等,第一手材料都能體現它原始性的特徵。(6)無序性。地方文獻內容廣泛、類型各異、載體繁多、來源分散,表現出了一定的無序性和不規範性。

1.2 地方文獻的類型

地方文獻的類型因標準和形式不同,劃分方法也不同。

(1)從著述形式看,有地方誌、地方叢書、地方圖錄、地方檔案、地方碑誌、信札等…。(2)從載體形式上分,有刻印型地方文獻、印刷型地方文獻、手抄型地方文獻、縮微型、視聽型地方文獻。(3)從內容上分,有地方社科文獻、地方自然科學文獻、地方經濟文獻等…。(4)從出版形式分,有地方圖書、地方連續出版物。(5)從時代上分,有地方古代文獻、地方近代文獻、地方現代文獻。

1.3 開發地方文獻的價值和意義

(1)根據當地的歷史、地理情況爲當政者制定正確的方針、政策提供有用資訊。中國古代有“郡之有志,猶國之有史,所以察民風,驗土俗,使前者有所稽,後有所鑑,其重典也。”在歷史上地方文獻的主要功用是:“資治垂訓”,爲當政者的決策提供服務。雖然現在的領導科學與古代的“資治垂訓”有本質的不同,但領導們仍可以從這些文獻中借鑑一些有用的東西。(2)爲今天我們發展有地方特色的經濟提供歷史線索。比如,目前旅遊業已成爲一大產業,各地都在爭先恐後開發旅遊資源,促進旅遊業的發展。地方文獻中可提供大量豐富的有關旅遊文化方面的自然、人文景觀的記載或介紹,爲我們開發旅遊資源提供了歷史資料。(3)地方文獻對地方文化起着保證繼承、加速傳播與交流、促進發展等多方面的作用。

開發地方文獻(包括少數民族文獻)能加深各民族間的相互瞭解和團結友好,從而增強地方民族的凝聚力。這樣既能滿足地方羣衆文化生活需要,又能保持和發揚地方原有的物質文化特色,還能挖掘潛力,爲以後的科學研究提供豐富的資料。爲我們對地方歷史、地理、科技、宗教、風土人情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必要的材料和有價值的數據和事例。

2 地方文獻資源的開發和管理

2.1 開發是利用的基礎。因此應確定合理的開發原則,有效多樣的方法,科學的管理模式

2.1.1 合理開發的原則各館都應根據本館和本地的實際情況,確定收集的範圍,制定收集的.原則。

(1)區域性原則。明確收集的區域範圍,如本地區的地方文獻和與本地區相關的周邊地區文獻。(2)系統性原則。對地方文獻的收集應力求全面、完整和有一定連續性。按學科範圍可分全面收集、完整收集等,同時也要重視常規地方文獻、灰色地方文獻和其他資料中零星的地方文獻的收集。(3)針對性原則。不同館針對不同的服務對象,對地方文獻的收集要做到目的明確,有計劃、有重點地收集確保形式獨特的館藏特色。(4)時效原則。具體確定全面收集、重點收集、一般收集的時間範圍,對古代、近代地方文獻的收集,要做到“爭”、“搶”時間;對現代地方文獻要做到定期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