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加強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學問君 人氣:3.22W

【摘 要】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僅不能離開學校,家庭的教育和輔導,而且也離不開社會環境的薰陶。重視和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應成爲當務之急的重要任務。面對時下中學生問題日益增多,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應引起我們認真重視的一個課題。本文就如何加強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做了一些探討。

加強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關鍵詞】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時常聽到家長老師抱怨現在的孩子不好管、學生不好教。面對時下中學生問題日益增多,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應引起我們認真重視的一個課題。爲切實提高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加強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重視和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應成爲當務之急的重要任務。筆者結合本人多年教育實踐,對當前初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談談幾點看法。

一、創設有利於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

良好的環境直接塑造着學生的心理素質,直接影響和決定着學生的心理健康,創設良好環境是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必要途徑。一是聯繫學生的心理實際,編寫系統的校本課程。實踐證明,不同地區不同學校,學生的思想實際不可能完全相同。如何有針對性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到因材施教,是有效培養學生主體意識的關鍵。爲了系統的引導學生進行人格的自我評價,情緒的自我調節,性格的自我塑造,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情緒中從事學習、生活和交往,研究及編寫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課程,既能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心理知識教育又能開展心理素質培養,是值得倡導的現代教育研究課題。二是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校園文化作爲一種環境,無論是物理的,還是人文的,對人的心態有很大影響。生活和學習在整潔、衛生、綠化、美化的校園,能使人心情舒暢、愉悅;教室裏張貼的科學巨匠畫像,能激發人積極向上、奮發進取;文明禮貌語言的使用,能營造和諧融洽的人際氛圍;貼近學生學習生活的校園廣播、壁報,能使學生汲取更多的營養。反之,生活在一個惡劣的、充滿視覺聽覺上污染的環境,必然使人厭惡、焦慮、煩燥、緊張不安,甚至會導致行爲上的偏差。所以爲了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充分利用校園文化的積極影響是很有必要的。

二、多與家長溝通、交流,在教育方法上給予家長指導和幫助

父母的教育觀念,教養方式,家庭的教育環境都直接影響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學校要透過家長會,家長座談會等方式,讓家長懂得青少年心理髮展規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瞭解青少年年齡特點,懂得教育學生的正確方法,變過度期望爲適度期望,變追求完美爲揚長避短,變過度溺愛或放縱自由爲科學育人。使家長了解初中生是一個特殊年齡階段,學生情緒反覆,行爲多變,對此要有心理準備,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們。對學生教育既要鼓勵,也可以批評,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中學生心理規律。對孩子的期望值不要過高,希望孩子成才,這是人之常情,但壓力過大,也會適得其反。應教育孩子如何做人,面對挫折,適應環境。此外對“問題家庭”的學生更要特別留意關心,幫助他們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響引起的心理問題,保持家庭和學校教育的一致性。同時,要求家長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做學生的榜樣

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適應學生需要的心理素質教育模式

1、注重教師的心理學知識和技能的培訓。

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師的心理學素養,沒有教師的心理健康,學生的心理衛生只能是一句空話。現代化生活日益緊張和繁忙,給人們帶來許多心理變化,面對激烈的升學競爭及來自社會各方面有形無形的壓力,使一些教師產生心理衝突和壓抑感。教師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必然導致不適當的教育行爲,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學校要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師的職業特徵要求教師要有極強的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教師要用科學知識調整自己心態使自己始終處於積極樂觀,平和穩定,健康的狀態,以旺盛的精力、豐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緒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中去。

此外要注重對教師廣泛開展心理學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提高心理服務的水平,提高心理服務的及時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學校應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爲教師繼續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使每一位教師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以利正確對學生進行指導,並在教育教學過程不出現失誤。要關心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培養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學專業知識,掌握心理輔導技能和心理訓練方法的`教師隊伍,這是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至關重要的。同時應對學校進行整體改革,端正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教學方法,融洽師生關係,創設一個使學生心情愉快的學習生活環境。

2、建立學校心理健康服務體系。

目前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服務,缺少專業人員是一大問題。在近期內還很難配專業的心理醫生,但教育行政部門應考慮儘快培養和培訓專業的心理輔導教師,在上級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建立學校一級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委員會,配備專職人員,建立心理教育和諮詢機構,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切勿將其形式化。如在學校開設心理諮詢室,心理閱覽室,心理活動室。定期爲師生舉辦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專題講座。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生活輔導等並建立健全學生心理檔案,作爲班主任、任課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依據。使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實處。

3、落實初中的心理學課程。

目前不少初中已開設健康教育課,其中也開始涉及心理健康的知識。但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不僅僅是普及心理學有關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課中進行心理訓練、心理指導。心理健康教育課應該是融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和操作性爲一體的,這樣才能學以致用,真正提高學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調節能力,減少心理障礙及其他心理問題。使每個學生都能達到智力正常,情緒健康、意志健全、行爲協調、人際關係適應的心理健康標準,全面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4、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於課堂教學。

學校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課堂教學。實際上各科教學本身都包括有心理教育的內容,我們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於各科教學之中,教師透過不同的教學途徑,變換多種教學方法,運用每一教學步驟,在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只要備課時加入心理教育的導向,就可以使授課內容深入一層,如,語文課就包含有許多情感教育的因素;勞動課、體育課又可安排挫折教育,增加學生的挫折耐力、鍛鍊意志力。這些做法可使教育模式由知識教育向素質教育、心理教育轉化。

綜上所述,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有責任挑起這付擔子,不能僅僅把工作停留在瞭解問題,分析問題的水平上,而是要着手嘗試去解決這些問題;且各校都應把它列入教育教學的目標和計劃中去,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實際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