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卦象審美之維

學問君 人氣:2.36W
卦象審美之維

3.1 審美之維
《周易》是中國哲學史上的第一部經典著作,它反映了華夏民族對自然界、人類社會及思維發展一般規律的探索和把握,《周易》哲學思維成爲中國傳統的世界觀。《周易》卦象蘊含着先人豐富的哲學思想,對卦象進行審美,可以給予我們很多哲學啓示。
一、全息性
《周易》“天地人合一”的思想,孕育着現代系統論和宇宙全息統一論的萌芽。在整體思維原則指導下,古人將天地、日月、時空的變化和氣象、物候及社會活動與人的生命活動綜合起來進行研究,由此而認識到人體是一個高度複雜的有機體,或者說是一個高度複雜的巨系統。這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而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從《周易》諸卦、卦象及卦序可以看出,《周易》具有全息思維,《繫辭上》便有“原始反終”之說,即由事物的開始推及事物的終結。卦象內容之包羅萬象,卦象資訊之周到全面令人驚歎。
  《周易》卦象因其全息性而揭示了宇宙萬事萬物的深刻內涵,正如《繫辭下》所說:“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其旨遠,其辭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隱。”“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繫辭上》)易象的蘊涵量是相當巨大的。例如八卦之象,就是古人“仰觀”天象,“俯察”地象,“近取諸身,遠取諸物”而畫成的,它們涵蓋了宇宙的萬事萬物。八卦重迭而成的六十四卦,其所喻示的象徵本旨就更加豐富多彩了。西方人驚奇地發現“所有地球生命的祕訣同《周易》的教導十分相似,六十四個卦象嚴格地對應着遺傳密碼中六十四個DNA密碼子”, 這一點在馬丁•斯克諾伯傑的《生命的奧祕》一書中有清楚的敘述。在化學上,門捷列夫元素週期表也嚴密地與六十四卦相對應。可見易經是用卦爻符號系統來表達宇宙奧妙的模型圖式,這種全息性的象徵思維方式,在中外文化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不能不說是華夏民族獨創性思維的一大奇觀。
二、模糊性
  卦象審美意象是人類內在情感和思緒與外在物象融合而成的。 “神用象通,情變所孕,”(劉勰語),審美意象是人心營構之象,創作主體的情感和經驗帶有個體性,特殊性特徵,帶有極強烈的主觀色彩,但審美意象總脫不了特定的社會氛圍,也就帶有一定的羣體性和一般性特徵。所以不管從創作主體還是鑑賞主體來說,它都既具有指向性,又具有發散性。審美聯想的多樣性,爲意象帶來了不確定,多義的模糊特徵。從周易卦象中,可以看出人的生命節律和宇宙萬物的生命節律合爲一體,古人將自己的人格精神投射於自然物象,自然界的物象與人的精神異質同構,正如老子認爲“道之爲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在老子看來,對自然的觀照,應該着眼於對整個自然生命運動的“大象”及其顯現規律的觀照,表現出一種混沌性和模糊性相結合的整體特徵。
由於卦象思維側重於對世界整體性的把握,所以具有模糊性的特徵。
  《周易•繫辭上》:“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種模糊語言,卻描繪了宇宙生化模式,萬事萬物皆被涵蓋在八卦之中。對此,《老子》作了更模糊的概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張景嶽解釋說:“夫一者,太極也;二者,陰陽也;三者,陰陽之交也。陰陽交而萬物生矣。”(《類經圖翼•氣數統論》)非常模糊的事物,卻表示爲精確的數字,這不能不說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獨特思維,它體現了宏觀與微觀的結合、抽象與具體的統一。中國人早在幾千年前形成的卦象思維,運用模糊的認識,反映了大自然混亂與有序的統一性。
  三、變化性
周易卦象思維模式所蘊含的物質世界是統一的,又是千差萬別的。古人對世界萬事萬物這種矛盾性質的認識之根本觀念是陰陽,即《周易•繫辭上》“一陰陽之謂道”的哲學概括,成爲辯證法的起點。自此關於陰陽對待、陰陽消息、陰陽互根、陰陽轉化等一系列變化規律,不斷爲人們所總結,形成“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爲和”(《老子道德經》)的對立統一之辯證思維模式。
  周易卦象辯證思維的精髓就是“變”:“易之爲書也不可遠,爲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爲典要,唯變所適。”(《周易•繫辭下》)周易強調靈活與變通:“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周易•繫辭下》)   “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說卦》),“終則有始”,物質運動永遠不會完結。從一卦看,自初爻發展到上爻,又回覆到初爻。從八卦系統看,“終萬物始萬物者,莫盛乎艮”(《說卦》)。從六十四卦大系統看,自“大哉乾元,萬物資始”(《彖》上),至第六十三卦《既濟》,雖已完成,但“終止則亂”,所以還要來最後一卦,原因是“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序卦》)這些都反映出“生生之謂易”、“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的辯易思想,帶有循環性的思維傾向。
  成中英先生說:“周易學所看到的世界是一個關係世界,是一個變的世界,是一個重重因果、重重因素交差的、互相作用的一個網絡世界。”六十四卦便體現了這種複雜的、有機的結構關係。其中由一卦變爲其他卦的形式,描繪了事物的外部關係,例如綜卦(倒卦)反映了對應關係,錯卦(旁通)反映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滲透關係等等。一卦六爻之間,相鄰的四畫、五畫皆可構成“互體卦”,它描繪了事物的內部關係。面對這種錯綜複雜、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物質世界,古人除確立了用聯繫的觀點去多角度、多層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觀察和認識事物的思維方法外,更重要的則是考慮如何使物質的關係世界得到統一、諧調、和合、平衡地發展,以達到“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易傳•彖上》)的目的,這是周易哲學思維的核心問題。
      
  卦象審美之維以其自身的獨特而巨大的優勢培育了中華民族的高度智慧,促成了璀璨的古代文明,並長期領先世界。然而它的消極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其思維上的模糊性造成了應用上的侷限和量化嚴密性的不足,阻滯了近代實證科學的產生與發展。其循環性的思維傾向,導致了保守觀念和封閉意識的產生。我們面臨的任務就是整飭易學思維模式,發揚其優越性、合理性,強化其不足,彌補其缺陷,使古老易學的應用煥發出新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