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會計與稅法的結合與應用

學問君 人氣:4.88K
論會計與稅法的結合與應用
  論文關鍵詞:;稅法;結合應用
  論文摘要:
我國於2007年1月1日開始實行新的會計準則,新會計準則體系的內容更加完整,包括的範圍更加廣泛,推進了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接軌進程,促進了我國改革開放的順利進行,並推動了資本的發展。由於會計與稅法屬於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目的和服務對象,因此,會計與稅法總存在一定的差異。新會計準則的頒佈擴大了會計與我國稅法之間的差異,而兩者的協調影響着國家的的徵管,對國家的收入有重要的影響。
  
  我國於2007年1月1日開始實行新的會計準則,推進了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接軌進程,促進了我國改革開放的順利進行,並推動了資本市場的發展。由於會計與稅法屬於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目的和服務對象,因此,會計與稅法總存在一定的差異,而新會計準則的實行擴大了這種差異。由於會計與稅法的協調對我國的財政收入有重要的影響,同時發揮着會計與稅法的作用,所以,應將兩者結合起來應用於實踐當中。我們首先應該分析這兩者的差異體現在什麼地方,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什麼,才能將會計與稅法更好的結合起來,使它們在實踐中發揮最大的作用。
  
  一、會計與稅法的主要差異分析
  (一)會計與稅收在原則上的差異
  1.新會計準則與稅法對於謹慎性原則有不同的認識
  新會計準則認爲會計資訊質量在依據謹慎性原則的基礎上可以得到顯著的提高,不會低估損失或負債,也不會高估收益或資產;而稅法對謹慎性原則的認識是避免偷稅漏稅行爲的發生,減少稅收收入流失現象的發生。企業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是會計人員憑經驗所做的估計,並不一定真實的發生;而稅法認爲除非損失確實發生了,費用纔可以被扣除。
  2.新會計準則與稅法對於權責發生制原則認識不同
  新會計準則認爲會計覈算的基礎是權責發生制,企業應遵循權責發生制原則來計算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而稅法只依據權責發生制計算生產經營所得,依據收付實現制來計算其他所得。權責發生制增加了會計估計的數量,稅法會採取措施防範現象的發生。
  3.會計與稅法對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的理解不同
  會計認爲會計覈算僅以企業交易事項的形式爲依據是不全面的,應以企業交易事項的實質爲依據進行覈算,承認實質重於形式原則;而如果稅法承認鉅額壞賬準備,將會嚴重損壞所得稅稅基,因此稅法一般不接受會計根據實質重於形式原則。
  4.會計與稅法對可靠性原則的重視程度不同
  會計在一些情況下會放棄原則,爲確保會計資訊是相關的,新會計體系擴大了公允價值的應用;稅法始終堅持歷史成本原則的運用,因爲徵稅屬於法律行爲,對證據的可靠性要求加高,而歷史成本恰好具備較強的可靠性。
  (二)會計與稅法在損益計量方面的差異
  會計與稅法在損益計量方面一直存在差異,新會計準則施行後,這兩者之間的差異不僅繼續存在,而且還得到進一步的擴大,併產生了一些新的差異。首先表現在對取得固定資產的計量方面,會計對固定資產進行入賬時依據的是其取得時的成本,而稅法對固定資產的確認並沒有作理論性的規定。新會計準則施行後,會計在對固定資產的處理上允許企業考慮固定資產的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賦予了企業更大的自主權;稅法則限制了企業對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新會計準則實行後,會計與稅法在損益計量方面產生了一些新的差異,如新會計準則規定對或協議銷售商品後獲得的價款的收取按照合同或協議價款的公允價值確定收入金額,而稅法仍利用銷售商品的名義價格來確認銷售收入並計算應該繳納的稅金。
TAGS:會計 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