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生活化視角下美術教學路徑選擇論文

學問君 人氣:1.56W

摘要:美術教學確立生活化視野能夠優化美術知識呈現方式, 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促進學生認知方式轉變。作爲美術教師, 我們要強化生活化教育理念, 不斷提升美術教學理論素養, 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引導學生細緻觀察生活, 將美術學習和現實生活有機連結, 積極主動地開展生活實踐, 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提升學生的美術創作靈感和創造能力。

生活化視角下美術教學路徑選擇論文

關鍵詞:生活化; 美術教學; 路徑;

我國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要透過生活才能發生力量而成爲真正的教育。”這一論述具有高度的前瞻性, 對於今天的美術教育仍然具有重要啓發意義。美術教師要確立生活化視野, 透過生活化教育提升美術教育效能, 全面提升學生美術素養。

一、意義構建:美術教學確立生活視野的意義

(一) 優化知識呈現方式

生活化視野下, 美術教學內容將與生活密切聯繫起來, 教師藉助學生生活積累、生活經驗等, 改變教學方式, 有機連結生活, 使傳統美術教學變得生動起來, 知識呈現方式得到進一步優化, 學生學習興趣更濃厚。

(二) 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生活化視域下, 教師教學理念發生根本性轉變, 從“教”的中心向“學”的中心轉變, 無論是教學內容的選擇, 還是教學方法的優化, 都根據學生認知特點, 迎合學生認知需求, 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繫起來, 學生主體地位得到凸顯。

(三) 促進認知方式轉變

在傳統美術教學模式下, 教師教學方法單一, 主要以講練爲主, 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生活化視域下, 教師根據學生生活閱歷、生活經驗等設計美術教學, 注重激發學生學習潛能, 促進學生認知方式轉變, 成爲知識的主動構建者。

二、路徑選擇:生活化視域下美術教學有效路徑

(一) 細緻觀察生活, 提升美術創作靈感

美術教育家靳尚誼指出:“生活是我創作與教學不竭的源泉。”基於生活視域的美術教學, 需要教師打破課堂教學時間與空間限制, 將美術教學從課堂向課外延伸, 帶領學生走進自然, 深入生活, 捕捉自然之美, 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美術創作的靈感, 使學生始終保持敏銳的觀察力, 進而藉助美術創作活動將捕捉到的靈感表現出來, 不斷提升學生髮現美、體悟美、創造美的能力。例如, 在教學《多變的色彩》一課時, 教師如果單純地按照教材實施教學, 顯然學生是難以感受到色彩的豐富性。爲了強化學生對色彩多變性感受, 我將課堂延伸至自然, 佈置學生用相機捕捉自然中的色彩, 用畫筆展示色彩的多變性。在課堂, 我將學生捕捉到的色彩進行展示, 讓學生交流, 品鑑色彩捕捉的角度, 進而引導學生去探究色彩的屬性。學生在細緻觀察自然色彩的基礎上, 融入自己對色彩的個性化理解, 從而爲自身創作靈感的提升進行有效鋪墊。

(二) 創設生活情境, 激發美術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法是經實踐證明的有效教學方法之一, 它改變了傳統教學單調枯燥的現狀, 透過創設與美術教學相關的情境, 使美術教學變得直觀、形象起來。美術教師要善於創設生活化學習情境, 利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生活現象、事物、景物、事件等, 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爲學生美術學習搭建場景, 從而激發學生美術學習興趣, 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使學生保持持久的注意力與興趣, 使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積極的情緒。例如, 在教學《重複的魔力》一課時, 上課前, 我先向學生展示剪紙工藝, 讓他們認真觀察我是如何摺紙的;經過剪切處理後, 變成一件完美的藝術品。透過對紙張的重複摺疊, 創造出驚奇的藝術效果, 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拓展學生藝術思維的廣度, 打通美術與我國其他藝術之間的壁壘。

(三) 有機連結生活, 豐富美術教學素材

美術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 需要學生在平時的美術學習做到厚積薄發。美術素材的積累僅僅依靠教材是遠遠不夠的, 因此教師要打破當前美術教學內容選擇觀念, 形成以美術教材素材爲中心、向生活無限輻射的教學內容選擇觀念, 有機連結生活, 使生活成爲美術素材積累的源泉。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素材運用能力。例如, 在教學《動感生活》一課時, 本課的一個重要教學目標是欣賞不同風格的動態人物畫作品, 體會繪畫人物的神韻和不同風格作品的藝術魅力。透過對人體運動時具體結構變化的研究和探索, 初步瞭解人體結構、比例、動態的基本知識, 感受人體結構、動態美。爲了幫助學生積累素材, 我引導學生從人物畫作品向生活延展, 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人和事物。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觀察各種狀態人物的動作變化, 瞭解身體運動時的動態特徵和結構特徵, 發現生活的多姿多彩。這樣就爲速寫打下堅實的基礎, 也提升了學生捕捉能力與人物造型能力。

(四) 開展生活實踐, 培養美術創造能力

生活化視域下的美術教師要注重美術教學與生活實踐活動的有機結合。生活實踐活動的開展不僅迎合了學生認知特點與興趣愛好, 也在實踐中促進學生對美術知識的內化, 提升學生美術實踐能力, 使學生在生活這個大舞臺充分展示自己的藝術天賦。生活實踐活動要貼近時代, 貼近實際生活, 這樣才能使學生的美術作品保持鮮活性, 更能夠展示現實生活。仍以《動感生活》一課爲例, 爲了更好地促進學生觀察能力發展, 教師可以開展“尋找與發現”爲主題的實踐活動: (1) 收集報紙上的照片、雜誌上的插圖、影視中的影像等, 作爲速寫的資源; (2) 分析《電視中的拳擊比賽》, 並說出自己的發現。這樣的實踐活動, 既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 又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與美術創造能力等。

總之, 生活是美術教學的源泉。美術教師要進一步強化生活化教育理念, 不斷提升美術教學理論素養, 將美術教學的根深深地置於生活之土壤, 拓展學生美術學習視野, 構建開放式美術課堂, 開闢美術教學新境界。

參考文獻

[1]魏思東。生活美術:“尊重·創造”兒童生活美術的教學建構——魏思東兒童生活美術教學[J].教師, 2012 (12) .

[2]熊擎宇。讓生活點燃美術教學的火花[J].教師, 2012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