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會計計量的特點論文

學問君 人氣:2.96W

人類要想改造世界,就離不開對紛繁複雜的客體的計量。對客體的定量化認識更爲精確,是改造的基礎。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一種科學只有在成功地運用數學時,纔算達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會計計量與通常意義的計量有什麼本質區別呢?本文試圖回答這一問題。

會計計量的特點論文

一、計量一般概念

“計量就是根據特定規則把數額分配給事物或事項”。計量是主體認識客體的過程,要完成這一過程,必須明確以下三個問題:

1.計量的對象(客體)。

2.計量的屬性。世上的事項與事物是複雜的,一個事物也會呈現不同的屬性,如物體的質量、體積、運動的速度等。計量的屬性需要計量的尺度與規則。

3.計量的尺度與規則。對不同的屬性要用不同的尺度與規則,如質量可以用天平來計量,相應的尺度(國際標準單位)千克。

計量水平反映了生產力水平,決定了人類對客體的需要程度,如人類對核能的需要不可能在覈物理取得突破之前被滿足。當然,人類對某一客體某一屬性的強烈需要,對計量水平又有巨大影響。

二、會計計量的特點

作爲以提供財務資訊爲主的經濟資訊系統的財務會計,“會計計量是會計系統的核心職能”。會計計量的特點:

(一)會計計量的對象。“會計對象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每一個會計主體範圍內,財務會計能夠反映和控制的經濟事物與經濟行爲,通常被稱爲價值運動或價值增值運動。”會計不是一種定性的手段,會計主要用於定量,僅僅指出會計對象,不便於量化。爲了計量的方便,再將會計對象按照不同性質的基本構成加以分解,一般分爲六類要素:資產、負債、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要素是價值運動或價值增值運動的載體或表現,實際上,一個主體單位時間(如一年)的價值增值可以表徵其經濟效益。什麼是價值?目前,比較流行的觀點有兩種:

l.勞動價值論。由亞當斯密等古典經濟學家創立,馬克思推向科學與完善的勞動價值論的核心思想是:(1)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2)商品價值以交換價值爲表現形式,在商品社會,即貨幣價值形式;(3)商品按照價值施行等價交換,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勞動價值論有以下特點:(1)價值是面向過去和現在的(勞動創造價值,沒有勞動當然沒有價值),價值量建立在客觀交易的基礎上,比較可靠;(2)無法解釋價值之謎;(3)無法解釋當今衆多的創新金融工具的價值。

2.邊際效用價值論。由新古典經濟學派代表薩繆爾森(Samulson,B.A)繼承和發展的邊際效用價值論的核心思想是:(1)效用(類似馬克思的“使用價值”)是物品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能力,效用和稀缺性構成價值的充分條件;(2)價值是人們對物品效用的主觀心理評價,效用決定物品的價值;(3)邊際效用(一定量某種物品中最後一單位物品所提供的效用)是衡量價值量的尺度;(4)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和邊際效用均等定律。邊際效用價值論有以下特點:(1)價值不僅面向過去和現在,還面向未來。價值量建立在對效用的主觀評價的`基礎上,可靠性差;(2)解釋了價值之謎;(3)解釋了創新金融工具的價值問題。

兩論的共同問題在於:無法給出價值的具體量化模式,一般借用價格來表現價值。在非壟斷條件下,交換價值近似地代表了雙方對價值的共同認識,是主觀心理評價的現實表現。

人們對計量對象尚未達成共識,這是會計計量的第一個顯著的特點。

(二)會計計量的單位。會計計量單位主要是貨幣單位,貨幣本質上是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其本身的價值也在不斷變動。因此,貨幣單位至少存在兩種形式:一是名義貨幣,即各國流通貨幣的法定單位;二是不變價值貨幣單位(一般購買力單位),是以一定時日的貨幣的價值爲基礎,將其他時日的名義貨幣單位調,整(用物價指數來測算)到該基礎上,從而使不同時期的貨幣保持在不變價值的基礎上。

作爲計量單位的一個首要條件是“剛性”,如米、克等單位有嚴格的生成依據。從這個意義上講,一般購買力單位是相對合適的,但這隻在持續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才被採用。會計計量通常使用的是名義貨幣,並且假定其價值不變。透過跨國股權投資形成的國際企業集團中,不同國度的企業一般採用東道國的名義貨幣作爲計量單位,同樣假定名義貨幣幣值不變。

會計計量單位的這種“柔性”,或者說這種假定的“剛性”,是會計計量的第二個顯著的特點。

(三)會計計量的屬性

1.會計計量屬性。既然會計計量的對象是價值運動,而價值運動又是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那麼是要計量會計要素的歷史價值還是現在價值?由於價值往往是由交換價格代替,那麼是要計量要素的現實交易價格還是潛在的交易價格?對會計計量屬性一般從時間(過去、現在、未來)、流向(流入、流出、預計,兩個方面考慮,合理的計量屬性如下表所示。

過去現在未來

流入價格歷史成本重置成本

流出價格現行市價

預計價格未來現金流量現值

2.會計計量屬性的分析

(1)價值理念、金融創新與會計計量屬性。勞動價值論和邊際效用價值論均末給出價值的具體計量模式,對用什麼代替價值存在分歧。

勞動價值論強調交換(過去的)價值可以代替價值,所以歷史成本計量屬性是恰當的,因爲,歷史成本計量屬性最客觀。同時,勞動價值論又認爲價值是受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而不同時代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又不相同。所以,同一資產在不同時期的價值是不一樣的。對已使用的資產其目前價值的計量,現行市價和重置成本計量屬性是恰當的(往往要求有市場對應的參照物),這兩種計量屬性兼有客觀的和主觀的成份。至於是否有必要對資產重估則受制於許多因素,如成本效益原則、重要性原則等。從計量屬性的時間角度,勞動價值論對應的計量屬性是立足“過去、現在”的,不能突破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