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體驗美學視野下的散文教學

學問君 人氣:2.54W

【論文關鍵詞】體驗 散文教學 特點

論體驗美學視野下的散文教學

【論文摘要】散文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其比例大約佔到課本內容的一半,因而散文教學研究一直是學者們和一線老師研究的重點。本文從體驗的視角來研究散文,希望能爲現行的散文教學盡一點薄力,也給一線的老師們以一點啓發。
  
  散文中的“體驗”涉及兩方面的內容,一是作家創作的散文作品,二是讀者閱讀作品。首先,作家創作作品就是寫自己對生活、情感和生命的體驗,作品創作的過程就是作家體驗的過程,一個文字就是作家自己對生活、情感和生命的獨特體驗;其次,讀者閱讀作品就是讀者去體驗作家的體驗,閱讀即體驗。在閱讀的過程中,讀者去感受作家的獨特體驗,無論是生活、情感,還是生命方面,只要能產生共鳴,就能很好解作品傳遞的資訊。總而言之,作家品就是書寫自己對生活、情感和生命的獨特體驗,而讀者閱讀作品就是去體驗作家的體驗。
  一、用體驗美學理論研究散文教學的意義
  1、散文教學現狀的考察
  在當前的語文教學實踐中,由於種種原因,我們的散文教學存在了很多的問題。具體歸納起來,有兩個問題是非常突出的。可以說,正是這兩個問題讓我們的散文教學怎麼也美不起來,教學效果也不好。
  (1)散文特點模糊化
  散文的寫法是很自由的,所以纔會有不同的風格。但是由於教師在散文教學中往往會忽略掉不同風格的散文存在的特點差異,導致學生一直對散文的特點很模糊,不能很好地掌握解讀散文的方法。
  (2)散文教學思維模式化
  在“形散而神不散”的理論下形成了“事—景—情”的思維反應模式,這使我們的散文教學始終處於一種停滯不前的狀態,嚴重地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散文教學目標難以實現。
  2、改變散文教學現狀,實現有效性教學
  在文體中,散文是最直接、最真實、最徹底地展示作家的心靈、表達作家的情感的一種,它是最能直接表達作家直觀感受的文體。散文教學,就是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理解文字所蘊含的意義和情感,只有學生體驗到了作家在文字中所要傳遞出來的自我獨特體驗,才能真正地理解文字,所以用體驗美學來研究散文教學是最有效的,這種教學可以打破以往的無質量教學的束縛,實現有效性教學。
  二、體驗美學視野下的散文文體個性特質透視
  1、散文情感的主體性
  散文是主體性很強的一種文體,“它不像詩那樣以專職的抒情構成完整的情感結構,而是以情感的流向爲中心軸線,去縱橫交錯地粘結在一切使情感得以產生和表現的自然之物。”,散文作家可以淋漓盡致地抒發自己對生活、對自然、對的感受,言我之志,抒我之情,在感悟中傳出自己的聲音。所以閱讀散文就是去體驗作者的獨特體驗,去認識作者眼中的世界,試着去領悟他要傳遞出來的情感。
  2、散文體式的散漫性
  對於散文的體式,蘇軾認爲,散文“隨物賦形”“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由此我們可以得出:散文的體式是散漫的,行文可以無拘無束,形式可以變化多端。換句話來說,散文可以不拘格套。
  散文的“形散”,是指它的形式可以沒有嚴格的限制,這種自由的體式爲它營造了一個自由的空間,可以融合多種形式,例如可以借用的蒙太奇組接手法等等。這種與其他文體形式相互滲透的形式,使散文的體式更加地散漫,但也給它注入了新的活力。
  3、散文意象的靈動性
  一篇優秀的散文是透過那主觀化了的意象傳遞出作家對生活、對人生、對自然、對的獨特感悟。這些意象可以是作家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之物,也可以是大自然中的一花一草,只要是能準確地傳遞出作家的各種體驗、感悟,這些意象就具有了靈動性。透過這些帶有了靈動性的意象,讀者可以重組作家在文字中所描述的世界,體驗到作家的體驗。
  三、體驗視野下散文教學的特徵
  1、散文教學是一種對話性教學
  散文表達的是作者對生活的真情實感,作者以自我的眼光觀察世界,表達自我的體驗,實際上,散文就是作者把自己的情感以文字的形式傳遞給讀者,而讀者在解讀的過程中,也是透過文字這一中介將自己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進行對話交流,從而產生心靈上的碰撞,擦出情感的火花。我的導師曹明海老師在《當代文字解讀觀的變革》裏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文字解讀不是單方面的對象性闡釋,而是文字與讀者的反應交流過程。”由此,文字解讀的過程就是讀者與文字交流互動的一個過程。散文文字的解讀同樣如此,但散文文字的解讀我們還要注意一個重要的方面—情感。散文文字它蘊含了作者豐富的情感,在解讀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注重用我們自己的情感與文字進行情感上的交流互動,透過這種隱形的“對話”加深我們對文字的理解,尋求情感上的共鳴。
  2、散文教學是一種性教學
  散文是一種美學構成,有着顯著的審美性。從內容看來,既有春風秋雨,朝陽晚霞這些如詩如畫的自然美景,也有感天地泣鬼神的人之情。著名的作家周立波也說“散文沒有小說似的`幻想和情節,缺乏戲劇的戲劇性,也不像詩歌一樣,專事抒情,窮求韻律。爲了保持藝術的魅力,它更應當重視文章的流暢和華美。”(《1959~1961年散文特寫選序言》),散文的美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它流暢華麗的,把散文稱之爲美文亦是再恰當不過了。
  3、散文教學是一種開放性教學
  散文是一種心靈開放的藝術,在我們的解讀過程中發現:凡是優秀的散文作品,無不是作家抱着一種開放的胸懷和心態去擁抱生活、感悟世界,都是作家對生活、對人生、對自然、對社會的真切感悟。散文教學是讓學生去體驗作家的體驗。在學生面前,散文文字是具有開放性的,他們對文字可以作多元理解;在文字面前,學生也是具有開放性的,他們可以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沉澱下來的智慧去感受和體驗作家的獨特體驗,對文字做出帶有主觀色彩的個性解釋。
  4、散文教學是一種陶冶性教學
  散文流露着作家的真情實感,字裏行間蘊藏着作家的情感和思考,閱讀散文,尤其是那些經典的散文,我們可以體驗到作家那些獨特的體驗,把作家的主觀情感和個人的生命體驗融入進我們自己的體驗中,使我們的心靈得到了淨化,也讓我們明白了生活中的真與僞、美與醜。所以,散文教學就是一種陶冶性教學,我們應當高度重視散文的這種陶冶性功能,讓學生在散文教學過程中去追求精神世界的完美。
  5、散文教學是一種建構性教學
  散文是表達真情實感、展現自我的一種文體。散文創作的過程也是作者對自己的生活體驗進行意義建構的過程,只不過這種體驗是以一種明確、有序的形式表達出來而已。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把對現代散文豐富的知識傳授與動情的美感體驗結合起來,在強化學生認知智能的基礎上,以情感美的形象來打動人、人,使之獲得性情上的陶冶,建構完美的審美情感。”這說明解讀散文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師生用自己的審美體驗來建構對文字的意義,也是自我建構的一個過程。
  
  【參考文獻】
  [1] 良運. 散文美學觀念的多向拓展[J]. 東嶽論叢, 1994(4).
  [2] 蘇軾. 蘇軾文集(第5冊)[M]. 北京: 中華書局, 1986:2069.
  [3] 曹明海. 當代文字解讀觀的變革[J]. 評論, 2003(6):156.
  [4] 劉方池. 點擊高中現代散文,探究語言美學精微[J]. 中學語文, 2005(4).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範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