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談教師的審美與初中生物教學

學問君 人氣:2.18W

一、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談教師的審美與初中生物教學

具有審美人格的生物教師能充分挖掘教學內容中美的因素,從審美的角度設計教學方式,組織教學語言,創設愉快輕鬆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教學“毛毛蟲與蝴蝶之間的發育關係”一節內容時,先建議學生:“讓我們一起閉上眼睛,感受一首中國名曲《化蝶》。隨着悠揚的樂曲,充分展開想象。”隨後,小提琴協奏曲的優美旋律飄蕩在整個教室,學生個個聽得如癡如醉。音樂停止後,問學生:“欣賞這首名曲時,你產生了哪些聯想?”有學生說:“我覺得自己變成了一隻蝴蝶,在空中起舞。”有的說:“我真想也有雙翅膀,加入蝴蝶的隊伍,一起感受樂曲中人物的喜怒哀樂。”教師順勢引入:“想要變成蝴蝶可是有個複雜的過程的,至於其中的奧祕,那就讓我們一起透過今天的學習來尋找答案。”這樣一來,充滿情趣的匯入,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讓他們更有信心地投入新課的學習。

二、進行有效的直觀教學

在生物教學中,生動的簡筆畫、設計美觀的板書、精美的動植物標本、教師形象生動的語言等所體現出來的直觀美,將會作用於學生的多種感官,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教學越發生動活潑,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如本人在教學“光合作用”一節時,就嘗試用繪畫加上口訣揭示出了光合作用的過程實質。這樣就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三、激發學生的探究靈感

探究和創造性是個性中最有活力的因素,而各種審美與探究活動可促使學生左右腦同時開發,協調發展。如在教授“開花和結果”一節中,在帶領學生欣賞完了花和果實的各類唯美圖片後,我接着就出示了一則新聞,這則新聞以《路燈長明,水稻難眠》爲題報道了一塊晚梗稻田減產的消息。大致內容是:公路旁的一塊晚梗稻田,以前在沒有路燈的時候產量高,自從旁邊安裝了路燈後,產量竟然嚴重下降。學生聽了以後興趣高漲,立即進行分析討論,許多學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晚梗稻只有在秋天短日照情況下才能開花,晚上路燈的照射相當於延長了日照時間,水稻難以開花,所以結果稀少,導致產量下降。這樣將課本上的抽象知識運用到了生產實際,增強了學生的探究靈感。

四、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

在學習“生物的適應性”時,引用白居易的詩《草》:“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詩中描述了古原上的青草一叢接着一叢,一年一度地枯槁和繁盛;無情的野火燒不盡,溫暖的春風一來,又喚醒了它們的生命。小草的這種堅韌剛強的生命力,會強烈感染學生,使之產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勇於奮鬥、敢於拼搏、追求生命之美的美好願望。

五、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

在學習微生物的知識時,我深情地爲學生講述了巴斯德和利斯特的故事:法國着名微生物學家巴斯德做了許多實驗,終於發現了細菌是造成物質腐朽的罪魁禍首。英國外科醫生利斯特是這種理論最早的響應者和實踐者,他研究出病人手術後傷口化膿之因,參照巴斯德的理論,利用高溫消毒滅菌法,用碳酸來消毒手術器具和醫生的手,他做的手術不再因細菌而感染,在他的醫院裏,手術死亡率是世界上最低的。利斯特取得成功,獲得了極高的榮譽,但他沒有將戰勝細菌的功勞記在自己頭上.他在致巴斯德的信中說:“敬愛的先生,請准許我向您恭恭敬敬地致謝,感謝你指出細菌的存在是腐朽的真正原因,依靠您的這一原理,我找到了防腐的方法.人類正享受着您的工作所貢獻的幸福!”在學習動物的行爲時,我告訴學生動物學家羅倫茲在大家這個年紀時就對動物行爲產生了極大興趣。他整日忘情地與蛙、鴨、猴、狗及其他動揚廝混在一起,甚至還學會了一些動物的“語言”,並以此爲豪。這樣融思想教育於一個個真實的事例中,教育學生要謙遜、努力、有創造性和忘我地去做一件事,比起單純的說教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藝術大師羅丹說過:“所謂大師,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能夠發現出美來。”作爲一名生物教師,其審美人格或像涓涓的溪水,或像洶涌的海浪,或像靜謐的山林,或像絢爛的彩霞,並把自己對美的感悟滲透於教學之中,這樣才能更愉快地勝任繁重而艱辛的工作,從自己的勞動和創造中獲得藝術欣賞與感悟的快樂。美的傳授和美的內容相諧,美的情感與美的姿態相應,進而產生美的效果,激發學生的呼應、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