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析民法與刑法中的正當防衛異同

學問君 人氣:1.38W

正當防衛一般是指人們在遭遇危險時本能的反應,是一種保護措施,在面臨生命、財產等危險時,人們通常會正當防衛。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蒐集整理的淺析民法與刑法中的正當防衛異同論文,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淺析民法與刑法中的正當防衛異同

所謂正當防衛,即公民在我國公力救濟不能對其進行及時的保護,在危機情勢下使用公民自身力量打擊敵人,避免生命以及財產受到侵害的行爲。在我國的刑法中規定爲了對公民的財產以及個人利益進行保證,免受侵害,採取的正當防衛的行爲不負刑事責任,但如果公民正當防衛限度過大,導致出現其他重大損傷,那麼要就其程度承擔刑事責任。然而在民法中也對正當防衛的行爲進行了規定,如果公民因正當防衛導致出現損傷,那麼公民不必承擔刑事責任,當正當防衛超出了必要的程度,導致其出現不必要的傷害,那麼將要承擔一定的責任。二者相比可見民法中對於正當防衛行爲的描述缺乏詳細的規定,那麼正當防衛在民法與刑法中存在哪些區別,文章中筆者針對此問題進行了分析。

一、正當防衛與民法和刑法中的必然聯繫

通常情況下,人們對於正當防衛的首要想法便是從刑法的角度進行思考,而通常情況下在刑事案件中也是這樣。然而正當防衛的概念並不是只能從刑法的角度進行考量,也可以在民法的角度去考量。正當防衛一般是指人們在遭遇危險時本能的反應,是一種保護措施,在面臨生命、財產等危險時,人們通常會正當防衛。經過時代的變遷,儘管正當防衛的定義也從簡單的報復逐漸演變成爲受法律保護的行爲,然而實施正當防衛的同時仍然是人們研究的重點問題。在我國民法與刑法是支撐法律體系的基本法律,儘管這二者對於正當防衛有不同的限定,但是確實透過法律對正當防衛的行爲進行了保護。民法和刑法中存在對正當防衛的規定,儘管沒有一致的限定內容,但在這其中卻體現了我國法律的統一性,同時也能從中感受到我國刑法對民法具有一定的保障意義,在客觀因素的基礎上對其進行約束,以這種形式維護法律的權威,進一步保障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二、正當防衛在民法與刑法中構成要素差異性

正當防衛在民法和刑法中分別有不同的管理部門,所以在實施管理時管理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刑法主要負責犯罪刑事案件,而民法則主要負責民事侵權事件,因此可能會出現此事件在民法中屬於侵權,然而就刑法對其侵權的界限來說卻沒有構成侵權的現象,由此也可以體現出民法與刑法存在的區別。

針對正當防衛行爲來說,就某一事件的正當防衛行爲儘管在刑法中屬於合乎標準的防衛行爲,但是就民法的相關規定來說卻已經防衛過當,那麼該當事人在無需承擔刑事責任的前提下要承擔民事責任,由此便也出現了何爲“正當”防衛的問題。正當防衛在民法和刑法中存在不同的限定標準,分析在這二者中的區別運用,要分析其在民法和刑法中構成要素的差異性。

(一)防衛動機存在差異

所謂防衛動機也可被稱爲防衛目的,在正當防衛行爲中防衛動機是爲了利用一定的防衛行爲達到某種目的,如果要構成正當防衛,首先其防衛動機則要具備合法性。在一些大陸體系中的民法典中對正當防衛的行爲都有相關規定,而我國的民法和刑法中對於正當防衛的行爲卻是存在一定差異的,在民法中,實施正當防衛的行爲主要是針對民事侵權形式而言,在規定的條件限制下實施防衛行爲屬合法,對公民的利益進行保障,同時也體現了法律的.有序性。

在此基礎上民法中的防衛行爲,涉及到的民事侵權行爲所造成的財產損傷、犯罪行爲情節較輕,而實施防衛行爲者則要考慮是否是實施防衛。一般情況下,人們爲了保障國家、社會利益、生命、財產安全不受侵害,會本能地實施正當防衛,而其實施的防衛行爲會在此基礎上出現防衛過當的現象。若實施正當防衛既容易防衛過當,又能夠出現濫用權力的現象,那麼所謂正當防衛則失去了其本質意義。

(二)防衛時機存在差異

一般情況下我國範圍內的違法現象會由刑事機關處理,就公民個人而言並沒有權利進行防衛。實施正當防衛的前提是刑事機關不能及時處理,在這時公民個人才能夠實施正當防衛。在此基礎上,在法制社會的時代,公民的正當防衛權利要進行嚴格的法律限制,而其中最重要的限制條件便是防衛時機。

在民法中,正當防衛是針對侵犯權利行爲而言,而侵權人所實施的侵權行爲造成的後果和犯罪行爲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公民面對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會有一定的時間思考應對的措施,因此,就平衡雙方權益的而言,實施的正當防衛行爲是迫不得已的,也就是除此之外,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因此從民法角度而言,實施正當防衛是一種迫不得已的行爲,爲此,在民法中公民行使防衛權利要將公民是否“迫不得已”作爲評判基礎。

而在刑法中,所謂正當防衛主要是針對犯罪行爲而言,所造成的後果要大於民法中的侵權行爲,就其防衛時機而言如果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實施防衛行爲,那麼可能會對權益造成損害,對我國的法律秩序也會造成影響,所以,公民爲了保障國家、社會以及自身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保障我國法律的有效性,在必要時機實施正當防衛,以免當事人在面對權益與防衛二者選擇缺乏決斷,造成損傷。然而在刑法要求中,並不是針對所有行爲都能夠實施防衛,只是在面對時間緊迫、侵害性大的犯罪行爲時才能實施正當防衛。所以,在刑法中,實施正當防衛並沒有迫不得已的約束。

三、正當防衛在民法和刑法中的區別運用

(一)正當防衛是體現民法和刑法的發展需求,具有統一性

一般情況下,我們說起正當防衛通常是從刑法角度,相關刑法研究人員在對正當防衛展開研究時也會比較傾向於刑法,在具體的應用方面也較多用於刑事案件,然而這不完全代表正當防衛屬於刑法,與民法完全沒有聯繫。針對正當防衛發展過程來看,所謂正當防衛,是指公民在面對生命、財產等受到危害時,出於自我保護而實施的防衛行爲。

經過時代的變遷人們的防衛行爲逐漸由私人報復逐漸轉爲受法律保護的行爲。所以,正當防衛形式不僅具備合理性,還擁有合法性,其行爲本身具有雙重屬性,在此基礎上公民才能真正在法律的保護下實施防衛行爲,保護自身合法權益,以免出現濫用防衛權利造成防衛過當的現象。

我國的民法與刑法是支撐我國法律體系的基本法律,同時也是保障人們正常生活的法律,考慮到民法與刑法在保障公民權益方面具有很大效用,那麼同屬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的正當防衛也就自然而然成爲民法和刑法中共同擁有的內容,同時也是民法和刑法中的必備內容。正當防衛在民法和刑法中共同擁有的屬性還包括阻卻違法這一點,所以,針對現階段我國在民法中關於正當防衛的相關規定來說,與刑法的相關規定存在很大的共性。

(二)正當防衛在民法與刑法中具有不同的觀念

這裏所說的觀念主要指民法和刑法中對於正當防衛的不同指導原則,引導公民能夠正確認識並運用正當防衛,構建和諧社會。

1.民法與刑法屬性不同。

通常情況下一個國家的法律體系會透過調整對象與方式的不同,分爲不同的法律部門,而在社會關係的角度,會在所適用法律不同的基礎上,把法律規範分爲公法與私法。公法主要用於調節非平等主體逐漸的關係,也就是國家機關或是國家與公民之間的關係,明確其權利,並且將其服從法律規定作爲主要目標,進而實現保障國家權益、保障國家職能的目的。而私法主要應用於調節社會中各個主體的關係,明確其私權並且保證其私法權利的實現,對社會中公民所從事的社會活動進行保護,進行合理的調動。一般情況下會把刑法歸入公法範圍內,將民法歸入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