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以文史爲本以興趣爲先

學問君 人氣:2.67W

大學語文是目前全國高校普遍開設的一門人文素質教育課程。在教學中,大學語文老師有責任用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和人類優秀的作品啓迪學生的思想,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但是,目前教學中還存在着許多問題。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教法單一,缺乏靈活多樣的教學總體設計;第二,學生被動接受,沒有自主思考和參與的餘地,制約了學生積極主動性的發揮;第三,學生的學習被限制在課本和課堂,沒有廣泛的閱讀量,同時,課時有限,造成學習內容的單調。筆者從事大學語文教學近二十年,從中摸索出若干經驗,取得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以文史爲本以興趣爲先

1、課堂教學內容與形式的新穎傳統的大學語文教學基本是以教材爲唯一的教學內容,並且單一地講述教材所選擇的文字;教學形式也是傳統的一支粉筆、三尺講臺的單一老式的教學方式。至於達到怎樣的教學效果,做教師的也不得而知。而當今,對於大學語文的研究越來越深入,而其所具有的提升人文素質修養的功能越來越明顯。因而,如何上好這門課程就成爲新時期從事大學語文教學的教師共同需要應對的問題。

1.1立足於“文化”與“文學史”大背景下的教學內容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大學語文日益受到重視,帶動了教材革命,市場上大學語文教材版本多樣,結構形式也是多種多樣,有的側重介紹不同文體的作品,例如以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等方面進行分類;有的則按歷史朝代的先後順序進行分類,不一而足。但不管如何分類,教師傳統的授課內容都是從中選取一定數量的作品,給學生一一講述。筆者認爲,這種教學方式只不過是中小學語文教學的一種延伸,難以取得期待的教學效果。因此,如何使得大學語文的教學不同於中小學語文,不再是“高四語文”,是許多教師一直去探索的內容。

“語文”既是“語言文字”、“語言文學”,亦是“語言文化”,現今中小學語文教學中更爲側重的是“語言文字”,而在大學語文學習中,更應該側重的是“語言文學”以及“語言文化”這兩個領域。

北京大學孔慶東教授講到,前蘇聯學生在初中階段就“把語文解決了”,到了高中階段已經開始學文學史了,而我們的學生到了大學還是一沒有文學鑑賞能力,二沒有思考能力,三沒有表達能力。由此,孔慶東教授說,“學大學語文是非常有用的”,並且認爲學大學語文最後至少要達到“兩個自豪”的教學目的:一個是對中國文化的自豪,一個是對自己能力的自豪?。基於這種認識,落實到具體內容上,筆者認爲,首先需要加強對文化背景的學習。因而在授課過程中,首先需要給學生介紹的是東西方文化背景。例如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道文化以及這兩種文化長久以來對中國文人的人格、價值觀等方面的重要影響。在這種先行介紹的基礎上,在讓學生去學習相應的作家、作品,學生就更容易理解。

其次,需要加強對於文學史的瞭解。當今有很多大學生因爲高考的壓力,課外閱讀較少,文學史的知識瞭解更少,因此在學習大學語文的過程中,如果只是孤立地去了解一個作家或一部作品,不能將其放置在闊大遼遠的文學史的背景中,這種學習,只能是皮毛的學習,不會深人骨髓。在久遠的歷史長河中,誕生了衆多的作家、作品,每個作家都有不同的生活境遇,每部作品都有不同的內容,表面看來是完全不同的;但我們知道在一個國家的歷史發展中,有着深厚的文化積澱,而這些文化的積澱對作家的心理、思維、人格、情感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因而在教學中,筆者加強對文學史的介紹,使學生能超越個體、超越時空,對文學作品有整體把握,從而來認識到許多作品既有內在一致性,又有個體不同的風格。

例如大學語文選本中有李白的詩歌《月下獨酌》,這篇作品很多同學都會背誦,但並不能深層次地理解。筆者在教學中,根據以上所述從“文化”及“文學史”兩方面出發,首先讓學生了解詩歌在唐朝的地位,以及李白在唐朝詩歌中的成就,使大家認識到李白是唐朝成績斐然的大詩人;但爲什麼李白有那麼多滿腹憂愁的作品呢?這就涉及到中國傳統文化對詩人的影響。同時可以結合文學史中的其他文人來看,就更容易看到中國文人受到相似文化影響,人格高潔、不甘平庸,但一經打擊而挫敗的整體特點。在此基礎上,學生再去閱讀《月下獨酌》,就會理解得更全面、更透徹。

1.2運用新穎的教學手段由於多媒體教學具有形象化和直觀性等特點,非常符合語文的再現情境的需要,因而在語文教學中有非同尋常的作用,與傳統手段教學相比有明顯的優勢。

多媒體手段的運用,可將文字、圖片、聲音、圖像等衆多資源有機結合,將有限的.課堂空間,擴大到無限的時空領域,既形象生動又全面具體,從而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透過相關的圖片、音頻或視頻設計,展現相應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審美體驗,使之能具體直觀地體味作品意境,更深入地去把握作品的內涵。在製作《春江花月夜》多媒體課件時,我們運用了清越的《春江花月夜》的琵琶曲作爲背景音樂,並配以許多優美如畫的圖片,讓學生沉浸其中,慢慢體會春江月夜的美麗、體會蘊含其中的美好情感,享受語言、文字、畫面、音樂共同帶來的審美體驗。這種化靜爲動、化抽象爲具體的教學方式更勝過教師的千言萬語。

2、重視課堂以外的學習大學語文的課時量極爲有限,如何更合理的使用有限的時間,如何使學生取得更好的效果、獲取更多的收穫,筆者認爲應該重視課堂以外的學習。

2.1合理利用電子教學平臺目前許多大學開設電子教學平臺,其中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把教室不能充分展開的教學內容延伸到教室以外去。但我們很多教師並沒有充分地運用這一資源,確實是資源的巨大浪費。在電子平臺上,我們可以拷貝授課課件,這樣學生上課時就不會因爲着急記筆記而忽略了老師的語言教學;更爲重要的是,電子教學平臺給我們提供了討論的空間。因爲課時有限,我們的課堂更多是以教師爲主角,即使有討論,也只能寥寥數語,而且還有不少學生因爲有心理壓力而不願多發言,所以對大多數同學來說,電子教學平臺給我們的溝通提供了更好的空間,學生可以暢所欲言,就一些問題師生們可以進行細緻而充分的探討。

2.2拓展閱讀面當今中國的考試制度雖然經歷了種種改革,但仍有不盡如人意之處,中學生多因爲高考的壓力很難有機會去大規模地閱讀課外書籍,導致大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普遍比較低。再加上長期以來,過分強調專業知識的傳授,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養,使學生的視野受到侷限;過重的教育功利導向,使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和紮實的基礎訓練受到影響;過弱的文化陶冶,使學生的人文素質和文化底蘊不夠深厚。特別是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衆教育轉變的過程中,造成了某種程度的對人文精神的淡化,使部分學生片面發展,成爲西方學者所說的“單面人”,即沒有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單純技術性和功利性的動物。但社會是應當不斷進步的,民族也當是不斷強壯的,從長遠計,社會需要的是更全面的複合型人才——有廣博的知識面和廣泛的適應能力,這對於社會的進步和民族整體素質的提升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高校大學語文教育的主要目的,也應在於此。筆者認爲,大學語文的學習定位,不僅是學好教材內容,更重要的是以此爲契機,放眼於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多閱讀、多記憶、多理解,提升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基於這種認識,筆者認爲應該要求學生拓寬閱讀面,文藝、哲學、歷史等等領域學生都應有所涉獵,教師爲學生開列書目,並要求在完成老師所建議的閱讀任務後,完成若干篇讀書筆記,既以此來檢驗學生的閱讀內容和閱讀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寫作水平。

3、變被動爲主動。激發學習興趣在大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如果總是教師在唱獨角戲,那麼即使講述很精彩,也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學生的學習基本是被動學習。應該變被動爲主動,請學生參與其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3.1展示學生作品在整個的大學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或主動或被動總會完成不少作品,以前更多重視課堂講述和課後考試,多多少少會忽略這些作品,殊不知這樣會損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大學語文教材中,有這樣的選文《天才夢》(張愛玲)、《紙船》(泰戈爾)、《竹林的故事》(廢名)等以“童年”爲話題的作品。童年,是作家們關注的話題,但同時也是學生非常熟悉的話題。所以筆者在設計教學方案時,不僅僅考慮到去讓學生了解經典作品中的童年體驗,更讓學生參與其中,去談自己的童年記憶、童年體會。許多學生寫作了類似話題的作品,有興趣的學生還製作了童年主題的P。這樣的學習過程,使學生以主動參與的方法與作品情感產生共鳴,陶冶性靈。每個學期結束時,筆者都將本學期的優秀作品展出,既擴大了大學語文的校園影響,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2開展校園誦讀活動誦讀是學生們普遍喜愛的一種學習方式。朱自清說過:讀詩就是再做詩,一首詩的生命不是作者一個人所能維持住,也要讀者幫忙才行。這就是誦讀的作用。一首好詩、一篇好的作品,可以百讀不厭,在不斷的誦讀過程中,去逐漸體會作者蘊藏於其中的喜怒哀樂,去發掘自己對於作品的審美感悟,這樣的過程就使作品具有鮮活的生命力,生生不息。筆者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經常利用課堂一瞬、利用校園一角,引導學生大聲誦讀,體會經典文字帶給他們的無窮的審美愉悅,並帶來對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

總之,作爲大學語文的授課教師,應該更加知曉大學語文對當今大學生的重要性,在經濟高度發達、社會高速運轉的時代,情感的鈍化和文化的貧瘠如影隨形。“經濟、科技的大堂,固然是中國人必須努力建造的聖殿,可是,在這座大堂的後面,還應該經營出一處後花園:讓臺靜農先生抽菸、喝酒、寫字、著述和聊天的後花園”_3J。而教師的任務就是爲大學生營造好這處後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