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研究英語學習心理 激發英語學習動機

學問君 人氣:5.88K

【論文關鍵詞】學習 學習動機 動機激發

淺談研究英語學習心理 激發英語學習動機

【論文摘要】新的《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學習動機是學生的情感態度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研究英語學習,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是一件富有挑戰性的改革,這是英語新課程改革的內容之一。
  
  新的《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增強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研究學生的情感態度,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是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前提條件。英語學習既是一個認知過程,也是一個情感過程。因爲學生的英語學習行爲是受意識支配的,所以,學生首先要有學習英語的強烈願望,從主觀上產生學習動機,才能在行動上付之實施。研究表明,學習動機是學生的情感態度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初中中,相當多的學生在七年級英語學習興趣濃,在八年級英語學習興趣減弱,在九年級出現厭學英語之態勢,因此,英語教師必須針對這個客觀現實,提出有效的應對策略。下面從研究學生的英語學習心理入手,探討激發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方法。
  一、學生從英語學習興趣濃到厭學英語的表現及原因
  1.心理具體表現:
  (1)關於英語學習的認識。隨着年級的增長,學生認爲學習英語只對那些能考上大學的學生纔有用;有的學生自信心不足,認爲即使努力學英語也追不上別人;還有的學生認爲自己將來當農民,不需要學習英語。
  (2)學習意志薄弱。有些學生缺乏克服困難,戰勝自我的堅韌意志和信心,對於詞彙的記憶更是難上加難,更別說碰到較長英語閱讀題目。有些學生自控能力弱,不能控制自己把學習堅持下去,成績一旦滑坡就產生自暴自棄的念頭。
  (3)考試心理障礙。有些學生往往在英語考試中表現爲:心理懼怕和焦慮造成審題馬虎,發生各種審題錯誤,甚至漏做題目;由於前一個題目不會做,手在做下一個題目,腦子裏還在想前一個題目,因而造成筆下失誤。
  2.原因剖析:
  (1)因素:很多家長存在着“讀書無用論”的觀念,認爲讀書不如早輟學經商掙錢;還有很多社會現象的影響,如大學生高分低能、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等等。
  (2)學校因素:填鴨式教學盛行,忽視學生的個體需要和情感;教師講得過多,學生練得過少,教師一講到底包辦教學,學生靜心聽講,其思維完全處於被動應付狀況,缺乏積極主動思考,忽視知識的形成和能力培養。
  (3)教師因素:英語教師大部分時間用在備課、上課、批改學生作業等事務上,而很少有時間學習心、教育學等教育教學理論,他們不懂得對學生進行學習心理健康輔導,對學生沒有學會期待,沒有學會尊重學生,沒有賦予學生夢想和希望。長此以往,導致學生缺乏英語學習自信心,學習動機越來越弱,思想消極。
  (4)學生個人因素:初中英語教材結構的性,系統性更強,表現在教材知識的銜接上,前面所學的知識往往是後邊學習的基礎,有些學生在小學學習英語過程中基礎知識把握不好,中學又沒有查漏補缺、及時銜接,導致新舊知識的斷鏈,長此以往,知識形不成完整的網絡。
  以上這些問題導致:學生缺乏英語學習動機。
  二、激發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有效方法
  1.教師要學會激勵學生。學生學習越好的學生,就越願意學習,而學習不好的學生就容易轉移和分散學習注意力,不把心思用在學習上。其實,學習進步本身就是對學生的一個獎勵,還有家長和老師的誇獎、讚美,都對學生的學習動機起到了強化作用。
  教師可以用學生喜歡的活動激勵學生的英語學習。比如,學生喜歡足球、下象棋或者與校長合影等,英語教師就可以在學生學習很努力的情況下,或者學習成績有了進步情況下,組織學生踢足球、下象棋或者與校長合影等。每當學生學習有一些提高時,就可以這樣做,經過多次的反覆,學生就會喜歡上英語學習。還可以透過降低學習難度和採用小步子策略,讓學生感到學習並不太難,從而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
  2.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和理解英語學習的目的.和要求。幫助學生認識自己、認識學習,應先於教他讀書求知。“要學什麼,是知識還是技能?用什麼方習?”還有學習內容的結構、難度、重點、要點以及恰當的方法,都要讓學生認識與理解。這樣學生就會對自己的學習有了目標和方向,有了較爲積極的心理準備。如名詞複數、第三人稱單數形式的規律是初一英語上冊的重點;初中階段的英語閱讀分析能力、推斷能力、概括能力是初中英語的重點中的重點。
  3.教師要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需要。學校的學習與社會的學習的不同點,就是它的間接性。學生看不到學習對他們有什麼直接意義,學習的需要是在他們進入社會以後,纔會慢慢感覺到的,但爲時已晚。學生從完成學習任務活動中獲得知識和技能有助於他們滿足自己的目前需求目標,有助於爲他們提前取得一張進入進入社會的“通行證”,爲將來的生活做好準備。英語教師還可以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使學生了解英語知識在生活實際中的意義,引起他們進一步探討的認知需要。透過這些激勵措施,英語學習意義就會被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也會激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