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心理護理的目的及程序

學問君 人氣:2.63W
淺談心理護理的目的及程序
【摘要】心理護理,是指護理人員以心理學知識和理論爲指導,以良好的護患關係爲橋樑,按一定的程序,應用各種心理技術,透過消除或緩解護理對象存在的或潛在的心理行爲問題,最終改善護理對象的心理條件,恢復健全的生理、心理和社會功能。
【關鍵詞】心理護理;目的;程序
        目前,護理工作者越來越重視將心理學理論知識和實用技術運用在護理學理論研究和臨牀實踐工作中,針對病人及其家屬的心理狀態進行心理護理已經成爲系統化整體護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心理護理就是在觀察疾病發展特點的基礎上,進一步瞭解疾病發展中所表現出來的認知、情緒、行爲反應的個體特徵,繼而對護理對象進行心理干預及心理支援。心理護理需由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和技能的護理人員,針對護理對象存在的或潛在的心理行爲問題,按一定的程序有步驟有計劃地實施。
        1 心理護理的目的
        人患病後,在心理上會有某些不同程度的反應,如抑鬱、焦慮、懷疑、孤獨感、被動依賴、否認、同情相憐、僥倖等等。而心理護理是護理人員在與病人交往過程中,透過良好的言語、表情、態度和行爲,去影響病人的感受認識,改變其心理狀態和行爲;調適上述的不健康心理,使之達到最適治療的心理狀態,對促進疾病的康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1.1 解除病人負性心理 如外科手術病人對手術的某些錯誤認知、術前過度的緊張或焦慮的情緒狀態,對手術的預後具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透過心理護理,促進病人形成良好的手術認知、調整情緒狀態處於適當的焦慮水平,有助於促進手術病人保持適宜的心理狀態、防止心身症狀的惡性循環,以及發揮手術療效。
        1.2 協助病人角色適應 病人一旦生病,但往往難以放棄原有的責任,在病人角色轉變過程中易出現角色衝突等不良適應狀態。透過心理護理,可以促使個體角色適應,有利於疾病的康復;助病人適應新的社會角色和生活環境。
        1.3 幫助病人良好的人際關係 透過心理護理,幫助患者適應新的社會環境,建立良好的社會關係,特別是醫患關係、護患關係、患者之間的關係,以儘可能爲病人創造有利於治療和康復的最佳心身狀態。 
        1.4 滿足病人的心理需要:心理社會因素可引起個體軀體的不適症狀或病感。透過心理護理,有助於澄清病感的性質,幫助個體調整心理社會狀態。給患者提供關於疾病發生髮展、疾病診斷、治療方法及預後復發等知識掌握的需要。
        2 心理護理程序
        在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的基礎上,在整體護理的整個過程之中,進行連續的、動態的,有計劃、有評價的系統護理,按照護理程序保證病人得到完整的、連貫的、具有專人負責的管理。具體步驟如下:
        2.1 評估 評估是心理護理程序的第一步,是透過觀察、晤談、調查、量表測查等手段,對病人作綜合資訊的收集工作,收集病人主、客觀資料、整理分析資料和列出心理護理診斷,通常與收集病人的其它資料同時進行。      2.1.1 收集資料 此次患病心理因素與疾病的關係、家庭經濟狀況、家族史等情況,包括患病後的心理反應及心理需求,以往心理健康狀況,採用現代心理學的研究方法,透過人格量表、情緒量表、問卷、測評工具進行客觀、量化地心理評估。心理測量是制定心理護理計劃和對心理護理療效進行評價的科學手段,同時心理測量也是心理護理規範化、科學化的的根本途徑[2]。
        2.1.2 分析原因 分析患者的性格類型,遺傳因素,軀體健康狀況,理化因素:如是否有酗酒、吸毒、藥物濫用等;心理社會因素:如生長髮育史、生活事件、社會支援情況;以及如個體的生活習慣、宗教信仰等等。
        3 相關護理診斷
        心理護理程序的第二步,是根據收集到的.系統資訊,對病人作綜合的臨牀護理診斷,確定病人的心態,對患者的心態進行“好、中、差”分類,然後分析是否存在“焦慮、抑鬱、恐懼、擔憂”等情況,最後確定病人存在的消極心態屬於是輕度、中度還是重度。
        4 計劃
        在列出心理護理診斷或護理問題後,制定心理護理目標;根據目標作出解決存在的。心理問題的決策,即心理護理計劃。制定心理護理目標時,應有明確的針對性,是應針對現存的或潛在的心理護理問題,目標應包括具體的達到的結果及時間。
        5 執行
        即將心理護理計劃的具體措施付諸實施。
        6 評價
        即檢驗預期效果是否過達到,列出執行措施後出現的反應;再將反應與原來制定的護護理目標進行比較、以觀察是否達到要求;在評價的基礎上對心理反應重新估計。
        7 結論
        隨着醫學的發展,心理護理越來越顯其重要,是整體護理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護理專業的本質是對人類的關懷和照顧。"關懷"是離不開心理活動的,也就是說護理專業是對人類的關懷,包括軀體、心理、社會的全方位照顧[3]。護理人員必須必須具備良好的醫德修養和心理素質,豐富的心理學知識和深厚的實際經驗,靈活掌握心理護理的程序,才能達到良好的心理護理效果,提高護理質量,促進人類的健康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王國蓉,李繼平,黎雪梅.心理護理現狀與發展趨勢[].護理研究,2006,20(7):1807.
[2] 賴平妹,林宗偉,黃麗葵.心理測量對臨牀心理護理的作用[J].吉林醫學,2011,32(7):1384.
TAGS:淺談 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