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獨立董事制度建立與完善的會計視角解讀

學問君 人氣:1.43W
獨立董事制度建立與完善的會計視角解讀
「摘要」在我國現階段,建立獨立董事制度是完善上市公司內部治理結構的一項重要舉措。本文試圖從的視角來詮釋獨立董事制度形成的基礎,認爲現行西方獨立董事制度存在兩種基本模式的主要原因是其面臨環境上的差異,在了我國試行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基本動因後,提出應當從五個方面逐步規範與完善這一制度。  「關鍵詞」獨立董事制度 理論基礎 規範與完善  證監會所發佈的《關於在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既是強化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所採取的一項新舉措,也是促進上市公司規範其運作方式的一個重要手段,它將我國的獨立董事制度建設納入了正式軌道。《意見》頒發以後,各上市公司均加快了建立獨立董事制度工作的步伐並取得了相應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本文擬從會計的視角,就獨立董事制度建立與完善的有關問題做一分析和初步討論。  一、會計視角詮釋:獨立董事制度形成與建立的理論基礎  (一)不同利益關係人的相機干預機制理論決定了獨立董事制度形成的必然性,而其依存狀態的臨界點需要以有效的會計確認與會計計量爲基礎  20世紀80年代以來,所有權(含剩餘索取權與控制權)具有狀態依存性的理論得到進一步的。張維迎(1996)曾經具體地描述了企業的這種狀態依存性,並提出了在不同的企業產權關係情況下的判斷模型。他認爲,若沒x爲企業的總收入,N爲股東的最低預期收益率,w爲應該支付工人的合同工資,r爲對債權人的合同支付(本金加利息),假定x在0到x之間分佈(其中x是企業最大可能的收入),工人的索取極優於債權人,這是因爲工資構成企業成本的一部分,實際上在產品售出之前就已經支付,因而,其具有索取權。那麼,所有權的依存性爲:當w+r+N≥x≥w+r時,股東是企業所有權的控制者;經營狀況良好,股東不會干預;經營狀況異常時,股東會干預。當 w≤x< w+r時,債權人是企業所有權的控制者;債權人需要有優先的求償權。當x<w時,工人是企業所有權的控制者,工人有優先的求償權。當x>w+r+N時,經理就是企業所有權的實際控制者。從上可見,在不同的經營情況下,需要對可能出現不斷變換控制態勢的情況進行制約,即有必要建立一種內在的監督機制,獨立董事制度的建立正是緣於這種內在的需要。在實際工作中,上述所列示的企業各種狀態依存性臨界點的確定,就需要會計部門在對經營過程與結果進行確認和計量的基礎之上,以其所提供的有效會計資訊爲基本依據做出相應的決策。  (二)企業的團隊生產理論決定了獨立董事制度在企業內部地位的客觀性,而其監督成本與監督績效的測算必須以可靠而且相關的會計資訊爲條件  企業的主流契約理論認爲:“企業乃‘一系列合約的聯結’(文字的和口頭的,明確的或隱含的)”(張維迎,1995)。在科斯理論的指導下,阿爾欽和德姆塞茨(Alchian,Demsetz,1972)將的重點從使用市場的交易費用轉移到解釋企業內部結構的激勵問題(即監督成本)上,提出了團隊生產理論,並提出了道德風險與監督成本問題。他們認爲,企業是一種“團隊生產”的方式,最終產出物是一種共同努力結果的集合性體現,由於每個成員的貢獻不可能精確地去計量,因此,現實中也就不可能按照每個人的真實貢獻去支付報酬,這就導致出一個“偷賴”的問題,即團隊成員缺乏努力工作的積極性,爲了規避這種行爲,就必須讓部分成員專門從事監督其他成員的工作。因此,獨立董事制度的建立也正是團體生產理論的一種運用。但是作爲一種監督機制,就需要支付監督成本,同時也會形成相應的監督效益。而建立在合約基礎上的這種監督成本與監督效益是否匹配的測算,更需要以可靠而且相關的會計資訊爲條件。  (三)委託——代理理論決定了獨立董事制度中激勵機制的確立方式,而作爲其契約核心問題的薪酬標準又是與選聘對象所具有的會計專業知識程度緊密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