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談淮北地區稻套麥高產栽培技術

學問君 人氣:1.96W

接要: 從品種選擇、種子處理、播種、溝系配套、灌水、施肥、化學除草、防治病蟲害等方面介紹了稻套麥的高產栽培技術,以期爲稻套麥的推廣栽培提供參考。

談淮北地區稻套麥高產栽培技術

關鍵詞: 稻套麥;高產;栽培技術;淮北地區

稻田套麥是三麥播種方式的一項重要改革措施,也是三麥播種的一項省工、節本、輕型高效的重要栽培技術。它較常規破茬播種具有適期早播、爭取季節的優點,避免了秋播期間長期乾旱和連陰雨天氣無法耕翻的影響,並能使水稻活棵成熟到老,增加後熟,緩解收種勞、畜力緊張的`矛盾;同時可減小耕翻播種中的深籽地中莖過長、叢籽密度過大的危害,易使苗早、全、齊、勻、壯,從而爲小麥高產、穩產打下基礎。根據多年實踐經驗,要奪取稻套麥產量6 750kg/hm2以上,需掌握如下栽培技術。

1品種選擇

由於稻套麥播期較早,且分櫱節多數位於土層表面,易受凍害,稻套麥必須選用抗寒性好的半冬性品種,而不宜選用偏春類型品種。另外,所選用品種應具有植株較矮、株行緊湊、根系發達、中後期生活力旺盛、抽穗後單株綠葉較多、後期熟相好等特性,可選用淮麥20、菸農19、濟麥21等。

2種子處理

小麥在播種前應曬種2~3d,以增加後熟和提高發芽率,並做好發芽試驗。稻套麥紋枯病發生偏重,可使用藥劑拌種,藥劑爲5%井岡黴素水劑500g或500萬單位井岡黴素粉劑50g,對水4kg拌50kg麥種,堆悶3~4h後晾乾備用。

稻套麥前期與水稻共生,容易竄高。因此,爲培育壯苗,促進低位分櫱發生,提高分櫱成穗率,增強植株防凍抗倒能力,可用15%多效唑拌種,一般每10kg麥種用15%多效唑有效成分0.6~0.8g,對水1kg稀釋後均勻拌麥種,堆悶2~3h後晾乾備用。

3適時播種

一般應在水稻收穫前7~10d播種,最長不超過15d,其原則是保證麥苗三葉期以前收穫結束。播種太早,因其共生期延長,小麥極易形成瘦弱苗,收割時易受傷害;過遲,因其共生期短,一會因水稻收割早田間溼度不夠,而影響早出苗、出全苗;二會生長量不足,收稻後易死苗難以達到稻套麥增產的目的。據調查,共生期延長到25d,越冬始期總莖櫱數、3葉以上的大分櫱數、單株次生根數分別減少372萬個/hm2、262.5萬個/hm2、54萬條/hm2,苗高增加5cm,最後成穗數減少約1/3,穗粒數和千粒重也相應下降,減產1 500kg/hm2以上。具體播種時間爲:雜交稻田塊9月23日左右,粳稻田塊9月28日左右。

4合理播量

根據稻套麥田易早發的特點,以及小麥走小羣體、壯個體、高積累的栽培技術要求,套播小麥播量以187.5~225.0 kg/hm2爲宜,基本苗控制在300~375萬株/hm2之間。稻套麥由於前期與水稻共生,低位分櫱發生少,分櫱成穗率偏低,因此,爲獲高產,基本苗應適當增加。若共生期延長,播種量也應適當增加。據試驗總結,375萬株/hm2基本苗的產量最高,爲7 329kg/hm2;基本苗爲300萬株/hm2和450萬株/hm2的產量均超過6 750kg/hm2;600萬株/hm2基本苗的產量最低,比基本苗爲375萬株/hm2的減產17.5%。

5均勻撒播

爲確保播種均勻,可將麥種分2~3次撒播,撒播的方法是先順稻行撒播40%~50%的種子,然後再垂直於稻行撒播40%~45%的種子,最後將剩餘的種子撒播在田邊四周。目的是爲了防漏播、重播,出現缺苗、斷壠、叢籽、疙瘩苗。

6溝系配套

在小麥套種前要挖好烤田溝,要求每隔3~4m挖1條溝,溝深15~20cm,保證小麥播後遇雨能及時排水,遇旱能及時灌水,提高田間出苗率。另外,還必須增加溝系密度,以提高田間覆土量。一般採用機開溝,每隔2m開1道豎溝,並使溝土均勻覆蓋畦面;每隔20~30m再開1道腰溝,並開好田頭溝,真正做到灌得上、排得出、降得下。

7適時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