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採訪過程中的語言溝通與非語言溝通

學問君 人氣:9.16K

不同的文化背景,語言類溝通和非言語溝通都有着很大的差異,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篇探究採訪過程中的語言溝通與非語言溝通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參考。

採訪過程中的語言溝通與非語言溝通

記者是採訪對象與受衆的橋樑和紐帶,如何更好地將採訪對象所要表達的內容,或者說受衆更期待、更想了解的真相展現出來,這就得看記者自身的業務功底,記者們除了要在採訪初期提前做足功課外,更需要在採訪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臨場發揮,而最後新聞播出效果的好壞,受衆對節目呈現的效果有多少認可,這些大多都與記者在採訪過程中和採訪對象融洽溝通有直接的關係。我把記者採訪過程中的溝通分爲語言類溝通和非語言類溝通兩類。

 一、語言類溝通

語言類溝通,顧名思義,就是記者與被採訪人透過語言進行溝通。語言類溝通是無數的新聞工作者最爲平常的一種溝通方式,透過採訪者提出問題,被採訪者回答問題的模式完成常規報道。這種溝通形式很簡單,很容易,但若想真正挖掘出富有新聞價值的具體事件來,還需要在想要提出的問題上下功夫。在記者提出問題之前,要本着對事件進行客觀報道的心態去採訪,切記不能主題先入,記者要以一名普通大衆的角度去了解,去認識,最後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或者說是站在一個國家媒體的高度去解讀新聞,去報道新聞。提問的技巧也是溝通的重要環節,有時候採訪會遭到當事人的拒絕,其實往往原因並非當事人之過,而是由於記者的不恰當提問或“行外話”,提出的問題大而空洞、指向性不強等,使得當事人無從談起,或回答後也毫無意義故而拒絕。

例如在 2011 年的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新聞發佈會上,一位記者舉手提問時任全國政協新聞發言人趙啓正關於教育改革一事,那個記者提問時說:“這個問題一直備受社會關注,這兩天南方科技大學已經正式開學,很多孩子已經進入這所學校求學,我想請問新聞發言人趙啓正主任,因爲您也是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的院長,想請您作爲教育者談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孩子們都開學了,您能不能對這些孩子說一些作爲老師的話?”

趙啓正當即迴應說“:南方科技大學的孩子們有什麼特別嗎?”這時這位記者解釋道:“現在社會對他們的關注比較大。”趙啓正又反問道“:你單提出南方科技大學,這個學校有什麼特色嗎?”此時這位記者又一次解釋說它現在是自主招生,是作爲中國教育改革的試驗田。其實到這裏,這位記者才真正道出了提問的關鍵性詞語。而之前的所有鋪墊其實都是多餘的,反而讓趙啓正有了對此問題的反感,因爲這位記者事先秉着自己單方面認爲此問題的普遍共知性的心態去提問,認爲與會的大部分人都應該知道南方科技大學的具體情況,所以造成了被採訪人無從回答。或許這位記者想更好地與發言人溝通,但卻適得其反,反而被認爲好像是有給南方科技大學打廣告之嫌。

在那年的兩會上,還有一些記者的提問毫無新意,這被趙啓正認爲提問有些業餘,更有記者提出了一些極其簡單、毫無技術含量的問題,也遭到了趙啓正的批評,他說一些“查數據”的問題,自己上網都可以找到,“何必問我呢?”這些失敗的提問,無一不說明提問是溝通的重要環節,提問的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到新聞報道質量的優劣,因此能夠把握提問的技巧和風格,實現有效提問是採訪的關鍵,有時甚至一個讓被採訪人意想不到的問題,他有可能開啟話匣子,侃侃而談。

 二、非語言類溝通

對於記者來說,有聲語言並不是現場與被採訪者溝通的唯一方式,記者的眼神、表情、身姿等,都可能與片子的內容相關聯,而這些非語言資訊細節上的'運用,不但對記者的採訪至關重要,對觸動被採訪者當前的狀態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採訪進行初期,剛開始接觸被採訪者,可以先以握手開場,體現了平等與主動。握手是運用非言語資訊的一個重要方面。記者在採訪時使用握手的非言語資訊,雖然不與觀衆直接聯繫,但卻可以觸動採訪者的情緒和心情,影響着訪談採訪過程。記者同被採訪者或參與節目製作的合作者握手,不但是一種職業行爲,更應該是出於內心的感情流露。主動握手錶現出媒體對合作者、被採訪者的歡迎,因此,一般情況下,記者應該主動伸出自己的手。同時,同採訪對象握手應該採取平等的握手方式,應平和、謙虛,一般不應該採取支配性風格,這樣纔會爲下一步的互動或訪談打下良好的氛圍基礎。

在採訪過程中,記者應與被採訪者保持適當空間距離。

一是不要過近,尤其不要輕易進入親密區域,以免侵犯他人的私人空間,引起別人的反感;二是不要過遠,使人感到生疏。記者和別人保持的空間距離應介乎於私人區域和社交區域之間爲宜。若現場被採訪者是重要人士,則應保持稍遠些的距離,若現場被採訪者比較熟悉或耳目不靈,所保持的距離可稍近些。

記者提問和傾聽時候的眼神要真誠真切,完全把自己當作一個普通的觀衆。多數情況下,眼神和麪部表情以及語氣、語調要配合使用。運用眼睛來加強溝通,是人人都會遇到、人人都會做的事,但對新聞採訪者來說,這種溝通就超出了日常生活範圍,具有職業意義。這就要求記者眼神要真切、自然。採訪者的眼光,如果過於熱情、親密,或過於冷漠、呆滯,或眼大無神、目光分散,或東張西望、不善注視,如此等等,都與他們缺乏運用眼睛傳遞資訊的技巧有關。這種技巧的獲得,首先要對眼晴傳情表意的作用有正確認識,其次要有意識地做適當的練習和實踐。

最後記者的表情要自然得體,或者說是順其自然。

比如,不愛笑的人就不要勉強,過於勉強效果反而不好。當然,愛笑的人也要善於控制,特別是內容嚴肅的節目,笑容過多,往往破壞節目的整體效果。但歸根結底,採訪者的表情是否得體,關鍵是要看其表現是否與節目的風格和當時的場景融爲一體。

記者掌握非言語溝通的知識和技巧,有利於在採訪中傳情達意。而忽視非言語溝通,或使用不適當的非言語資訊,會不同程度地影響採訪效果和被採訪者本人的形象。

當然,不同的文化背景,語言類溝通和非言語溝通都有着很大的差異,但不管如何溝通,都不能停留在資訊蒐集的層面,要上升到記者與被採訪者情感溝通和交流上,只有雙方在最放鬆的狀態下進行最人性化的交流,才能實現大衆傳播和人際傳播之間的平衡,使被採訪者在與記者交流中充分展現最真實的狀態,展現其真實的色彩和豐富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