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區域環境治理模式創新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2.31W

摘要:隨着我國經濟的不斷髮展,資源缺乏、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等環境問題日漸凸顯出來,嚴重影響我國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區域環境的污染現狀,並指出區域環境治理體系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區域環境治理模式創新策略,希望幫助區域能夠實現全面的統籌協調以及維護國家生態安全。

論區域環境治理模式創新的論文

關鍵詞:區域;環境治理;創新模式

區域是優化資源配置以及整合區域孔家結構而形成的多層次、多核心的城市羣,聚集着衆多人口以及大規模的產業,主要是以文化、經濟、生態、政治等要素構成的複雜系統,進而發揮出其作用,推進區域經濟的全面增長。與此同時,區域存在着高度的經濟集中、污染物的遠距離輸送以及同質性的資源利用等問題,進而對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和污染,導致生態文明被破壞,資源被過度消耗和浪費,增大了生態環境保護與社會經濟發展的矛盾,阻礙了經濟社會的發展,並威脅着社會民衆的健康。

一、區域環境污染現狀

首先,固體廢棄物的大量集中和擴散,導致二次污染事故頻發。區域經濟的迅猛發展以及人口過於集中的特點導致區域固體廢棄物的不斷堆積,造成大量土地資源浪費的同時加劇了對水體、土壤以及大氣的污染。許多沒有經過處理的工業固體廢棄物被直接倒入江中或是堆放在城市的周邊,增加了污染源,並且這些大量的固體廢棄物還得不到無害化的處理以及回收,進而導致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其次,土壤污染出現轉移現象,嚴重威脅着農產品的安全。區域中的土壤污染主要表現在污染物隨着大氣和水體進行着空間的轉移和變化。舉個例子來說,大氣沉降將工業廢氣以及含有重金屬的鍋爐粉塵帶到附近的城市之中;工業生產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硫會形成酸雨,對土壤和河流造成酸化現象;垃圾場的垃圾會隨着地下進行滲透,進而造成地下水污染,同時威脅着農產品的安全。再次,水污染的現象頻發並逐漸堆積,造成水資源嚴重緊張。多年的工業化發展造成了大量未達標或零處理的污水排放,嚴重超過了水體自身的納污能力。中國的水污染問題十分嚴重,並且成因極其複雜,污染物總量高且種類多,造成了水資源的嚴重緊張。區域面臨着水質危機和水資源短缺的危機,同時污染範圍還逐漸擴展到了地下水,由原來單一的污染髮展到複雜性的污染,逐漸形成了工業污染與生活污染共同存在的堆積狀態,進而導致一次污染物與二次污染物的肆意疊加,形成了複合污染的狀態,所以創新區域環境治理模式迫在眉睫。

二、區域環境治理體系中所存在的問題

首先,沒有明確制定相關的法制,無法透過法律來對環境進行保護。區域環境治理模式中最爲重要的保障就是法律法規,現階段中國已有的環境法律並沒有對區域環境治理的責任和主體進行明確的劃分,缺少一定的可操作性,進而很難做到落實和執行相關的法律,政策的力度也被大大削弱。並且各個部門之間沒有進行溝通和協商,只是根據自身的利益來制定關於環境保護的規劃和政策,導致各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銜接,甚至存在一定的矛盾。區域之間都有自己所制定的環境標準,具有明顯的差異性,行政交接的區域很容易出現排污企業轉移的現象。與此同時,區域所執行的政策過於單一化,主要以強制性的手段爲主,缺乏鼓勵性以及經濟調節性的政策,並且缺乏其他的輔助性手段,進而導致社會力量邊緣化。其次,機制被破壞,區域環境治理模式呈現出碎片化的.現象。生態環境是典型的公共產品,具備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特徵,很容易造成“公用地悲劇”的情形出現。中國現有的垂直型行政體制與區域的中心結構不相符,區域往往是根據中央政府或特定行政區政府所下達的政策和命令作爲行動的準則和標準,屬於一種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進而導致區域被傳統的科層管理所約束,出現中心和區域鬆散合作的現象。區域內部的協調機制並沒有理順清楚,導致雙方合作之間存在模糊的法律地位、環境政策無法執行到位以及協調機構不具備一定的權威等等問題,進而造成行政區各自行政,出現脫節的情況,所以區域的協調機制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再次,體制不完善,沒有制定系統規劃以及頂層設計。城市羣的劃分主要是以行政區爲單位,進而很難形成頂層設計,制約區域資源的一體化和整合處理的發展。現階段,區域中的城市都以自政爲主,以封閉式發展爲發展模式,沒有統一建設基礎設施、空間結構、產業發展、環境保護以及功能定位等等,進而出現了環境惡化、規模失控、結構失調、盲目競爭等等問題。與此同時,區域建設還沒有考慮生態、文化、社會以及經濟等影響因素,只是一味地追求經濟利益,而忽略了區域經濟快速發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除此之外,人爲因素的強制性影響造成了區域組織系統的凌亂,出現了脫節的現象。資源環境的約束越來越嚴重,無法保證粗放式、外延式的區域發展模式可持續進行。

三、區域環境治理模式的創新策略

(一)透過文化的帶領形成綠色生產、綠色生活的新模式

提高人們的生態文明民族意識應將人們的行爲方式和思維模式與自然生態文化相融合,進而建立起國民環保意識,養成尊重自然的生態文明文化,推進社會格局、生產方式以及產業結構的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模式的形成。與此同時,將低碳發展、綠色發展以及循環發展作爲建設綠色環境的重要工作,重視發展低污染低消耗的服務業,將產業結構向環境污染少、資源消耗低、科技含量高的模式轉變,積極推進綠色生產方式,促使生產過程實現無害化、清潔化以及廢物處理資源化,進而形成具有高效循環特徵的生態產業文明。除此之外,積極宣傳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消除不良的生活觀念和消費理念,逐漸建立起綠色的消費模式。並且大力推廣和普及新能源技術、減排技術以及環境政策等等科研教育,讓民衆能夠主動參與到保護環境的志願服務中,倡導民衆使用清潔能源以及節能電器等,培養共建共享、綠色出行的理念,建設區域中的城市公共交通,強調綠色出行,進而帶領公衆實現低碳生活。

(二)多方實行共同治理,加強社會監督和內部約束

對政府、非政府組織、企業以及公衆等的利益主體進行權責和地位的明確制定,進而建立起多層次網絡化的多方共同治理機制。主要是採取建立合作互信願景來履行共同環境治理的責任,主要以保護環境爲目標,橫跨公私機構和組織,共同發揮出自身的社會作用,進而建立起公民社會與政府、與市場之間的依賴合作關係。與此同時,應將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納入考覈政績中的標準之一,強化對考覈資訊的揭示。制定關於損害生態環境的責任追究和倒查機制,實施行政複議以及行政訴訟,進而對司法訴訟程序進行優化,合理制定出各方責任,並且創新社會民衆進行訴訟的激勵制度,鼓勵社會民衆進行監督,充分發揮出其監督作用,確保環境中的公平,還可以透過現代資訊技術來完善舉報機制。除此之外,增強非政府組織、企業以及民衆的環境保護工作參與,進而爲區域環境治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不斷督促企業完善踐行環境保護責任、激勵以及補償機制,向民衆自願的公開環境保護資訊,自覺履行控制污染、節能減排的責任。同時也要支援和引導非政府組織進行環境保護,給予其更自由的自主權和獨立性,充分發揮出其在社會中的作用。充分利用社交網絡以及現代社交技術的資源,增強區域環境治理的責任和政策的落實和貫徹,並且透過實施聽證制度以及公開環境資訊以及通報的制度,進而推進建設社區公衆以及網絡的參與機制,多方協商建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

四、結語

區域作爲促進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匯聚了衆多人口和大規模的產業,進而造成了資源消耗過大以及污染排放過多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透過分析現階段區域環境治理所存在的問題來對原有的治理模式進行創新研究,進而保證區域環境治理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謝剛.政府治理模式變遷的治理主義視角[J].學術探索,2004(03).

[2]張志斌.新公共管理與公共行政[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01).

[3]蘇楊.我國集約化畜禽養殖場污染治理障礙分析及對策[J].生態環境,2005(02).